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藝術勞動市場異形化(下)
4月
07
2016
藝創工會會員大會(藝創工會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127次瀏覽
黃佩蔚(專案評論人)

誰都可能成為沒有思想的小丑。沒有思想,對於剝削的基本判斷力,對於從眾無識的自我壓抑,也就沒有自覺的可能。只有思想才能提醒我們做為藝術工作者的尊嚴,在這裡必須明白的一點是:個體就是群體的縮影。

心理學家斯坦利·米爾格拉姆(Stanley Milgram)的著名實驗:受試者被要求協助研究人員教育學生,方法是給予答錯問題的學生(他們以為是)痛苦的(且可能是致命的)電擊。大部分助手都依照指示行事。米爾格拉姆的結論是:大部分人會服從權威,即便權威的指令違背了自身最深的信念。結論是:人並不需要支持(某權威)也可以服從(該權威)。

於是,(以為自己)沒有能力的人,逐漸放棄反抗的權力,有能力的人則選擇忽略這些無良不公,因為他們為了服從(保有)權威,或是保護自己,這才是最可悲之處,事實是,群體共同餵養的業力從未消失。

(上)篇的陳述,只是為了證實一件事情,藝文環境的惡劣,不只是外在的資源分配、機制不公、法令不足,也是向內的人性崩解、自相殘殺,而後者的影響大大超過前者。難道,沒有可以與之抗衡的機制與可能嗎?有,也沒有。

表演藝術聯盟(PAA),每年固定開立藝術行政的基礎及進階課程,為了提高相關從業人員的技能基礎,提供藝術行政人員必要的進修。社團法人台灣技術劇場協會(TATT)也積極推動關於技術人員證照認定的相關工作,都在為勞動環境的健全而努力,但是,鮮少對勞資權益關係有所著墨的技協、以承接政府標案為主要業務及經費來源的表盟,始終站在一個不足以為外人道的曖昧位置上,一如可見而微妙的是,這些強調加強專業知能的課程裡卻獨獨缺漏勞動基準法及勞資實務的相關基本教育。我們無法確知,這麼長期被暴露的環境缺陷及執業需求,究竟是什麼原因而被忽略?但可以明白看見的現況是,這些理應為常識的勞動基本權益認知,即便不是少數中高階份子所掌握的專門知識,卻也沒有成為普遍所認知的常識。那些不能說的秘密,如同「佛地魔」三個字般的不可言。如果說出來了,就變成利益份子,不愛藝術,沒有熱情。更何況,缺乏相關教育的勞動者,可能連要問什麼、怎麼問都毫無概念。如此一說,或許要被舉手抗議,這不是該歸勞動部管的嗎?當然可以這麼一記好球踢出去,而勞動部可能會踢給教育部,的確,如果將勞動基準法的認識列為高中必修通識課,職場勞資實務講習列為畢業必修學分數,這可能會大大改變現在資訊不對等的情況。

而唯一不存在利益衝突,能夠真正與勞動者同在的藝創工會(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卻還處於失能的狀態。2011年由藝術家湯皇珍,幾乎以革命的姿態,極力奔走、爭取,而成立的藝創工會,目前會員人數不足400人,相對於會員多達1500人,卻只做掛保服務的藝文工會,獨立營運的藝創工會最有可能成為打破現況的著力點。但藝創工會的主要經費來源來自會員所繳會費,會員人數不足,會費短缺,以致尚未能有更積極的作為,於此同時,沒有可見的願景給予勞動者有所想像的可能,也確實難以讓工作者產生認同感,會員的短缺,實所難免,要形成有效力量,還需時日。

然而,這些或待改進,或根本改進遙遙無期的現況,卻都比不上勞動提供者自己所挖的坑,如果有一曲叫做藝術勞動者的悲歌,那麼因嗚的底拍恐怕是提供者自身無所自覺的踩踏。君不見,即使環境惡劣如此,卻從未有任何一個提出無良勞動條件的展節活動因此受到杯葛抵制罷工,從未有任何一個長期壓榨人力的團隊組織因此而受到懲罰,再也找不到人。「再差的條件,都會有人來應徵」、「這批陣亡了,會有下一批進來」,需求者這樣的有恃無恐,同時憑藉著的是勞動者本身自願成為共犯結構的關鍵一角,這也是事實的一部分。

或許說自願太傷人,但事實的確是如此,無以能知者,既缺乏先備知識,也沒有管道了解對方,一股熱血、毫無頭緒的畫押上工,血汗勞動而不自知。情況好的,或能逃之而後快,卻又大多選擇隱忍而不言,資歷淺的怕斷了生路,怕給蓋上了不聽話的章,從此不得翻身,資歷深的,總還想著不要得罪人,以後還要相見,因此,姑息以養無良。這是一個究竟誰該把誰放進黑名單的開放討論題嗎?不,這是惡性循環的現世報。

歸結到這樣的結論,並不是要把所有的問題推到個人身上,仿若一切都是個人的選擇、咎由自取的結果。相反的,本文想要提出的是,如果最終的關鍵確實是落在個體自覺麻木、教育不足所造成的集體被操控、主體意識被剝奪,那麼,個體也就應該是能夠翻轉局勢最重要的關鍵。自己的困境,只有自己可以救,如果體制無法改變,那麼個體就必須先做出行動,這才是解答。

從英國文化協會徵人的我思起筆至今,數度停筆置案又再起,經過台中歌劇院票價爭議事件、紙風車與兩廳院的用火爭議所引發更大規模的「無限期支持健全藝文環境」此刻正甚囂塵上,甚至是內湖小燈泡母親【3】都在最後一刻影響字裡行間的再次斟酌,為的是不落入任何可能的情緒陷阱、單向思維,怎一個難字了得。然而,不論是圈內的現況、社會的現象,似乎都在明示暗示著,是時候進行全面的檢視,向內向外的,從上從下的。沒有能夠一言以蔽之的答案,但仍有關鍵詞可循,如果這是一個關於「信仰」的戰場,是否願意相信自身就是這團看似無解迴圈的切點,個人就是改變的起點,才會是能否開始改變的可能。

為文此刻,也正好落在下一波人力資源進場高峰期之前,一批新鮮人等著進入就業市場,北中南三地各有重要的藝文場館將要陸續落成,包括台北藝術中心、戲曲中心、台中歌劇院、高雄衛武營藝術中心,同時也是各大型展節活動規劃初期, 2016年世界設計之都各項活動已經展開、2017 WSD(世界劇場設計展)、2017世界大學運動會等等,不論是狹義的表演藝術界或廣義的文化創意產業,都將在此佔有一席之地,勞動需求及供給的生態是否有機會開始平衡友善的互動,只能期待,期待,再期待。(完)

註釋

3、2016年3月28日,內湖無差別殺人事件,遇害者小燈泡的母親,以異常冷靜清晰的姿態面對社會,不但給資訊大眾上了一課,同時,也引動了正向的媒體反思。證明個人的力量是可以改變群體意識的,關鍵來自於教育與自覺。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