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珩(劇場工作者)
在當今社會,我們經常談論網路、疫情以及AI是如何去改變我們對「時間」的感知。我們現在能夠更快的找到資料,省去閱讀或是親身前往的時間,也能夠在空閒的一小時中隨時隨地完成一個集體討論的會議。這樣的便利似乎也改變了許多劇場工作的模式,轉變為更明確的分工、獨立完成自己分內的工作,而非長時間聚在一起共同發想。
然而,在創作方面出現了一些矛盾。快速的產出與工藝(這裡是craft的意思,在劇場中無論是舞蹈、戲劇等各部門都需要長期地技術與經驗)似乎處於極端之間。完成一項工藝需要很多時間,特別是在需要多人合作的劇場中,更是需要時間一起磨合與發展。然而,在當下這個快速的時代,考量時間、效益與效率,我們有時變得沒有時間去等待,這也促使我們做一個作品要有可以快、狠、準的決心。但這也不完全是負面的,因為它也讓創作的過程長出另一種可能性。
創作本身難以用速度感來衡量,但可以透過「速度感」來思考作品的產出方式。因此,我將我所感覺的既快又慢的創作法給整理出來。
一人製作公司—快速的部分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為什麼需要這些技巧呢?因為在短時間內深入了解一個地區或主題是相當困難的。此外,很難預測計畫是否會因不同原因而繼續或停止。之前有幾次經歷到,對於某項計畫地點與命題很有興趣,決定先做功課隔年再投,結果該項計畫卻只有進行一次。因此,創作者必須以「一次性計畫」的思維方式進行。如何善用資源,挑選適合的作品進行解構、拼貼、置換以符合規章,並找到最適當的表演者(自帶工藝者)似乎成為創作者必備的技能之一。
每一個作品都值得一張畢業證書—慢速的部分
近年來,我們經常聽到一個計劃或作品在演出後說明他其實已經做了「好幾年」(這裡指的不是演出時間,而是從構想到正式演出的過程)。也許這種「慢」已成為了在這個快速的時代相當珍貴且不易的歷程,這也可能代表著作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支持。「時間」似乎也為作品背書。
《史東的故事》,2022「玩聚場」夏日藝術節委託創作。(複象公場提供)
而作品經過多道的考驗好像也成為了創作者必經之路,從書面、簡報、短篇讀劇、呈現、試演,最後才能進入正式演出,接著需再經過評論與市場的檢驗,才能重演或巡迴。這個過程通常需要至少二至四年的時間才能完成。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有效地利用現有的資源來推動作品的發展變得至關重要,若創作者對規劃不熟悉,無法在每個階段中最大程度地發揮效益,即使有再好的苗都有可能夭折,這實在令人惋惜。
總的來說,以速度感來看待當今的創作模式非常有趣。這種速度感可能來自政策、市場機制,也可能來自創作者或團隊的工作方式。就像每一個作品都有自己的服務對象一樣,我們要如何做出正確的判斷,將時間和人力有效的分配(因為一切都是錢),這和創作同樣重要,當然,除非有合作夥伴或單位可以協助規劃。同時,我也在思考,這是否是作品進入市場的必經之路,因為一個作品的產出,無論是自製、徵件還是委託,需要考慮更多因素,以符合出資方的需求。我認為這並不是在討論這樣對於作品是否健康,相反的,我們應該思考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中使作品和創作的人得以健康地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