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空場五週年閉幕讀劇《竊欲場》
11月
07
2018
竊欲場(空場藝術聚落提供/攝影王世邦)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61次瀏覽
趙天琳(藝術、設計工作者)

精神上的侵占、掠奪,究竟算不算竊取?

「我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被偷了。我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被偷了。我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被偷了!……」重複播放的錄音頻語調平穩地控訴著。從踏進老式貨梯開始,觀眾的感官與意識就開始被灌入滿溢的暗示與線索,都直指在「這裡」發生的一起「竊案」── 空場遭竊,卻無憑無據,沒有「物件」被竊取或竊盜的「實證」,故而也無處伸冤。

那麼,被偷的究竟是什麼?

邁入當夜的空場,祕魯聖木氣味的煙霧充斥展場,黃膠條粗暴地被貼上又撕開,廢棄板塊排成前進的步道,演員無視觀眾穿行,開始在特定區域重複上演搜查獨角戲,所有環節的佈置,都儼然是最典型的犯罪現場。廊道的盡頭,回放著空場五年來的展演剪輯錄像。上半場開放的展區,主要共有七間,其中兩間作為《竊欲場》微型獨角戲劇場的展間,兩位少年演員(姚辰穎、陳尚亨)重複著最膚淺的獨白,展現著最深邃的情感,將對人生的困惑、不安、壓力,赤裸地呈現在觀眾眼前,劇終之前,一人打開窗戶,彷彿要縱身跳樓般離場,另一人開門奔出房外,再度捧起、旋轉那顆如地球般的裝置。

這夜是空場五週年閉幕劇,僅此一場,後會無期。過去五年,在一些人心中,空場想必是最令人嚮往的藝廊典範。作為全臺灣最別樹一幟、具有旺盛生命力與獨特魅力的藝術聚落,從一間閒置二十年的北投空廠房,在歷經空場藝術家們的用心耕耘之下,拓荒地為茂園。然而,現在的空場,卻因為所造就的榮景、成就,而被房東以租約到期為由,企圖強行承接空場人們的成果,卻在體制與法律的框架下,顯得名正言順、合情合理。

被偷的,無一物。被偷的,是空場營運五年的時光,是藝術家們傾注其中的創造力與生命。

但,時間、創造力、生命,是真的能被偷走的嗎?

舊憶在參觀途中翻騰、浮現。我想起四年前,剛脫離學院後不久,曾到過北海岸邊陲一處「藝術村」,卻在抵達後隔天決定必須撤離,主因是:那裡本質就是間以藝術之名、行純營利之實的觀光餐廳。正式抵達當晚,我聽著空間主人反覆地以自身的商務能力為傲,並一再表示:你們這些年輕藝術家怎麼就不懂、這麼幼稚、不受掌控呢,諸如此類,令我五味雜陳,而對方並無心與我討論藝術創作與人生發展,僅是一再談著如何銷如何複製市面上已成功的藝術、設計商品的形式以利銷售。那時的我,其實在告訴對方「我要離開」,是惴惴不安、需要勇氣的。而如今,雖然對藝術史、藝術市場,以及發展個人的藝術體系,仍有太多有待學習、演進的空間,卻更加確信當時面臨歧路,我做了正確的選擇。

隨著時間推移,展演來到下半場。眾人魚貫前行至戶外露臺,在鋪好薄帆布的區域席地而坐。正劇開演了。三位演員以朗讀的方式呈現。聽似無俚頭的對白,包藏著悵惘與無奈。現在回溯,我仍記得一段令人動容的台詞,大意是:我創造了這所有一切,人生、時間、生活、同類......透過創造,人得以跟接近神性、宇宙的根源,憶起自身的本來面目。「空場」二字,或許即暗示了原本一切有為法皆空,而空場亦非空,英文名「Polymer」是聚合物,匯聚萬物的力量,就存在於真摯的人心。決定空場是空場的,絕不只是唭哩岸的空廠房,而是藝術家們對人生、藝術的真情,一如劇中對白所說:「一個人,一個生活的人。」

「已經是最後一次了。沒有機會了喔。可能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坐在這裡,抬頭看星星。」舞踏家 Tully(許生翰)扮作老婦,叼起掃把、垃圾袋匍匐前行, 在夜空下無所保留地敞開自身,以鬼魅之姿迎接死亡。儘管當夜抬頭看不到星星,空場五年生命與理想的光輝,勢必也將持續留在每位參與過空場的人們的心中,並傳承下去吧。我不禁要以美劇《年輕的教宗》(The Young Pope)最後一集的台詞與之對應:「我將離你遠去,而你也將與我漸行漸遠,但那些都不重要,因為我們留給這個世界的只有善意的香氣。」("I will go away from you and you will go away from me, but it doesn't matter, because all that we left on this earth is the scent of goodness.")

《竊欲場》

演出|《竊欲場》之參展藝術家與團隊
時間|2018/11/03  19:30
地點|空場藝術聚落 Polymer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
「16th 新人新視野」三個作品之編創意圖新穎,表演者的身體展現與技巧皆相當純熟,作品段落轉承也皆具體而微的展現出來。然而,創作作品要從短篇發展到較龐大的中長篇篇幅之漫長旅程不易,作品中要推進的議題與串聯的意象之銜接手法較為生澀,讓觀眾在中途發生些許迷失。
5月
22
2024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