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懂現代音樂,與世界同步「新點子樂展:丹奈爾弦樂四重奏」
10月
14
2013
丹奈爾弦樂四重奏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14次瀏覽
陳士惠(特約評論人)

要聽到一場有水準的現代音樂會非常不容易,也極為珍貴。

好音樂應該沒有時間、地域之分,無論現代或古典,即使我們不完全明白作曲家的做法跟觀念,只要它合邏輯,而演奏者能很成功地呈現作曲家的意念,我們不得不暫時拋棄我們的成見,洗耳恭聽。

丹奈爾弦樂四重奏 (Ouatuor Danel) 9月28日的音樂會,就是如此一埸音樂會。從節目單上只有三首曲子,即知道這音樂會將與眾不同;而文化的交流與世界性,可以從四位比利時音樂家表演兩首英國及一首台灣作品看出。

節目由李維 (Reeves, 1974) 的《指狀體聚合》(2011) 開場。作品戲劇張力十足展現各種弦樂技巧,而演奏家也默契十足,遊刃有餘表現出作曲家的意向,讓聽眾大飽耳福,非常過癮。《指狀體聚合》令人想起去年底剛去世美國作曲家 Elliott Carter 的早期作品。可惜所有樂章呈現相似的特色 (每一樂章標題甚至是相同的描述),令人難以分辨、懷疑有不同樂章存在的必要。

楊聰賢 (1952) 的《弦樂四重奏》(2012) 為世界首演。這個標題 (和其他兩首曲子及大部分有敘述性標題的現代樂不同) 顯示了他對音樂的態度及其所受的影響:承襲了維也納第一、第二兩學派 (first and second Vienna Schools,貝多芬及荀伯克為其代表人物)謹慎交代處理音樂的傳統。相異於同場兩位英國作曲家,楊聰賢的音樂探討東方元素如何游離於西方音樂中(第二樂章尤其明顯)。《弦樂四重奏》精緻細膩,是一首有深度、份量,讓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葛朗吉 (Grange, 1956) 的《極暴之魅》(2011-2013)音樂呈現的意境就像它的標題一樣─尖鋭、強烈,表現作曲家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及激戰之後社會狀態的感受。十分可取的是,樂器色彩及表演技術是在彰顯音樂的結構,而不僅僅是在炫耀聲音及技巧。例如:樂器不同的音色成了區分不同樂章的重要元素─第一樂章以大提琴獨奏為主;第二樂章中提琴及第一小提琴的獨奏特別顯著;而笫四樂章小提琴/中提琴的二重奏,和大提琴/小提琴二重奏成了互補。

從許多現代音樂裡,你無法了解,為什麼它們離聽眾那麼遠,那麼難懂?難道,這是現代音樂唯一能表現的訊息嗎?

這三首曲子的共同性是改變了我們對現代音樂,只注重音效與實驗性的一貫想法。 它們介紹了美、英近年的趨勢─回歸到音樂基本的要素,以及對時間組合邏輯的尊重。我想聽眾聽到這三首曲子,應該有猶如美、英作曲家近年來如釋重負的感覺:終於可以再回去寫一些和聲與對位,再一次探討曲式結構、音樂美感存在的可能性。

這一場音樂會和「新點子樂展」的首兩場音樂會,所著重的方向截然不同,這是這一系列音樂會最值得喝采的地方─呈現了當代音樂各種不同的趨勢、方針。而在當今全球臉書的世界,這種多元性訊息的提供,對於聽眾、年輕作曲家猶如春雨般的滋養。

不管是在歐美或是台灣,舉辦一場有水準的現代音樂會,是絕對必要。現代音樂會,至少在我活動30餘年的美國,聽眾經常是寥寥無幾,甚至於有一次,只有25位聽眾到場;但,這25位聽眾卻是臥虎藏龍──有三位羅馬大獎得主,數位重量級的作曲家如:Elliott Carter。

今晚這場音樂會有七八成滿,也聚集了許多重量級的作曲家 (包括馬水龍)。台灣聽眾的文化水準,令人喜悅興奮。

我們不能輕看這一系列音樂會影響。著名的作曲家與指揮家Boulez在美國紐約愛樂、克里夫蘭交響樂團駐團時,不但訓練出一批能精準演出現代樂的音樂家, 也同時教育了一群廣大的聽眾及末來重要作曲家。這些成果當然不是立竿見影, 而是數年後才看得到。

今晚這一場,極有水準、極為珍貴的現代音樂會,令人難忘!丹奈爾弦樂四重奏除了音樂性豐富、技術無懈可擊外,最讓人敬佩的是,他們留給台灣觀眾一個專業演奏者應有的風範。

他們在演奏楊聰賢《弦樂四重奏》第二樂章時,第二小提琴突然斷了弦。在換弦之後,演奏家們不慌不忙自第二樂章從頭開始演奏 (而不是從斷的地方開始)。然而,在第五樂章接近結尾時,第一小提琴也斷了弦,演奏者居然用另一條弦把曲子演完。我很佩服、贊同他的應對方式,否則等他回後台換弦再接續演奏,將失去了曲子前面建立的張力,破壞了聆聽曲子的完整性。

而音樂會完畢後,在觀眾激烈叫好的情況下,丹奈爾弦樂四重奏再回到台上,演出的不是別的曲子,竟是楊聰賢的第二樂章!如此決定,我想當晚觀眾必定和我一樣,在心中高喊:這是 encore 中的 encore!

走出音樂廳時,天空正下着毛毛細雨,快速跳進計程車。今晚心情澎湃,一如兩天前聽到三位老外(維也納阿摩斯三重奏 Trio Amos) 演奏兩位台灣年輕作曲家作品的興奮!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
對我來說,「文化」其實更具體地指涉了一段現代性歷史生產過程中的歸類,而懂得如何歸類、如何安置的知識,也就是評論分析的能力,同時更是權力的新想像。
4月
11
2024
假如是來自京劇的動作術語,比如「朝天蹬」,至少還能從字面上揣摹動作的形象與能量:「腳往上方」,而且是高高的、狠狠用力的,用腳跟「蹬」的樣子。但若是源自法文的芭蕾術語,往往還有翻譯和文化的隔閡。
4月
03
2024
我們或許早已對「劇場是觀看的地方」(源自「theatrum」)、「object」作為物件與客體等分析習以為常,信手捻來皆是歐洲語系各種字詞借用、轉品與變形;但語言文字部並不是全然真空的符號,讓人乾乾淨淨地移植異鄉。每個字詞,都有它獨特的聲音、質地、情感與記憶。是這些細節成就了書寫的骨肉,不至有魂無體。
4月
03
2024
三齣戲串聯的遊走式劇場匯演《歡迎搭上蘭城漂浮巴士》。匯演總長度將近兩小時,幾乎繞行了羅東文化工場的整個戶外平面區域。雖然名為小戲節,卻擁有坐看魔術秀、漫步文化園區和歡唱遊覽車卡拉ok的多元體驗。各別規模較小,整體演出卻很豐富,頗有參加輕裝版豪華旅行團的樂趣。
10月
12
2023
于素貞透過操偶白素貞、投射許仙、扮演法海,來消化「妖種」所留下的創傷,最終拾回具備能動性的自己。于素貞不可能也不會因成為神通廣大的白素貞而解決問題。於是當于素貞最後唱完「只剩我一人」後,便默默將耳環取下,
8月
31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