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踩)真實之地,登虛幻之山——《聖母、鹿仔魚和一座山丘》
9月
12
2022
聖母、鹿仔魚和一座山丘(耳邊風工作室提供/攝影林睿洋)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69次瀏覽

梁家綺

有一則關於鏡子的描述,是這樣說的:我向鏡子裡望去,發現自己位在鏡後開展的非真實空間裡,回望向自己,亦即,我在我缺席的地方看見自己,而看見的條件是那面鏡子,透過來回的往返,重構己身。理論家將施展鏡子特性的地方稱為異托邦(heterotopia),都市論者則以此作為隱喻來說明城市具有將人類自我主體、慾望與社會意象反射回來給我們的能力。
現代建築裡的地誌劇場行動

《聖母、鹿仔魚和一座山丘》(以下簡稱《聖》)便試圖鑄造這面鏡子,將虛擬、真實、再現的城市碎片同時呈現與倒轉。作品從台南美術館二館的地下停車場蔓延至五樓,創作者將此垂直穿梭喻為一場攀登,觀眾身綁「聖鹿山健走隊」布條,步隨導遊,頸掛耳機,既穿越、也混身於湧向亞洲地獄之門【1】的旅客。

耳機的敘述讓觀眾與館內訪客自我區隔,當觀眾有意識地追隨身穿紅衣長裙、眼蒙黑布、手持黑傘的「死亡的神明」、「我們的母親」的舞動身軀,美術館的訪客也跟著(不知所以的)攢聚、移動、跟拍,耳機裡傳來小法鼓的念唱,喚向天上聖母。然此際,一群混亂擁擠、目的不一的諸眾隨紅衣女子搖來盪去,聽、視、觸覺成為迥異且混雜並列的文本,提問昭然若揭:人們朝聖的究竟是何方聖母?是只能藏在耳蝸拍打的前現代精神歸屬之咒念、是在現代美術館場館中並不違和的肢體展演、是匿身在展場間的殭屍與鬼怪群像,還是,追逐的人群其實也沒想過這個問題?


聖母、鹿仔魚和一座山丘(耳邊風工作室提供/攝影林睿洋)

持續攀登,三樓的挑高設計形成飄浮在空中的三角錐空間,跟著耳機的指引將想像填進空間之中:潛伏於流動的島嶼、登臨北緯23度的山,瞥見的卻是沉於南半球的巴達維亞號。烏有之鄉並非全然烏有,它挪移、縮放了經緯與尺度,使城市的歷史牽連向更大的版圖。如果說地誌學是對地景連續性的追尋,《聖》的地誌劇場行動,則如同停車場裡摺疊海報紙的偽廟宇人員所暗示,是先將地景的皺褶拉開攤平,再重新取樣堆砌打磨,置放於舊城區地景中嶄新聳立的建築體。
鏡的隱喻與實體

此外,鏡子除了是作品的隱喻,它也在整場步行之初作為提示與邀請,以實體之姿頻頻出現。不論是表演者在地下停車場對車道廣角鏡的停留與凝視,或是一樓大廳無數個被捧立、直直面向觀眾的半身方鏡,乃至於耳機裡的敘述者,「我就在這鏡子之中」、「凝視自己加上時間就逐漸的形成一面鏡子」,提醒著:我們必須身處實境,也得踩入虛幻的鏡中之界,來回地進出。作品不僅是創作者單方的展示或調度,也不斷召喚觀眾一起加入,成為在異托邦思索的行路人。


聖母、鹿仔魚和一座山丘(耳邊風工作室提供/攝影林睿洋)

所以,聖鹿山顯然無從查詢,卻可自我錨定,耳邊風長年致力於地誌劇場,行動的場域常是在舊城巷道或消逝的地景之中,《聖》則進到現代性建築裡對城市進行提問。回到鏡子隱喻,城市具有將人類主體慾望反身打回來給我們的能力,城市地景的改變,並不只歸因公部門基於城市發展的決策與考量,也是人群慾望的現形,然所欲為何?在圖書資源室出現的耳機裡的敘述者我,置身於文明累積的象徵之地,他卻像仍在尋求答案的困惑者,在透明的隔間、在空白卻又過載的紙張上尚未得到解答。


聖母、鹿仔魚和一座山丘(耳邊風工作室提供/攝影林睿洋)

最後的攻頂,薛詠之與大恭兩名樂手的對弈無比精彩,但對應於整個作品,於我卻形成結構的缺角,因為當觀眾在圖書室裡繳出身上的耳機,踏出玻璃門,進入販售物品與餐飲的商品化空間時,雖然演出尚未結束,但異托邦彷若戛然關閉。當舒適地喝著飲料、被樂音環繞時,願一路攀爬而上,在身體與思緒創建出的敏銳,在望出去熙來攘往的城市裡,不會太快被洗刷掉。

註:

1、臺南市美術館2館與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musée du quai Branly - Jacques Chirac, Paris)共同策畫「亞洲的地獄與幽魂」展覽,引發參觀的熱潮。

《聖母、鹿仔魚和一座山丘》

演出|耳邊風工作站、角八惠
時間|2022/08/07 16:30
地點|台南美術館二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