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為伍的猩路歷程《卡夫卡的猴子》
6月
05
2012
卡夫卡的猴子(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19次瀏覽

演出:英國楊維克劇團

時間:2012/05/12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文 任心皓

卡夫卡擅長透過文學來寓意或諷刺「人」的生存本質。他從這樣的隱述文學中,透過筆下腳色的奇特遭遇,帶領讀者們一同經歷主角在自我探求時所遇見的種種荒謬情境,那些情境看似荒謬不已,卻寓意真實。除了主角本身,讀者們往往也得以重新審視自我存在的意義。

《卡夫卡的猴子》這齣僅六十分鐘的精湛好戲,改編自卡夫卡的短篇小說《學院報告》。從猿猴(大猩猩)蛻變成人類的「紅彼得」受某學院的邀請前往學校演講,講述他早年仍是猿猴時期的生活。但紅彼得表示,在成為人類的過程裡,早期的記憶已然不復存在。他口若懸河地用人類的語言敘述這段奇遇:某日,他在非洲被人類抓走,關在狹小的籠子裡運往歐洲。困在籠中的他開始思考,如要存活,他就必須尋找到「出路」,他找的不是自由,因為從被人類宰控的那一刻開始,已經沒有所謂的自由。而這條「出路」即是融入人類世界,甚至是從猿猴直接進化為人類。因此他開始學習人類的行為和語言,從而忘記猿猴時期的所有生命記憶。

導演瓦特.邁爾喬翰,安排女主角凱瑟琳.杭特一走進實驗劇場,就把所有觀眾當成學院的成員,畢恭畢敬地以斯文的人類氣質向我們說明他成為人類的經歷。這一個手法是絕妙的!身為觀眾的我,立刻感覺自己被設定為物種卓越的「人類」腳色,審核著紅彼得的進化成果。但這一個「腳色定位」卻也令我對自己人類的身分感到自慚不已。彷彿我就是那個兇手,用粗暴的手法將紅彼得關進鐵籠,逼迫他離開所生存的大自然。而今,還驕傲卻不自覺地聽著他的進化報告。

有趣的是,當我用同理心將自己擺在主角的心境中去感受他的遭遇時,似乎更感受到紅彼得內在的壓抑與情非得已的無力感。這個「腳色轉換」發生在凱瑟琳.杭特所飾演的紅彼得,滿頭是汗走向觀眾席,賣力討好學院成員們的那一刻。很幸運地,他牽起了我的手和我對話,那一瞬間的四目交接,我閱讀到他眼神中那糾結的情緒,竟令我想起自己身為人類,也曾面臨努力學習與這個世界和體制共存的那種掙扎與煎熬,甚至也像紅彼得忘記自己猿猴時期記憶般,幾乎忘記最原來的自己是甚麼了。於是,透過這齣戲,我似乎明白了卡夫卡《學院報告》的寓意,並感受到也自省了身為人類的荒謬。

凱瑟琳.杭特以五十六歲的熟齡,完成極度耗費體力與心力的獨腳戲。其精湛的表演能力與過人的體力令人讚嘆!不管是嗓音(模仿粗啞低沉的男嗓)或靈活的肢體(全身上下百分百柔軟的筋骨),甚至是情緒深入淺出卻不造作的能力,都足以成為演員們的典範。極簡的白色地板舞台,就像是一塊畫布,而她就是彩色筆,畫出精彩的圖像,深印觀眾的腦海。而導演瓦特.邁爾喬翰精準而冷靜地揭露了卡夫卡文字中隱喻的諷刺與對人的批判、對世界的質問,導演手法乾淨俐落,他示範了一個成功的導演必須具備的條件:1、要有清晰的觀點。2、能用心鑽研與深入理解文本。3、能言之有物卻不刻意說教。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