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T不和諧開講2016・第一講——市場理性不理性?創作消費不消費?
9月
30
2016
TT不和諧開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39次瀏覽

紙上評論留有餘溫,書之未盡

舞台即時顯影後,再發動思想運動

2016TT不和諧對講從作品延伸議題,邀請評論人、觀察人與創作者共席對談,深入現象,擴散議題。


第一場

市場理性不理性?創作消費不消費?─從全民大劇團作品談起

台灣已有商業劇場?什麼型態與樣態成為「商業劇場」的定義 ?為何要談商業劇場 ?

議題發想人傅裕惠說 ,其實不是追根究底商業劇場如何如何 ,應該是 ,她想探問的是 ,台灣劇場有沒有「市場」意識 ?有沒有人把市場很當一回事 ,認真經營 ,奮力泅出仰賴補助的死胡同 ,既找尋自己的觀眾 ,也找出自己的「藍海策略」,突破框架 ,一再再在藝術與市場平衡木上取得成績 ,一再再在「市場」意識下找尋劇場存在的價值 。

她關注到一個人 ,謝念祖 。

編導謝念祖畢業自北藝大劇場藝術研究所,早期與友人共同經營「黑門山上的劇團」,進行小劇場創作。二○○四年,中天電視台知名政治反串節目《二一○○全民亂講》要轉型為《全民大悶鍋》,因製作人王偉忠邀請而跨入電視圈,二○○九年又回到劇團。曾經歷過小劇場的創作期,如今作為商業性劇團的指標團隊,全民大劇團甚至開發網路直播 ,戲不怕你看 ,不怕你不進劇場 ,就是觀眾想什麼、需求什麼 ,「全民大」敏銳嗅觸就朝著「觀眾即寶可夢」一路追去 ,共享抓寶樂趣 。

「全民大」如何耕耘觀眾、經營創作?對一向「不屑」或「無有」市場概念的小劇場 ,有沒有什麼管道 ,什麼溝通語言 ,是雙方可以交流、認識 ,彼此交陪的 ?難道小劇場和商業性劇場創作一定各有該領域的遊戲規則 ,夏蟲語冰 ,緣木求魚?難道沒有一套思想準備 ,面對艱鉅的台灣劇場出路 ,面對未來 ,可以眼光與策略,來克服戲劇藝術和市場口味的兩難?

所以 ,站在「很學術」、「很藝術口味」的評論台位置上 ,她反而很意願積極地 ,如果要談台灣劇場 ,讓我們就來談市場吧 !

於是 ,這場開講 ,鎖定既富於商業秘密訊息交換的刺探破解 ,也準備不願完全妥協地逼問市場到底伊於胡底 ,有多好就有多壞不是嗎 ?


與談人

謝念祖(全民大劇團團長.編導、「一元布偶劇團」負責人;資深電視編導;「黑門山上的劇團」團員)

鍾欣志(國立中正大學助理教授與「不可無料劇場」藝術總監)

傅裕惠(台大、北藝大戲劇系兼任講師與台大戲劇研究所博士生)

時間:10月5日(三)19:00-21:30

地點:提點空間(中正區和平西路一段84號2樓)

線上報名: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cm_n4MnSX1dmBQmRd88_2qkzYcjliNO7Tm4v1S5uO2vVzYjA/viewform


表演藝術評論台相關評論

哏之不足,好生尋找《情人哏裡出西施》

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13268

說逗的老梗,帶點刺兒《當岳母刺字時,媳婦是不贊成的》

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2240

以笑聲包裝的溫柔觀照《情人哏裡出西施》

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13299


TT不和諧開講預告


10/19〈跨越與同體〉

─從《服妖之鑑》談起

與談人:吳岳霖、但唐謨、簡莉穎

地點:提點空間


11/17(四)〈記憶的城市,移動的地誌〉

─從《日常練習:消失的動作》談起

與談人:吳思鋒、郭亮廷、黃思農

地點:思劇場


11/23 〈看見聲音,聽見舞蹈:舞蹈的人聲音景〉

─從《寂靜敲門》、《混沌身響》談起

與談人:白斐嵐、鄒欣寧、葉名樺

地點:思劇場


12/21〈鄉愁的身體與台灣記憶書寫〉

─從《十三聲》談起

與談人:樊香君、高俊宏、鄭宗龍

地點:思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