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來說,姿態很重要《不可兒戲》
5月
29
2012
不可兒戲(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036次瀏覽

演出:環境文創

時間:2012/05/24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文 謝筱玫

《不可兒戲》(或直譯《認真為上》),劇名看似強調真誠實在的重要,然而劇中人重視的其實是表面工夫、是外在格調,於是乎故作姿態、裝模作樣,尤其在巴夫人與關多琳母女二人身上表露無遺。在維多利亞時期保守壓抑的風氣下,上流社會人士練就一身假正經的本事,王爾德因而在此劇嘲諷當時的社會風尚,劇中人大玩兩面人把戲,亞吉能從頭至尾不否認自己的玩世不恭,相形之下,貌似忠厚的傑克原來才是箇中高手。

矯揉造作的人物,配上似是而非的妙語與種種誇張的情境巧合,王爾德以嬉鬧之姿,鬆綁社會道德規範。在這樣的世界中,演員說話的語氣必得略帶誇張,身體更是要刻意擺弄:以高度戲劇性來展演身體,以說話口吻「裝腔」、以動作肢體「作勢」(傑克的傘與關多琳的扇子都是挺好的輔助)。兩位男主角黃士偉與段旭明表現出色,兼顧了身體與聲音,其他演員在身體上則較無這種自覺。資深表演者盧燕本身有一種雍容華貴的明星氣韻,詮釋巴夫人自有其說服力,可惜不時出現停頓或吃螺絲的情形,或許也因對劇本不夠熟稔,身體呈現一種不該有的放鬆而少了那股氣勢(別忘了巴夫人是強調下巴要抬高才能彰顯格調的那種人)。楊謹華展現一定演技,但或許並非舞台劇演員,動作與聲調的掌握度仍有精進空間。出身鄉間的西西麗尚未沾惹倫敦社交圈的習氣,一派天真爛漫,楊千霈演來頗為清新自然。

不管在英文系還是戲劇系,《不可兒戲》都是必讀經典。以文學性來說,此劇句句錦繡,文采斑斕;以戲劇性來說,此劇效(笑)果十足,充滿張力與娛樂性。適合閱讀,也適合場上搬演。余光中的譯本絕妙地保存了原著的文字意趣,例如亞吉能因負債而「一無所有」,但看上去「無所不有」。相信臺下不少觀眾對於劇中的名句與梗已十分嫻熟,對這樣的觀眾來說,我們進到劇場是為了什麼呢?

走出劇場,不禁想到日前看過的台南人劇團《海鷗》一劇。一樣是改編經典,《海鷗》使用台語發音,以濃冽的方式轉換了契訶夫的憂傷氛圍。看到導演以風格化的手法切入,注入在地視野或個人觀點時,總令我無比驚喜,好像重看一本愛書又多讀了一層意思出來。相對來說,《不可兒戲》就屬於「忠於原著」的詮釋策略,從英式典雅風的舞台設計,就可以感受其走向。導演在這齣戲中縮小自己,把光芒留給演員,十分節制。在這種手法中,觀眾來此印證了讀文本時的想像,然後心滿意足地離開(觀眾在該笑的點都有反應)。本劇戲劇節奏掌握得宜(一開場亞吉能與管家之間關於婚姻的言論節奏尤其快,顯見導演刻意以此奠定一種唇槍舌戰的調性),但整體中規中矩。對這麼一個以俏皮高調的姿態逗弄當時主流意識型態的劇本,我仍不免期望看到我們這時代的導演對此經典在手法或解讀上能有些(小小的)翻新,提供我們些許不同的啟示。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
對我來說,「文化」其實更具體地指涉了一段現代性歷史生產過程中的歸類,而懂得如何歸類、如何安置的知識,也就是評論分析的能力,同時更是權力的新想像。
4月
11
2024
假如是來自京劇的動作術語,比如「朝天蹬」,至少還能從字面上揣摹動作的形象與能量:「腳往上方」,而且是高高的、狠狠用力的,用腳跟「蹬」的樣子。但若是源自法文的芭蕾術語,往往還有翻譯和文化的隔閡。
4月
03
2024
我們或許早已對「劇場是觀看的地方」(源自「theatrum」)、「object」作為物件與客體等分析習以為常,信手捻來皆是歐洲語系各種字詞借用、轉品與變形;但語言文字部並不是全然真空的符號,讓人乾乾淨淨地移植異鄉。每個字詞,都有它獨特的聲音、質地、情感與記憶。是這些細節成就了書寫的骨肉,不至有魂無體。
4月
03
2024
三齣戲串聯的遊走式劇場匯演《歡迎搭上蘭城漂浮巴士》。匯演總長度將近兩小時,幾乎繞行了羅東文化工場的整個戶外平面區域。雖然名為小戲節,卻擁有坐看魔術秀、漫步文化園區和歡唱遊覽車卡拉ok的多元體驗。各別規模較小,整體演出卻很豐富,頗有參加輕裝版豪華旅行團的樂趣。
10月
12
2023
于素貞透過操偶白素貞、投射許仙、扮演法海,來消化「妖種」所留下的創傷,最終拾回具備能動性的自己。于素貞不可能也不會因成為神通廣大的白素貞而解決問題。於是當于素貞最後唱完「只剩我一人」後,便默默將耳環取下,
8月
31
2023
劇中孩童對「離婚」給予安慰,但對「殺人犯」卻施以排擠,兩者態度形成強大對比,同時也撐開幾個議題:為何有如此不同的態度?為何只用耳朵去認識他人?父母親的罪過,孩子是否該承接?甚至可以延伸討論媒體識讀。
8月
16
2023
我們可以大膽而粗略的畫出這樣的先後邏輯:臺北先仿效歐陸城市舉辦藝穗節,國內的地方政府又意圖複製臺北的經驗而打造自身的版本。
11月
10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