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到你心裡發寒《七十種笑》
11月
20
2017
七十種笑(肢體音符舞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40次瀏覽
高若想(政大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生)

紅舞鞋跳起舞來,帶著小女孩跳過田野和草原,小女孩使勁想要把紅舞鞋脫下來,但鞋子繼續在大雨中跳著舞,在大白天跳著舞,甚至在最可怕的黑夜裡,也不停的跳著。小女孩精疲力竭地說,請饒了我吧,紅舞鞋卻已經把她帶到很遠的地方……

這是安徒生的童話,《紅舞鞋》。舞鞋像是著了魔,反過來控制了因為愛漂亮而總是穿著舞鞋的小女孩。舞碼《七十種笑》則有著更深層的暗喻,我們每天掛在臉上的笑容,會不會也是一種著了魔的詛咒?

上半場,舞者穿著現代感的金色的連身窄裙,反光懾人,肢體與衣著的線條銳利。兩名舞者輪流擺弄第三名舞者的姿勢,調整她臉部的肌肉,並將這副被裝設好的完美肢體,推到第四名舞者的手機鏡頭前——讓觀眾透過手機螢幕,再在一次看見舞者。攝像鏡頭撤除後,方才被擺弄的舞者,仍持續擺弄自己成為所謂完美的肢體,像是陀螺在繩子抽走後,仍繼續打轉,甚至轉的更完美……

伴隨著工作節奏的電子音、躁動的低鳴、壓抑的嘶吼聲等極具壓迫感的背景音,數名舞者在舞台上追逐。掩在嘴前的手掌像是控制閥,若被其他舞者扯開,笑聲便會流洩出來。掩嘴是自我防衛與控制,而這場追逐是繳械他人的戰爭,彷彿誰先真情流露,誰就先輸。後來,張狂、絕非真情流露的笑聲卻成了圍剿的武器,更後來,被圍剿的舞者在舞台上笑得失序。不知這笑聲、笑容是出自於她,抑或是她的軀殼被迫服務於這樣的笑?

下半場的開頭讓人鬆了一口氣,舞者花枝招展,打扮成可愛又性感的女小丑,像是櫥窗裡精巧的機械娃娃,在叮叮噹噹輕快的音樂俏皮舞動。然而,美麗可愛過了頭,狀況漸漸失控……舞者們為了搶舞台而憎恨彼此,像齒輪壞掉的娃娃一樣,重複且過於誇大的笑跳,疲憊卻不能停下奔跑,臉上掛著太大幅度因而顯得僵硬恐怖的笑容。

你不忍心責怪她們。不是她們的虛榮與矯情把她們帶向死亡,她們也無從決定、無法控制。有什麼更決定性的東西迫使她們這麼做。你心底泛出一絲同情。

這齣舞像是成人童話,歡欣鼓舞的背後,刻劃了無比的陰冷殘酷。殘酷,卻寫實。在下半場,舞台上不見攝像鏡頭的裝置,觀眾卻也被迫從後設的安全地帶,扯到第一線的觀看位置。或許還有人,觀看著我們的觀看?或許,正視著裝、帶著禮貌笑容觀舞的我們,也是他人觀看的對象?

舞作結束。觀眾一一上前與舞者們合照。觀眾和舞者一起笑著擺出俏皮的姿勢。舞作結束了嗎?或是此刻燦笑的合影,其實是舞台的延伸?我們有誰,可以從這個舞台上逃出,逃離被迫跳著舞直至筋疲力竭倒地方休的命運呢?

走出劇場,我看見編舞者林小得在大廳笑著與來看舞的朋友們寒喧。我走上前去。「好看嗎?」小得笑著問。「嗯,很厲害」,我笑著說。我想了一下,接著補上一句,「小得你看,我講這句話的時候,正笑著呢」。

《七十種笑》

演出|肢體音符舞團
時間|2017/11/11 14:30
地點|台北市水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硬笑笑印〉揭露「笑」在當代(網路)社群的異化,似活屍災變;下半場〈微笑貓,裝笑微?!〉則企圖捕抓笑的展演,具有難以掌握的流動性,一閃即逝。(姚立強)
11月
24
2017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