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與藝術節的交織力場──村落、鄉鎮與藝術節慶
8月
09
2024
2024第一屆溪口小戲節(溪口小戲節提供/攝影張瑞宗)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13次瀏覽

文   盧宏文(劇評人)

本文聚焦於兩個藝術節,一是今年五月首屆舉辦,於嘉義溪口的「溪口小戲節」,一是首屆於2015年舉辦,明年將邁入第七屆,位於鹿港的「今秋藝術節」。以這兩個民間主辦的藝術節為案例,著眼於幕後策畫的主辦單位「葫蘆軒戲劇文化工作室」(後簡稱「葫蘆軒」);「鹿港囝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後簡稱「鹿港囝仔」)及「彰化縣保鹿運動協會」」(後簡稱「保鹿運動」),並非一開始即以舉辦藝術節,或以藝術團體的身分,試圖為地方引入藝術活動,而是於在地培植數年,確立起人際網絡關係,和融入地方產業經濟後,逐漸醞釀出主辦藝術節的想法及能量。

以在地方上發動節慶事件的角度望去,需要的為何是一場藝術節,策畫者如何思考其中的藝術成分,與節慶帶來之後續影響,立基於此基礎上,或許更有助於討論一個特定的地方與藝術節間,背後推移的各種作用力,也能透過凝視不同地方的具體差異,撐開對於地方與藝術的想像縫隙。

「溪口小戲節」的地方交陪

據於溪口創立「葫蘆軒」的創辦人及藝術總監黃錦章表示,在三、四年前即有辦小戲節的想法。他坦言,溪口是個比較偏僻的鄉鎮,這讓他一直在思考如何把人帶進來,小戲節是其中一件想做的事,但當時的能量並不足以執行。直到去年擔任「嘉義縣溪口鄉地方創生計畫」【1】發起人,串聯起當地的布袋戲產業,才有機會將小戲節擺入「葫蘆軒」所執行的計畫中。

於小戲節的內容與演出團隊的選擇上,黃錦章邀請了與「葫蘆軒」及「長義閣掌中劇團」(後簡稱「長義閣」)皆熟識的劇評人吳岳霖,做為「葫蘆軒」整體計畫的主持人及小戲節之策展人。他們將本次小戲節的主題訂為「溪有入口」,吳岳霖說,這個主題源自溪口雖然鄰近大鄉鎮民雄和大林,但是因為缺乏觀光資源,成為一個很難進入的地方,換言之,即是外地人找不到理由來溪口。而「小戲節一開始的設定,其實是想要找到一個理由,讓外面的人願意來這個地方。如果外面的人願意來這個地方,是不是就有可能開啟一些可能性。」這些外面的人,包含小戲節邀請的藝術家及演出團隊,也包含因為小戲節的活動而來的外圍民眾。在主辦方的安排下,小戲節做為一種外來的藝術節慶形式,也貼合著溪口在地的民俗節慶時間發生。總共舉辦兩天的小戲節,第一天在週日,這天的演出類型皆為現代劇場展演,包括馬戲、舞蹈、戲劇及偶戲,地點集中於溪口的一條巷弄內,在不限定是現地創作的邀演規劃下,有兩個演出團隊選擇將溪口的故事融入劇情中;第二天在週三,也是當地信仰中心天宋媽的誕辰,這天則是由四團布袋戲團在天宋宮廟埕輪番獻演。


2024第一屆溪口小戲節第一天(溪口小戲節提供/攝影張瑞宗)


2024第一屆溪口小戲節第二天(溪口小戲節提供/攝影張瑞宗)

首日小戲節的受眾雖看似多為外地人,實則在地居民的身影亦暗暗鑲嵌於小戲節裡,如舉辦活動前巷弄清掃、舉辦活動時的封路,和出借自家空間做為表演場地,皆需要地方機關及民眾的投入,才能順利執行。這種地方人情網絡的交陪往來,有賴於「葫蘆軒」在溪口二十餘年的推廣經營,以及同時身為「長義閣」前任團長的黃錦章,所串聯起的在地布袋戲產業背景。

「今秋藝術節」的修補式創造

2015年首屆於鹿港舉辦的今秋藝術節【2】,有個有點衝的主題「先有在地參與,才談在地藝術節」,爾後幾屆的藝術節主題【3】,也多與在地人際關係的串聯,及在此地生活有關。

在與歷屆策展人亦是「鹿港囝仔」執行長張敬業的訪問中,他提及舉辦藝術節,有著陪伴大家修補斷裂,或說是慢慢找回彼此心中聯繫的用意。這個關係的斷裂來自於每個世代對地方的共同記憶不同,在過去幾十年全臺灣發展不均,推動人口移動的情形下,留在鹿港的人,離鄉又回返的青年,或是新的移居者們對於鹿港的印象和未來想像開始產生分歧。

張敬業說,「鹿港從來就不缺一個藝術節,從來就不缺一個中大型的活動」【4】,彰化縣政府在鹿港投下的觀光資源豐厚,傳統在地社群也仍具一定影響力,但若只是重複以標案和資源分配的模式辦活動,則與現此時發生在鹿港的各種議題脫節,也就很難喚起並召喚人們持續投入。這個景象,亦是2012年決定返鄉回到鹿港的張敬業眼中所見,台灣燈會那年在鹿港舉辦,帶來的龐大人潮,大大影響了居民的生活環境,爾後龐大的土地開發壓力,亦使得鹿港老屋一間間消失。

張敬業與夥伴們以「鹿港囝仔」的名義發起「保鹿運動」【5】,自發性的聚眾撿拾垃圾、挖淤泥、巡溪水和夜遊踩街。而由於曾參與過國外小鎮藝術節,親身體驗過地方節慶帶來的凝聚力與動員力,因此在鹿港舉辦藝術節,亦是張敬業在初期便有的想法。

2012保鹿運動第一彈「棋盤大池淨化論」,召集民眾清理棋盤大池內淤積之垃圾。(鹿港囝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提供)

曾在今秋藝術節出現過的活動,展演部分包含音樂會、落語、馬戲、現代舞及身體工作坊等,其它則有走讀、攝影展、影展和插畫展等,它們過去未必是居民們習慣的藝文活動,但在整個藝術節的籌備過程中,提供給所有人一個不斷聚集及產生連結的理由。透過不同於地方原有的藝術創作,或外來創作者的目光,也引導居民與遊客重新發現鹿港。


2022今秋藝術節開幕演出《洛津那夢》(鹿港囝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提供)

以地方為中心的思考

我在訪問「葫蘆軒」黃錦章與「鹿港囝仔」的張敬業時,往往不斷追問,是什麼原因讓你選擇要舉辦藝術節,是什麼原因讓你在辦藝術節前就在溪口或鹿港投入這麼多心力?問答間,老在實際執行層面的問題上打轉,難以抵達兩人動能的核心。但就兩位發起人的言談中,可確定的是這些地方關係的經營,早在他們對於社區營造或是地方創生有所認知前便已開始,張敬業用了「後設」一詞來比擬上述兩個熱門關鍵字之於他持續在鹿港發動的文化運動。

而那些未能一言以蔽之的部分,或許可借用《文化工作的政治》一書裡的說法:「地方本身,憑著營造模式、情感效應、具體經驗紋理、變化與節奏,可能為群聚化提供一種特殊啟發,超出了傳統、理性(即成本最小化)的群聚動機。」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這種對於地方認同的情感驅力,令所有精神、制度或物質層面的設想,在人的情感和行動中,轉而以溪口或鹿港做為中心樞紐,並透過這些未曾在此地發生過的藝術事件,轉化成軟性的批判和提供地方未來預想的參考。

地方情感與藝術的匯聚,甚至讓人與地方有機會偏離中央或地方政府的行政區治理思維,以及西方橫向移植所傳入的藝術與藝術節慶觀念。如張敬業在台灣燈會後的文化運動,或是今秋藝術節為了不與地方公所計畫中的活動撞名,從第二屆自行更名的事件始末,都讓人看出民間組織如何發力填補公部門治理上之不足,或是游移於地方治理間的彈性走位。而溪口小戲節將外來藝術節慶,與地方信仰中心的宗教節慶時間相連結,即使因此使得共兩天的藝術節,有一半的時間需要與廟方組織的節目安排相互穿插,卻也使得整體藝術節更緊密織入溪口的關係網絡中。

地方與藝術節的力場推移

2013年張敬業畫的一張願景之樹上,可以見到藝術節只是其中一個發展出的枝葉,於2018年新畫的地方創生樹上,今秋藝術節已變成中央唯一的樹幹結構,上方為不同夥伴成立的創生事業體,下方的樹根則是「鹿港囝仔」和「保鹿運動」。原先由在地參與的養分,所開展出的一片細小枝葉,如今已成為更加緊密的相互依存關係。


左:2013願景之樹 右:2018地方創生樹(鹿港囝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提供)  

這個視覺圖像上的轉換,牽涉到雖然藝術節只為期兩週到一個月,但在三年一屆【6】的籌備過程中,藝術節成為與在地民眾交陪的一條路徑,從凝聚每屆藝術節的主題,對焦需求,累積活動內容,協調場地,採用在地材料,再到提供認同者贊助的管道等。

從今秋藝術節的籌備與發生時間的比例上,可以看到在地的交陪關係,仍是最緊要的事,也始終緊扣著首屆藝術節的主題「先有在地參與,才談在地藝術節」。而於溪口小戲節的案例上,在首屆舉辦的背後,是發起人黃錦章二十餘年的交陪關係經營,才能令在地居民、組織和公部門願意給出不同於原有慣性的空間。

有意思的是,這種需與在地各方勢力盤撋的彈性與權衡,也回過頭來影響著藝術節的構成與藝術思維。例如前述提及的兩日小戲節安排方式,策展人吳岳霖在訪問時自承,第一天的小戲節比較能展現藝術理念上的操作,第二天因為需配合廟宇的活動,對於呈現內容的可掌握程度較低。

而這些幕後的力場推移,與最後藝術節呈現的面貌,提供我們一個思考地方發展與藝術經驗時差的破口。

溪口與鹿港,分屬在政府資源挹注的光譜兩端,在地原有的藝術脈絡差距甚大,也發展出各自的交陪方式。當以藝術或藝術節做為比較基準,本文兩個案例的主辦方,能分配在藝術創作上的心力確實較少,這是否能被視為藝術節整體概念,與作品內容上的妥協和折損?

或是基於地方的觀點,從藝術節背後的交陪關係推進,透過藝術與藝術節,有機會產生新的觀點和社群。例如溪口小戲節在巷弄裡遊走的演出,或是今秋藝術節持續與老屋對話的活動。這些對於在地空間的敏感挑動,以不同合作方式結盟,鬆動地方權力結構的策略,也應該被視為一種「以地方為中心」的美學參照點。


注解

1、此計畫以多元徵案的方式,向國家發展委員會提案,並核定通過,計畫參與單位含葫蘆軒戲劇文化工作室、長義閣掌中劇團、東五洲掌中劇團、嘉義縣崙尾天赦竹編發展協會、陽光鵪鶉牧場、有你有我友米友田。

2、第一屆名稱為「鹿港藝術節《今秋會》」,第二屆起才更名為「今秋藝術節」。

3、包含「Community 生活的共同體」(2016)、「連結 Connecting」(2017)、「對話DIALOGUE」(2018)、「移住今秋」(2019)和「洛津那夢」(2022)。

4、從資料上看也確實如此,光是今明兩年就有在彰化、鹿港舉辦的彰化走讀藝術節,以及每年舉辦的鹿港四季紅(四季皆有活動)、小鎮光影藝術節,和1978年在地商會創始之「端午節全國民俗才藝活動」,現則轉型,並由縣政府及鄉鎮公所主辦的鹿港慶端陽。

5、初期只是活動名稱,2015年成立「彰化縣保鹿運動協會」,後變為「社團法人彰化縣保鹿運動協會」。

6、原為一年一屆,自2019年後,改為三年一屆。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