消費的娛樂與瘋狂《異形不在場!?》
5月
18
2015
異形不在場!?(陳考齋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30次瀏覽
許鈺羚(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學生)

以8bit聲音與圖像創作的理化兄弟作品播放開始,黑褲白襯衫商人打扮的陳考齋提著裝滿現金的皮箱上台。放好。下台搬了椅子置於下舞台中間。拿量販店、夜市常見的雙色螢光特價促銷標示,從自己身上開始,向外部空間擴張,將標牌佈置於空間與自己身上四處。

Gameboy遊戲音樂與低像素動畫投影持續播放,搭設在市場管理員辦公室旁的舞台布局大致完成。

打開箱子,整個行為從陳考齋拿著「拿錢砸我」的瓦楞紙板折成的手寫立牌放到台前開始,陳考齋回到椅子上坐下。停了數秒,有些觀眾開始離開觀眾席,前去舞台從四個皮箱裡抓出印有陳考齋頭像的自製紙幣向他揮灑,但隨紙幣都從皮箱裡掏空不久後又回到位置上,反而是幾個孩子見況大樂,跟著加入,就這樣跟著行為者與到處飛散的紙幣混戰到演出最後,8bit電子樂與錄相持續播放,現場頓被這種光彩、顏色與氛圍充斥,充滿娛樂感,或是說某種商品形式展現出的可欲的童趣與歡樂。

如同這些固定在不同位置的螢光促銷紙卡的標示,陳考齋在椅子上擺出不同的pose,像展示商品的模特兒一樣每隔一小段時間換一次姿勢,同時伴隨紙幣不斷潑向他,形成很容易聯想的商品陳設與貨幣交換的象徵,這個象徵伴隨現場道具,由陳考齋跟參與觀眾的肢體互動搭配完成,並不具象也沒有具體指涉特定的交易行為與結構關係,而是一片混沌,只有帶有明顯象徵、充斥著的歡騰與慶典的感覺,參雜混亂與荒謬,但又因為是某種展演,因為行為者是小孩,因為我們有瑪莉歐的遊戲音樂,而顯得不那麼荒謬。

陳考齋從椅子上下來,開始撿拾地上的紙鈔,往自己的衣褲裡不停的填塞,直至體型因為塞滿了紙幣而變得畸形,又是一個明顯的暗喻,從地上撿起紙鈔對他丟擲的孩子還前去幫他把鈔票丟入衣服的空隙,也學他把鈔票往衣服裡塞,投影呈類電器故障的七彩海波狀,身形鼓脹扭曲的陳考齋站上椅子,開始用雙面膠纏滿全身,然後拆開背膠,往滿是紙鈔的地上撲,俯臥翻滾讓全身黏上鈔票,小孩們依然在側自顧玩著紙鈔,最後同樣結束在椅子上,他站在上面拉開襯衫,脫掉褲子剩下肉色的內褲,身上的紙鈔掉落一舞台,最後只剩下一地狼藉跟一個位幾乎全裸的男子。

在同樣作為交易場所的市場旁展示關於市場交易的象徵,作為90後的青年,新富市場最興盛的時期已經不是我們所能經歷的,陳考齋在演出後也坦言,當天的演出與最初討論的計畫完全不同,本來想要做關於菜農或菜販的類比的,但實在太過脫離創作者本身生命史的脈絡,因此最後到演出前都僅只確認了金錢、廣告牌、西裝、攤商行李箱等符號元素,事前準備也僅著重於肢體動作的凝練,但令人高興的是拋卻了不屬於個體記憶元素的誠實,最後隨著現場互動性的達成而完整,也以簡單的貨幣交易與消費娛樂的象徵與傳統市場的沒落交相呼應著。比起硬要套用不合宜象徵的意圖所可能產生的虛空來的好多了。

《異形不在場!?》

演出|理化兄弟feat.陳考齋
時間|2015/05/02 18:00
地點|萬華新富市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