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論新舊,不知所處《雲羅山》
10月
02
2014
雲羅山(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37次瀏覽

演出:台北新劇團

時間:2014/09/27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文 劉美芳(2014年度駐站評論人)

新舞台甫成立,台北新劇團先拋出《全本野豬林》、《全本打金磚》等李氏父子(少春、寶春)的代表作,以經典老戲測試上座率,博得了滿堂彩。此後除陸續推出整編的「老戲」外,緣於「舊的題材演出太頻,難以激發興趣了,就得選些以前沒演、或少演的故事,寫成有趣的『新老戲』」,標舉要「發展新題材,修編既有戲。」(「李寶春精演新老戲」〈製作人的話〉,2001),多年來「新老戲」儼然已是劇場(新舞台)∕劇團(台北新劇團)∕製作人(辜懷群)∕主演(李寶春)的金字招牌。新舞台的存廢爭議紛擾未息,劇場暫停營運是實;今年的「新老戲」只得移師國家戲劇院,在大舞台上重新開展新局。

過去劇團選演「新老戲」多有所本,在既有基礎上翻唱新聲,這次推出的戲碼《雲羅山》卻非如此。原編劇翁偶虹當年為李少春、袁世海、葉盛章量身寫本,靈感來自山西梆子王小旺的演出,希冀承續《野豬林》、《夜奔梁山》以來,透過情節內容與演員繁重技巧取勝的成功方程式。不同於禁軍教頭的英雄氣概,梆子戲裡的「上八本」主角幾乎都是「窮生」,不論日後際遇如何,舞台上呈現的是庶民百姓,從小人物的生命裡刻寫傳奇。翁偶虹大筆揮就,不循梆子戲搶男霸女、魚肉鄉里的窠臼,改為對抗強梁、復仇奪子的情節,當然還蘊含了彼岸五0年代創作不可少的階級鬥爭精神。李少春工老生、武生,文武兼備,即使是窮生戲仍要為其安插足以再現王小旺當年所展現的甩髮功夫、撲跌技巧,方能滿足觀眾的期待。

當年劇本寫就因故未能演出,且不計前人的恩怨情仇,李寶春在翁偶虹原作基礎上重排此劇,企圖整舊為新。全劇十幾場戲概依事件發展架構情節,雖然火熾熱鬧,場次則稍嫌繁瑣,不夠簡潔明暢。即使《雲羅山》曾順利於氍毹場上搬演,與今日所見必有不同:現實條件既異,演員成色亦已更變。編導李寶春扣緊反映時代精神主軸脈絡,努力導向通俗本色,冀以引動觀眾共鳴。於是在戲裡添埋許多經典名作的影蹤,除了挑明鋪寫的〈失子驚瘋〉外,還有〈盜銀壺〉、〈開路(耍鋼叉)〉、〈鬧府〉、〈打棍〉......等技巧炫耍;更找來了舞台劇演員郎祖筠跨界票戲。郎姑資歷深厚,演出、導演、主持一把抓,也曾演出現代版的黃梅梁祝,嘴上功夫不在話下。然而非經訓練的嗓子硬要唱戲,實在難以「悅」耳;倘能為其安排俗唱小曲,或能揚長避短。

外力跨刀固然有吸睛之效,演員本務還是得盡情表現人物。飾演劉小義的徐孟珂功夫磁實,口條清晰爽脆,表現亮眼。其與李寶春皆非台灣土地生養,不諳台灣方言理所當然;戲裡卻硬生生要兩位好角兒,秀幾句全無必要的癟腳台語,除了逗趣取樂,實在不知所以。至於「雲羅山」云云,在白士勇其妹約期涼亭相會之前,在劇中恍若不曾存在;奇特的是劉小義居然也默契十足地選定此地會合。翁作原安排白士勇攜妻妹逃離時路過此山,受凍餒而僵,幸遇獵戶英雄萬雄飛相救,似乎較合情理。而劇中楊燕毅的獵戶妝扮,舉手投足樣板味兒十足,霎時竟有錯亂時空之感。

台北新劇團慣以李寶春為主力搭配大陸名角方式演出,台灣的年輕演員在寶春老師多年帶領下,也已漸成氣候。除了培養出旦角新秀黃宇琳,飾演白母的李兆雲有條令人驚豔的寬亮好嗓子,未來發展值得期待。只是「老」旦一味飆唱,縱是常態,卻有不合人物聲情的尷尬,分寸拿捏仍需深思。其餘演員出手皆有模有樣,武戲盡心賣力;雖然騰躍翻跌時急於求好出了些差錯,惜才愛才的觀眾依然給予熱切的鼓舞。有道是:「人不磨戲,戲不魔人。」老戲有待時間淬鍊而醇美,《雲羅山》還可以更老!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