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幻真假交錯的展場《保持清醒》
1月
09
2019
保持清醒(基進蝸牛辦公室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40次瀏覽
陳名義(樹德科技大學表演藝術系在學生)

《保持清醒》是一個結構十分複雜的劇本,在這次的演出當中,導演將整個劇本拆開,把每個片段當成像是展覽品那樣來進行演出。整個展場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在每個時間點會有真人進行演出,另一個部分則是不斷播放已經錄好的劇情。真人演出的片段會不斷更新,搭配著另一邊錄好的影像劇情,空間中就這樣進行著整齣戲,整整四個小時,先看展覽,一邊思考,再觀看真人演出,不知不覺整齣戲就看完了。演出最特別的地方,不僅僅是形式,演員也在展覽中充當曖昧奇幻的角色,在沒有戲份的時候,他們會在展場隨意走動,甚至拿出手機打手遊,跟觀展者聊天,時間一到,又變回演員,開始演戲。演員的切換十分乾淨,使得真人演出的凝聚力以及空間感很迅速的被建立起來。

也許是這齣戲本身就沒有那麼容易看懂,即使耐著性子看到最後,卻依然沒有隨著劇情得到任何東西。劇情結構原本就不規則,而這次演出,又將結構再次打亂,使得亂上加亂,卻也因著此種展覽式的詮釋,給了觀眾很多想像空間,使人產生諸多不同的想法。

不過長達四個小時的觀看,讓觀眾的體力越來越消磨,同時心裡卻又深怕會錯過任何一個環節導致無法看懂這齣戲,所以大家都期待下一步會發生的事、期待能從這齣戲當中看出點什麼,然而這些期待,搭配著這齣戲本身的獨特性,以及這次重新詮釋的方式,觀眾因此永遠沒有辦法在展場當中看懂任何東西,對於這齣戲越加的模糊不清,然後依然壓著疲憊、瀕臨崩潰的心理,嘗試去看懂,觀眾在這種狀態下,隱約地呼應到這齣戲的劇名《保持清醒》。

劇本描寫了未來的世界,書寫的方式有很寫實的,也有很像夢境的。雖說是劇作家自己創作/虛構出來的世界,他仍然是以寫實的方式去描寫未來世界的人在做的事情,劇本的那個世界中充滿了性愛、性侵、自慰、犯罪…… 種種,而裡頭的角色都有一個共同性,他們活得很迷茫,似乎無法清楚地去判斷事情,於是在性愛、性侵、自慰、犯罪當中找尋某種存在的價值。

而這個劇本真正想要傳達什麼東西?我猜想應該是演出完的那刻-最後一段真人演出結束後,展場響起了Beat厚重的音樂,接著所有演員下戲,又切換回一般人模式,拿出手機的拿出手機,滑臉書、玩手遊,有的甚至在發呆。結束地十分突兀。在那個當下,每個觀眾都還認為戲還沒結束,期望會有什麼事情會發生,因此在展場內迴盪,始終不相信就這樣結束了。那個時候,觀眾又成了另類形式的存在,間接地呼應了此劇當中的所有角色,迷離、疑惑、不解。觀眾活在那個當下,拖著因觀展而疲累的身體在展場像幽靈一樣的飄流,刻意保持清醒地去觀看、檢視這齣戲,但越看越亂,越看越迷茫,始終看不出一個頭緒;我們被整個展場空間、劇情結構打亂,演員與我們都在這個空間迴盪,我們不知道結束了沒有,像是在等待些什麼,被困在這個展場內。直到演員與觀眾開始聊天,就像這齣戲到中間的時候,演員沒事時那樣。漸漸地我們意識到不會有任何事情發生了,有的人離開展場,而展場四周的談話聲量,也開始放大。

《保持清醒》

演出|基進蝸牛辦公室
時間|2018/12/30  18:30~22:00
地點|濕地F5展演空間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
對我來說,「文化」其實更具體地指涉了一段現代性歷史生產過程中的歸類,而懂得如何歸類、如何安置的知識,也就是評論分析的能力,同時更是權力的新想像。
4月
11
2024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
假如是來自京劇的動作術語,比如「朝天蹬」,至少還能從字面上揣摹動作的形象與能量:「腳往上方」,而且是高高的、狠狠用力的,用腳跟「蹬」的樣子。但若是源自法文的芭蕾術語,往往還有翻譯和文化的隔閡。
4月
03
2024
我們或許早已對「劇場是觀看的地方」(源自「theatrum」)、「object」作為物件與客體等分析習以為常,信手捻來皆是歐洲語系各種字詞借用、轉品與變形;但語言文字部並不是全然真空的符號,讓人乾乾淨淨地移植異鄉。每個字詞,都有它獨特的聲音、質地、情感與記憶。是這些細節成就了書寫的骨肉,不至有魂無體。
4月
03
2024
嚴格來說,《黑》並未超出既定的歷史再現,也因此沒有太多劇場性介入。儘管使用新的技術,但在劇場手法上並無更多突破,影像至多是忠於現實。就算沒有大銀幕的說書人,只剩語音也不會影響敘事,更何況每位觀眾的「體驗」還會受到其他人動線的干擾,整場下來似乎讓人聯想到國家人權博物館的導覽。但這並非技術本身的問題,更不是對題材沒興趣
3月
21
2024
英巴爾藉由將表演者的身體與紙張物質化,使彼此之間的物理特性形成張力,以此探索何謂脆弱。然而,當表演前段,英巴爾在高空上將紙張逐次撕掉的印象還烙印在觀者心裡時,最後的戳破紙張已能預料。同時亦再次反思,紙的脆弱只能撕破或戳破,或者這其實是最刻板的印象。
2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