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聲不息《笙根蘭陽─楊智博與朋友們》
1月
26
2015
笙根蘭陽─楊智博與朋友們(笙根蘭陽藝文平台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40次瀏覽
梁津津(表演藝術教師)

此場演出製作單位笙根蘭陽(A Root Yilan)交流平台,由楊智博本著其自身藝術專業成立,希冀分享優秀藝術家之創作,同時串聯蘭陽地區的藝文活動,展現對於宜蘭的家鄉情懷。楊智博曾獲得第三屆金音獎最佳爵士單曲及專輯、2010、2007年全國音樂比賽笙獨奏特優第一名等多項殊榮,並悠遊於各表演藝術領域,此次邀請了他的藝術家好友及學生們,共同為這場音樂饗宴注入跨界元素與多元能量。包含臺灣竹樂團團長羅正楎與蘭陽在地國樂老師組織的絲竹合奏、跨界爵士才子刁鵬譜寫的笙與爵士三重奏、郭岷勤及其三個人樂團、以及由其指導之學生們組成的笙重奏;最後獻上發想自宜蘭水路印象,實地採集在地自然聲音的錄音創作,結合笙音、舞蹈肢體意象與多媒體影像,交織而成的跨界劇場作品《笙根蘭陽》。多方集體「笙」根,攜手築構起「笙根蘭陽─楊智博與朋友們」。

從演出節目的雅俗共賞,可見製作人選擇曲目的用心。由絲竹合奏演出鍾耀光的《望月聽風》與劉至軒的《水雲間》揭開序幕後,楊智博引領著他的新「笙」代學生們,在稚嫩中穩健地詮釋奚其明的《再回首》、《新鴛鴦蝴蝶夢》,以及李哲藝的《蘭陽舞曲》笙重奏。上半場壓軸的笙與爵士三重奏《臀》,於慢板中柔情含蓄,時而動感激情地即興變奏,欲言又止地不斷挑逗著觀眾的胃口,令人臉紅心跳、欲罷不能。

下半場展開於具有山東民間色彩的肖江、牟善平《掛紅燈》笙與彈撥四重奏,緊接著由風趣的「三個人」與楊智博大膽地「戲」謔《島》;這首取材自臺灣原住民排灣族歌謠《庫伊的愛情》的曲目,原曲為描述男女相愛卻難啟齒,相當具其動人之處,在箏、阮咸、笛與笙的交織下,更顯充沛的張力與生命力。演出者於曲末放下樂器、開口吟唱歌詞,人聲的撼動力恰到好處,催情而不濫情。最後的跨領域劇場作品《笙根蘭陽》中,清楚可見楊智博至歐洲參與奧地利國際舞動計畫跨領域表演藝術工作坊(International ChoreoLab Austria)的體悟。以「水」為創作核心,邀請編舞家胡予欣共同參與製作,將環境聲音、舞蹈肢體、多媒體影像和笙音,自然地融合著「自然」。緊扣著蘭陽在地精神,以短片導入、呈現平原上的不同地景,笙音相和著自然風光與環境聲音,美不勝收。中段起由三位舞者與多媒體影像隨著笙的演奏,演繹著水的狀態與改變歷程,無論是動作、影像抑或服裝樣式的設計、材質的選擇,皆與水循環環環相扣,不刻意塑造強烈的風格形式,但求如同吐納一般的自然。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此場音樂會整體視覺影像,以宜蘭多處自然景點為素材,環扣著「笙根蘭陽」的主軸同時,依據此延伸出紀念明信片,以「循環」的概念串聯土地和人群,並另類打造文化觀光,反映在座無虛席完售的票房上,宏觀整體頗具另類行銷之遠見。

期盼這群深耕蘭陽的表演藝術小農能夠成功地開枝散葉,繼續與各領域媒合,共同激盪出專屬本土色彩的藝術創作。透過其獨特的美學思維,牽起人們與環境之間的連結,深入感知這塊孕育我們的土地。

《笙根蘭陽─楊智博與朋友們》

演出|笙根蘭陽藝文平台
時間|2014/12/28 19:30
地點|宜蘭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
前三樂章樂團在小心翼翼之下,略少一分現今流行詮釋莫札特往往帶有的乾脆,而第四樂章,琉森室內弦樂團的演奏在以往的方正中多了一絲狂野,音樂更為緊湊,在弦樂的快速演奏與木管的長音舒緩之間,有相當理想的平衡與對話。
3月
27
2024
下半場齊瑪諾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的《夜曲與塔朗泰拉舞曲》是相當成功的開場演出,Bomsori也明顯給予得比上半場更滿,與鋼琴的合作也是水乳交融。這首曲子以安靜開場轉至瘋狂,再從多消長沉澱,處處都是難題,也需要好的音樂設計,但也因為音樂家沒有打安全牌,每一個撥弦或是泛音、雙音都讓演出精彩奪目
3月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