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社成立於1997年,十七個年頭來,始終秉持著對戲劇創作的熱情。2011年,團隊開啟了與年輕一代劇場人合作的「CS監製計畫」;在新血編導與資深製作、設計群的相互激盪下,誕生了加演三年不斷的《我為你押韻-情歌》及入選文化部科技與表演藝術結合旗艦計畫的《檔案K》。筆者此次觀賞的《我為你押韻-情歌》,除了先備條件:獲臺北文學獎的劇本之外,再加上陣容堅強的製作團隊,使得這齣戲在臺灣南北四縣市巡演過後,還能跨海到上海、北京上演。
編劇馮勃棣的作品跨影視與舞台,更是臺北文學獎的獲獎常客;在《我為你押韻-情歌》中,處處皆可以見識到這位劇作家的字字珠璣,凝鍊的詞句中時而雙關,時而嘲諷,時而逗得觀眾會心一笑。角色編劇柏翔在劇中輕蔑「庸俗」,擁抱情歌的女孩維英卻也替普羅大眾發聲,指正著柏翔不離口的「主義」與「意識」,究竟誰雅誰俗?彷彿在竊笑那些自視甚高的道德人士。劇中台詞裡的「打假球」與「對嘴歌手」,更是直接地反映著前些日子裡,充斥在臺灣社會中的浮爛與虛偽。
劇中後設地穿插使用「劇中劇」的手法,配搭著新生代導演楊景翔的特殊手法,將〈志明與春嬌〉復古呈現,以Beatbox動感化莎翁原著《羅密歐與茱麗葉》,還有最令全場賁張、爆笑不已的〈大師兄與小師妹〉。短短一個半小時多的演出中,三位演員皆負擔了極重的份量;除了得精準地接住每一句快速往返的台詞,還必須在多個角色和情緒中快速轉換。從寫實表演到風格化詮釋角色,演員們在肢體和聲音表現上相當優異;他們運用靈活的身體和寬廣的音域,為每個劇中人細膩地設計專屬於其的特性,立體且鮮明地呈現於舞台上。而在林家麒精湛的踢躂舞段落,與蔡佾玲的靈巧和肢體伸展度,更可見兩人在舞蹈專業領域上必定下過一番苦功。王宏元既能以樸實不造作的自然演技打動人心,又能化身逗趣小天使和嬌嗔小師妹,使得演出增豔不少。在〈志明與春嬌〉的段落裡,演員之間默契十足,三人輪番兩兩一搭一唱,展現到位的雙人動作與掌握得合宜的戲劇節奏。演出中也充分利用了第一景旅店裡的浴缸、馬桶和洗手台,以及之後多場景皆出現的大畫框,演員或坐、或站、或跳躍、橫跨,絲毫不浪費舞台設計的每一個環節。
即使劇中不乏無厘頭的爛梗,以及依然落入俗套的主軸劇情,筆者認為經過了編劇的精心編排之後,反而賦予了整場演出身在俗中卻「脫俗」而出的力量。柏翔和維英之間那段看似芭樂的緣分注定、痴痴追愛和最後的偶像劇完美大結局,背後卻隱含著平凡人之間不受功名利祿影響的真實愛情。莫談高尚與否,或許多數情歌庸俗,就是因為有那高潮迭起,才令人刻骨銘心,如同愛情。
《我為你押韻-情歌》
演出|創作社
時間|2013/10/17 19:30
地點|台北市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 四連棟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