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生根的外來語
4月
03
2024
「數位肉身性」展場照片,《SBx_2045- Second Body的日常》(張懿文提供/劉秉睿攝影)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43次瀏覽

文    白斐嵐(2024年度駐站評論人)

過去這幾年,我翻譯了不少關於表演方法、戲劇理論的書。在燒腦的文字切換過程中,也對文字如何搭橋抑或越界,有了另一番體悟。

其中有一本是佛羅里安.馬扎赫( Florian Malzacher)與喬安娜.華沙(Joanna Warsza)合編的《邁向操演時代:展演作為策展策略》,顧名思義,以多篇實際案例探討表演藝術近年風行的策展實踐;或反向來說,是展演概念如何運用於(源自視覺藝術的)策展脈絡,探問「策展本身如何以戲劇、舞蹈或音樂形式來搬演與編排」【1】

現今談策展,多從英文字「curate」的拉丁字源「curare」(治癒「cure」、照料「care」)延伸分析,多少也反映了其與西方知識體系的淵源。我在翻譯此書時,恰好看了修復版的古裝動作片《策馬入林》【2】,忽然發現從中文語境來看,「策」本身就是充滿身體感與驅動性的一件事,簡簡單單具體描繪了所謂「展演作為策展策略」大費周章以文字架構的論點。

別誤會,我對策展理論並無敵意。然而近年在使用西方理論用詞時,的確越來越小心。我們或許早已對「劇場是觀看的地方」(源自「theatrum」)、「object」作為物件與客體等分析習以為常,信手捻來皆是歐洲語系各種字詞借用、轉品與變形;但語言文字部並不是全然真空的符號,讓人乾乾淨淨地移植異鄉。每個字詞,都有它獨特的聲音、質地、情感與記憶。是這些細節成就了書寫的骨肉,不至有魂無體。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英文「beige」和中文「米白色」指的是同樣的顏色(至少相當接近),然而「beige」原是羊毛未染色所呈現的淺灰色──光是羊毛還是米,是褪了色(淺灰,以灰色為基準)還是上了色(米白,以白色為基準),就產生不太一樣的物質體驗與具體感受。顏色如此,劇場理論亦然。概念或許互通(且在相異事物中尋找關聯,不也正是評論書寫的基本功?),但卻無法完全對照同樣的體感觸動。

我想到的另一個例子是「empowerment」,經常在中文世界被翻譯為「賦權」。而我總是覺得有點荒謬。「empowerment」常用於階級、族群與性別議題,意指為受壓迫者賦予力量(無論被動或主動)。以性別為例,當我們使用「賦權」說明「empowerment」時,它卻與其所批判的「父權」是一模一樣的發音,豈不矛盾?或許使用者會說,字形又不相同,文章閱讀並不造成困擾;但如此一來,不也否定了字詞本身蘊含的聲音?將語言文字抽空為形體,忽略了書寫所能觸發的多重感官相互呼應?

劇場固然有其形而上的精神層次,有思考、有哲理,它卻也是藉由有生命與無生命之具體事物作為媒介──這是我隔年翻譯艾莉諾.瑪格里斯(Eleanor Margolies)《物的力量:從道具到物件劇場》最大體悟(順帶一提,書中用上相當篇幅闡述物件[object]、東西[thing]等名詞的差異,而台語的「東西」卻剛好就是「物件」[mi̍h-kiānn])。我在翻譯過程中,時刻感受到自身字彙量的不足,因其所支撐書中論述的,都是扎扎實實有畫面、有質地、有重量、有顏色、有年代的文字。如果要談論一場演出,即使只是概念、形式或理論,我都期許自己也能同樣藉由文字真真實實傳遞身處現場的體感經驗。這才是劇場完整的意義。

當然,並非所有的外語理論用字都是架空引用,也有不少在翻譯、論述與實踐的過程中,長出自身在地樣貌。比如酷兒/Queer,更藉自身實踐豐富並拓展字詞之領地。外來詞彙是有可能落地生根的,慢慢長出自己的在地脈絡,但關鍵在於書寫者是否有意識的使用,滋養其血肉,為其鋪陳完整的世界(就算與原本脈絡產生位移也不在意),而非簡便的套用。

於是我們終將明白,我們不會用的字,遠比我們不會用的字還更多。


注解

1、佛羅里安.馬扎赫與喬安娜.華沙編輯,白斐嵐譯,《邁向操演時代:展演作為策展策略》(台北:書林出版社,2021),頁14。

2、電影本身有令人相當不舒服的性別刻劃,不推薦。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