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性空間裡的諧擬與操演《Mommy Drag》
12月
16
2020
Mommy Drag(曾智偉提供/攝影58kg)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76次瀏覽

潘洛均(臺北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學生)


《Mommy Drag》是一場「在子宮內的變裝派對」,導演曾智偉將變裝、戲劇、舞蹈、派對跨域結合為實驗性劇場作品,他引介變裝皇后的文化,藉此講述酷兒與母親角色之間的寄望與衝突。演出位於非典型展演空間「濕地Venue」的五樓,場地被樓梯劃分成左右兩半,一邊掛著數件白色女性上衣,另一邊則是男裝,中間有一通道連接兩個空間,觀眾一開始遵循導演的建議到掛有女性上衣的場地,便看見表演者簡詩翰在通道口,面向彼端另一位表演者妮妃雅的背影化妝,數條膚色絲襪連結兩人身上的肉胎裝,飾演母親的曾歆雁在通道中間,身穿紅色連身裙,在一條條肉色纖維中以優美的舞姿孕育新生命的誕生。

演出開始沒多久後,觀眾隨者現場引導,需穿過做著引體向上的簡詩翰胯下,移動到對面的場地,就像是隨著扮演兒子的他一起被分娩而出。這一半的演出空間中,媽媽欣喜地從一件件懸吊的男性衣物上,取下寫有對兒子期許的便條紙,大聲朗誦後送給兒子,妮妃雅則留在通道口不動,無聲地對嘴,模仿簡詩翰的一舉一動。演出中段,兒子對著鏡子不停地和背後的母親說話,母親則只是背對著他敷衍回應並且不間斷地做家事,甚至連兒子說「我想死」並且將絲襪纏繞在脖子上,也始終沒有回頭,直到再也忍受不住無關緊要的態度,便歇斯底里地大吼、敲打化妝台,演員曾歆雁才回過頭來,將身為母親的壓抑與無奈怒吼而出。「媽,對不起。」簡詩翰收回潰堤的情緒,咬牙切齒地扔掉一張張來自母親與社會的期待,再扯去自己和妮妃雅之間的羈絆——肉色纖維,兩位表演者才開始分別以變裝皇后的樣貌示眾。隨著演出進行,觀眾再度回到懸掛女性上衣的那一半場地,變裝後的簡詩翰擔任起旁白,敘述著家庭主婦的日常,而妮妃雅換上懸掛在舞台上的紅色浮誇羽毛洋裝,扮演起媽媽的角色,以不熟練的動作模仿曾歆雁做家務、照顧孩子的姿態。此時,透過旁白之口,母親欲追逐夢想,卻因養育職責而受到家庭牽制的心聲被緩緩道出。演出後段,曾歆雁、妮妃雅兩人站在玻璃的兩側,以羊水(水)與臍帶(肉色纖維)用力潑、擲向彼此。


Mommy Drag(曾智偉提供/攝影58kg)

子宮是母親與孩子共享的空間,即茱莉亞・克莉絲蒂娃(Julia Kristeva)所主張的陰性空間(Chora),是一個富含陰性創造能量的場域。劇中的兒子想要忠於自己,擺脫社會期待的枷鎖,於是假想自己回到母親的子宮,藉由模仿母親的一舉一動實踐性別認同。在那裡,無論是兒子諧擬【1】美麗的外貌,抑或是母親操演【2】母職,所有陰性的一切都是被包容的,然而劇中的母子卻在如此陰性書寫的過程中,仍受制於子宮外由父權所建構的世界,雖然他們以親情之名愛著對方,卻也互相怪罪彼此是理想的牽絆。

此作引人思索Drag Queen與女演員、裝扮與演戲,這些動作中,女性特質在不同生理性別中流動,而我們的身體作為一個本質,早在呱呱墜地、醫生宣判性別之時失去了純粹性⋯⋯

註釋

1、巴特勒(Judith Butler)於《性/別惑亂》中提出「性別諧擬」(gender parody)概念,並提到:「我們看到性和性別被踐履剝除自然性,該踐履聲明了它們的分明性,並把它們架構出來的一致性文化機制戲劇化。」

2、巴特勒亦提出「性別操演」(gender performativity)概念,意即性別是透過不斷實踐理想的性別形象而得,是社會建構的結果。

《Mommy Drag》

演出|演出概念/曾智偉、妮妃雅
時間|2020/11/08 19:30
地點|濕地Venue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
對我來說,「文化」其實更具體地指涉了一段現代性歷史生產過程中的歸類,而懂得如何歸類、如何安置的知識,也就是評論分析的能力,同時更是權力的新想像。
4月
11
2024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
假如是來自京劇的動作術語,比如「朝天蹬」,至少還能從字面上揣摹動作的形象與能量:「腳往上方」,而且是高高的、狠狠用力的,用腳跟「蹬」的樣子。但若是源自法文的芭蕾術語,往往還有翻譯和文化的隔閡。
4月
03
2024
我們或許早已對「劇場是觀看的地方」(源自「theatrum」)、「object」作為物件與客體等分析習以為常,信手捻來皆是歐洲語系各種字詞借用、轉品與變形;但語言文字部並不是全然真空的符號,讓人乾乾淨淨地移植異鄉。每個字詞,都有它獨特的聲音、質地、情感與記憶。是這些細節成就了書寫的骨肉,不至有魂無體。
4月
03
2024
嚴格來說,《黑》並未超出既定的歷史再現,也因此沒有太多劇場性介入。儘管使用新的技術,但在劇場手法上並無更多突破,影像至多是忠於現實。就算沒有大銀幕的說書人,只剩語音也不會影響敘事,更何況每位觀眾的「體驗」還會受到其他人動線的干擾,整場下來似乎讓人聯想到國家人權博物館的導覽。但這並非技術本身的問題,更不是對題材沒興趣
3月
21
2024
英巴爾藉由將表演者的身體與紙張物質化,使彼此之間的物理特性形成張力,以此探索何謂脆弱。然而,當表演前段,英巴爾在高空上將紙張逐次撕掉的印象還烙印在觀者心裡時,最後的戳破紙張已能預料。同時亦再次反思,紙的脆弱只能撕破或戳破,或者這其實是最刻板的印象。
2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