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是最初的他者《返身南島.國際行為藝術節》(旗後砲台部分)
5月
10
2016
返身南島.國際行為藝術節(許斌 攝)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13次瀏覽
吳思鋒(2016年度駐站評論人)

水田部落工作室、啟星公寓、台南行為藝術群

旗後砲台,如今是古蹟,前為戰事防禦之地,清末時建,中西混合建築。國與國暴力相向,殖民者交替管理之境,永無休止的戰爭場所。搖過渡輪與鬧市,舊事漸洗去,古意徒盎然,多少的亡魂、無名者在砲火、飢餓、恐懼與不再慾望中死去,多少道牆立起,隔離信任、自由、相互扶持與(可能的)越洋戀情。

在這裡,Vu Duc Toan是這麼用身體說話的;邀請1991年轉往南台灣耕耘至今的資深劇場人卓明與他共同完成,卓明的腳板壓在他的腳背,他扣住卓明的腰,兩人緩緩走過中區的弧形甬道,兩人的身體如何彼此信任,是否感受到彼此觸碰的溫度,都變成一種稍縱即逝的感覺語言,而歷史的傳承從來經由人民的身體,跨越國族、地域,試圖抵達。從較高的平台一躍而下,墜至地面操練區,蔡子慶以背部匍匐,捉住不同國籍觀者,組合他們,擺成一座台灣新教堂,身體與地面在炎熱的日照下接觸、磨擦,滾燙出來的形象,以兼容多元人種的集合姿態,繼續質問國家、歷史的主體。

Iwan Wijono持香祭拜,邀請六位男性參與行為之前,他透過口譯者,說,在這具有歷史性的空間祭拜,曾有許多士兵因勝利性在這而死,但今天仍有許多人在這勝利性的世界生活(大意如此)。言畢,連同他一共七位裸著上身的男性,面向外,嘴咬著香,手臂彼此勾連成園,每個人不斷用力旋轉成集體暈眩。Iwan Wijono持香祭拜跟前的小沙丘,是前一位,Nopowan Sirivejkul做完行為時遺留的。他的臉曾埋在沙裡,當他在甬道中央激動地朗讀一首詩,然後移動到正對面那間營房,身體貼住門,大力敲擊幾下,便帶著斗笠,都在同一條直線上地往回走了幾步,抖落斗笠裡的沙,跪姿,呼吸。起身時,沙埋住他的臉,是哪裡的沙?農田的,戰場的,還是墓地的?沙埋了臉,仿如遁入無名面孔,我變成他們。

王楚禹在營門入口處,把衣服倒抽變成書衣,是薩依德的《東方學》(《東方主義》)。跪下,嘴咬著書,衣服因而遮蔽前方視線。王楚禹攀城牆而入,城牆是攻與守、殖民者與受殖者、槍砲與安居的邊界,他行走於邊界直到中區較高的平台,再度跪下,把書用力跟地上磨擦,文字如塵,書頁成屑,書的碎屑化是文字的死亡,死亡是唯一無法交換的象徵,是掏空自身的抵禦。張婷詠同樣行走於邊界,卻和王楚禹選擇的起點相對,從接近底部側邊一處露出小塊缺口的城牆,用瓦片(建築體的頹壞與修補)當作面具,自我遮蔽視線得更徹底,手握著一條線,垂懸著一塊小石頭,她靠著揮動線端,辨識路線與安全。歷史何其茫然,前方何其遙遠。劉南茜的測量學是死命要讓頭塞進手套,不對稱的尺度,個人的我,只能像劉運州在白鹽劃成的十字,自我吞撒彩色的鹽,彩色是傳統的消退,自我佈置出一張嘶吼、怪物般的臉孔,以自我退化、獸化,質疑進步。

喬晟旭站在中區平台,若往下俯瞰,即見人聲鼎沸的旗津海水浴場。他雙手蒙住臉,再打開,一再重覆這道步驟,每一次打開,表情都有微微的改變,譬如吐舌、噘嘴、微笑,於是他自我配置為一種介質,歷史抑或消費,關開即瞬間的轉換通道。關於歷史空間的消費化,Waldemar Tatarczuk極具幽默感地改變自拍神器的用途,他將自拍神器伸入並未開放的兵房拍照,除了一片漆黑也許什麼都拍不到,但他刻意伸進明明什麼也沒有的空間,本身就帶有將他者做為一種目的積極性,縱使那裡看似什麼也沒有,又或者,當他將做為現代影像娛樂工具的自拍神器伸入一個被現代消費化、觀光化的歷史空間,本身就存在著一種無法溝通的弔詭。

到最後一人完成行為,Mideo M.Cruz製作的那具替代移工形象,上半身是汽球下半身是女體的塑膠身體,仍然善盡職守地在砲台各處晃蕩,或悄悄參與他人的觀光,或等待他人靠近。高雄的工業城市形象與菲律賓廣大的外移勞動力在此嗡嗡疊合,廉價的塑膠,廉價的勞動所得,塑膠身體的晃蕩告訴觀者,在資本主義的全球化運作下,我們都很廉價。

這是《返身南島.國際行為藝術節》第三日展演,也是2012年「觀念劇場工作坊」(南島十八劇團與身體氣象館合辦)以來,卓明、王墨林與瓦旦塢瑪在南臺灣策動行為藝術活動的最大型集結,循此脈絡培養起來的台南行為藝術群部分藝術家,亦於《返身南島》之前先至深圳參加第十屆「谷雨行動」行為藝術節,之後亦會至新加坡參加行為藝術節,看來這些以南臺灣為區域、基地做為台灣參與主體的行為藝術國際連帶,將會持續熱烈下去。

附:該日展演序

1. Mideo M.Cruz(菲律賓)

2. Nopowan Sirivejkul(泰國)

3. Iwan Wijono(印尼)

4. 王楚禹(中國)

5. Waldemar Tatarczuk(波蘭)

6. 蔡子慶(台灣)

7. 劉南茜(中國)

8. 劉運州(台灣)

9. 喬晟旭(中國)

10. 張婷詠(台灣)

11. Vu Duc Toan(越南)

《返身南島.國際行為藝術節》

演出|
時間|2016/04/30 14:00
地點|旗後砲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