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件或委託創作的速度感
8月
14
2024
《打人的狗》,2024 高雄春天藝術節徵件。(複象公場提供/攝影吉合)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34次瀏覽

文 王珩(劇場工作者)

在當今社會,我們經常談論網路、疫情以及AI是如何去改變我們對「時間」的感知。我們現在能夠更快的找到資料,省去閱讀或是親身前往的時間,也能夠在空閒的一小時中隨時隨地完成一個集體討論的會議。這樣的便利似乎也改變了許多劇場工作的模式,轉變為更明確的分工、獨立完成自己分內的工作,而非長時間聚在一起共同發想。

然而,在創作方面出現了一些矛盾。快速的產出與工藝(這裡是craft的意思,在劇場中無論是舞蹈、戲劇等各部門都需要長期地技術與經驗)似乎處於極端之間。完成一項工藝需要很多時間,特別是在需要多人合作的劇場中,更是需要時間一起磨合與發展。然而,在當下這個快速的時代,考量時間、效益與效率,我們有時變得沒有時間去等待,這也促使我們做一個作品要有可以快、狠、準的決心。但這也不完全是負面的,因為它也讓創作的過程長出另一種可能性。

創作本身難以用速度感來衡量,但可以透過「速度感」來思考作品的產出方式。因此,我將我所感覺的既快又慢的創作法給整理出來。

一人製作公司—快速的部分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為什麼需要這些技巧呢?因為在短時間內深入了解一個地區或主題是相當困難的。此外,很難預測計畫是否會因不同原因而繼續或停止。之前有幾次經歷到,對於某項計畫地點與命題很有興趣,決定先做功課隔年再投,結果該項計畫卻只有進行一次。因此,創作者必須以「一次性計畫」的思維方式進行。如何善用資源,挑選適合的作品進行解構、拼貼、置換以符合規章,並找到最適當的表演者(自帶工藝者)似乎成為創作者必備的技能之一。

每一個作品都值得一張畢業證書—慢速的部分

近年來,我們經常聽到一個計劃或作品在演出後說明他其實已經做了「好幾年」(這裡指的不是演出時間,而是從構想到正式演出的過程)。也許這種「慢」已成為了在這個快速的時代相當珍貴且不易的歷程,這也可能代表著作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支持。「時間」似乎也為作品背書。


《史東的故事》,2022「玩聚場」夏日藝術節委託創作。(複象公場提供)

而作品經過多道的考驗好像也成為了創作者必經之路,從書面、簡報、短篇讀劇、呈現、試演,最後才能進入正式演出,接著需再經過評論與市場的檢驗,才能重演或巡迴。這個過程通常需要至少二至四年的時間才能完成。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有效地利用現有的資源來推動作品的發展變得至關重要,若創作者對規劃不熟悉,無法在每個階段中最大程度地發揮效益,即使有再好的苗都有可能夭折,這實在令人惋惜。

總的來說,以速度感來看待當今的創作模式非常有趣。這種速度感可能來自政策、市場機制,也可能來自創作者或團隊的工作方式。就像每一個作品都有自己的服務對象一樣,我們要如何做出正確的判斷,將時間和人力有效的分配(因為一切都是錢),這和創作同樣重要,當然,除非有合作夥伴或單位可以協助規劃。同時,我也在思考,這是否是作品進入市場的必經之路,因為一個作品的產出,無論是自製、徵件還是委託,需要考慮更多因素,以符合出資方的需求。我認為這並不是在討論這樣對於作品是否健康,相反的,我們應該思考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中使作品和創作的人得以健康地產出。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
對我來說,「文化」其實更具體地指涉了一段現代性歷史生產過程中的歸類,而懂得如何歸類、如何安置的知識,也就是評論分析的能力,同時更是權力的新想像。
4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