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鶴宜(專欄作者)
電影「賽德克.巴萊」在院線上片前,先在凱達格蘭大道盛大首映,加上各式各樣的媒體宣傳造勢,未演先轟動,果然,上映三天,便創下了破億的票房紀錄,成為國片票房的空前佳績。讓觀眾掏錢買票進電影院的原因很多,挺台灣、挺國片、挺魏德聖、挺原住民、挺一個偉大的夢想……。電影火熱上映,觀眾的心也是火熱的。
建國百年,文建會推出數不清的系列慶祝活動,「當代歌仔戲精緻劇場」也搭上了這班「百年」列車,依序由多年來「精緻化」有功的「唐美雲」、「明華園」、「河洛」、「黃香蓮」等劇團負責,分別在北、中、南各地演出。進入劇場看戲,可以明顯感受到現場觀眾的滿腔熱情,他們以關愛的眼神,看著百年盛會舞台上的一舉手、一投足。
歌仔戲發展自民間,從落地掃、鄉野草台、內台戲院、外台廟會到精緻藝文演出,無論它怎麼變,怎麼走,始終保留著民間無可取代的活潑特質。日據時代,日本人曾以河邊乞丐的演戲看待台北城外「大橋頭」(今天北市大同區台北橋附近)的歌仔戲演出。國民政府來台後,則以新興政權慣見的心態,試圖「改良」他們眼中「不良」的歌仔戲,結果,徒然淪為其管控監督的手段,未能改變歌仔戲的體質。直到1980年代本土意識擡頭,認同本土文化,成了認同台灣的標誌,歌仔戲一方面被趕鴨子上架,推上包括政治抗爭在內的各式各樣的舞台;另一方面,也才真正出現一群有心人,以他們所能想到的各種方法,精緻化歌仔戲,推廣歌仔戲,不遺餘力的拉擡歌仔戲的藝術位階。
在建國百年打造的精緻舞台上,演員們以回顧自我奮鬥歷程的心情,獻出看家本領。在我們忘情的為這些十八搬武藝樣樣精通的演員拍手叫好時,在我們讚嘆經過了數十年,為什麼演員們的造型依舊美麗,唱腔依舊甜美,身段依舊精準到位時,也正在面臨一個疑慮:會不會,「只剩我們這些人」?
不可諱言的,今天歌仔戲所開創的局面,有很大的成分是靠著熱情(甚至意識型態)撐起來的。就像大部分的觀眾寧願不管三七二十一,「盲目」買票進場挺「賽德克.巴萊」,台灣歌仔戲多年以來,也由「做戲康,看戲痟」的一群死忠演員和觀眾組合支撐。相較於過去,歌仔戲的表演形式確實較為多樣且精緻了,這些努力換取的成果,要靠什麼樣的力量才能繼續維繫?接班的年輕世代不是沒有,但失去了戲曲的生成環境,失去了八〇年代的本土風潮,歌仔戲的明天,會是怎麼樣的光景?
假如能夠,我們也想拋出像電影那樣的夢想:但願百年應景的偶然風華,預示著歌仔戲生存環境的成熟,但願這個尚稱年輕的劇種,還有下一個「建國百年」的case可以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