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生根的外來語
4月
03
2024
「數位肉身性」展場照片,《SBx_2045- Second Body的日常》(張懿文提供/劉秉睿攝影)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97次瀏覽

文    白斐嵐(2024年度駐站評論人)

過去這幾年,我翻譯了不少關於表演方法、戲劇理論的書。在燒腦的文字切換過程中,也對文字如何搭橋抑或越界,有了另一番體悟。

其中有一本是佛羅里安.馬扎赫( Florian Malzacher)與喬安娜.華沙(Joanna Warsza)合編的《邁向操演時代:展演作為策展策略》,顧名思義,以多篇實際案例探討表演藝術近年風行的策展實踐;或反向來說,是展演概念如何運用於(源自視覺藝術的)策展脈絡,探問「策展本身如何以戲劇、舞蹈或音樂形式來搬演與編排」【1】

現今談策展,多從英文字「curate」的拉丁字源「curare」(治癒「cure」、照料「care」)延伸分析,多少也反映了其與西方知識體系的淵源。我在翻譯此書時,恰好看了修復版的古裝動作片《策馬入林》【2】,忽然發現從中文語境來看,「策」本身就是充滿身體感與驅動性的一件事,簡簡單單具體描繪了所謂「展演作為策展策略」大費周章以文字架構的論點。

別誤會,我對策展理論並無敵意。然而近年在使用西方理論用詞時,的確越來越小心。我們或許早已對「劇場是觀看的地方」(源自「theatrum」)、「object」作為物件與客體等分析習以為常,信手捻來皆是歐洲語系各種字詞借用、轉品與變形;但語言文字部並不是全然真空的符號,讓人乾乾淨淨地移植異鄉。每個字詞,都有它獨特的聲音、質地、情感與記憶。是這些細節成就了書寫的骨肉,不至有魂無體。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英文「beige」和中文「米白色」指的是同樣的顏色(至少相當接近),然而「beige」原是羊毛未染色所呈現的淺灰色──光是羊毛還是米,是褪了色(淺灰,以灰色為基準)還是上了色(米白,以白色為基準),就產生不太一樣的物質體驗與具體感受。顏色如此,劇場理論亦然。概念或許互通(且在相異事物中尋找關聯,不也正是評論書寫的基本功?),但卻無法完全對照同樣的體感觸動。

我想到的另一個例子是「empowerment」,經常在中文世界被翻譯為「賦權」。而我總是覺得有點荒謬。「empowerment」常用於階級、族群與性別議題,意指為受壓迫者賦予力量(無論被動或主動)。以性別為例,當我們使用「賦權」說明「empowerment」時,它卻與其所批判的「父權」是一模一樣的發音,豈不矛盾?或許使用者會說,字形又不相同,文章閱讀並不造成困擾;但如此一來,不也否定了字詞本身蘊含的聲音?將語言文字抽空為形體,忽略了書寫所能觸發的多重感官相互呼應?

劇場固然有其形而上的精神層次,有思考、有哲理,它卻也是藉由有生命與無生命之具體事物作為媒介──這是我隔年翻譯艾莉諾.瑪格里斯(Eleanor Margolies)《物的力量:從道具到物件劇場》最大體悟(順帶一提,書中用上相當篇幅闡述物件[object]、東西[thing]等名詞的差異,而台語的「東西」卻剛好就是「物件」[mi̍h-kiānn])。我在翻譯過程中,時刻感受到自身字彙量的不足,因其所支撐書中論述的,都是扎扎實實有畫面、有質地、有重量、有顏色、有年代的文字。如果要談論一場演出,即使只是概念、形式或理論,我都期許自己也能同樣藉由文字真真實實傳遞身處現場的體感經驗。這才是劇場完整的意義。

當然,並非所有的外語理論用字都是架空引用,也有不少在翻譯、論述與實踐的過程中,長出自身在地樣貌。比如酷兒/Queer,更藉自身實踐豐富並拓展字詞之領地。外來詞彙是有可能落地生根的,慢慢長出自己的在地脈絡,但關鍵在於書寫者是否有意識的使用,滋養其血肉,為其鋪陳完整的世界(就算與原本脈絡產生位移也不在意),而非簡便的套用。

於是我們終將明白,我們不會用的字,遠比我們不會用的字還更多。


注解

1、佛羅里安.馬扎赫與喬安娜.華沙編輯,白斐嵐譯,《邁向操演時代:展演作為策展策略》(台北:書林出版社,2021),頁14。

2、電影本身有令人相當不舒服的性別刻劃,不推薦。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
對我來說,「文化」其實更具體地指涉了一段現代性歷史生產過程中的歸類,而懂得如何歸類、如何安置的知識,也就是評論分析的能力,同時更是權力的新想像。
4月
11
2024
假如是來自京劇的動作術語,比如「朝天蹬」,至少還能從字面上揣摹動作的形象與能量:「腳往上方」,而且是高高的、狠狠用力的,用腳跟「蹬」的樣子。但若是源自法文的芭蕾術語,往往還有翻譯和文化的隔閡。
4月
03
2024
三齣戲串聯的遊走式劇場匯演《歡迎搭上蘭城漂浮巴士》。匯演總長度將近兩小時,幾乎繞行了羅東文化工場的整個戶外平面區域。雖然名為小戲節,卻擁有坐看魔術秀、漫步文化園區和歡唱遊覽車卡拉ok的多元體驗。各別規模較小,整體演出卻很豐富,頗有參加輕裝版豪華旅行團的樂趣。
10月
12
2023
于素貞透過操偶白素貞、投射許仙、扮演法海,來消化「妖種」所留下的創傷,最終拾回具備能動性的自己。于素貞不可能也不會因成為神通廣大的白素貞而解決問題。於是當于素貞最後唱完「只剩我一人」後,便默默將耳環取下,
8月
31
2023
劇中孩童對「離婚」給予安慰,但對「殺人犯」卻施以排擠,兩者態度形成強大對比,同時也撐開幾個議題:為何有如此不同的態度?為何只用耳朵去認識他人?父母親的罪過,孩子是否該承接?甚至可以延伸討論媒體識讀。
8月
16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