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不準的「箭.行為」,展演原青藝文實踐困境「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2023年」
7月
13
2023
maya’a taboeh hayawan羅媛《‘a’ilo’ilo’ 雜亂無章或有章》(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2023年提供/攝影顏歸真)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741次瀏覽

文 施靜沂(專案評論人) 

2023年冉而山劇場主辦的花蓮行為藝術展演,首日於端午連續假期在花蓮cawi’靜浦部落太陽廣場,次日在壽豐水璉牛山呼庭展開。策展主題Kahemekan取自阿美語中令人興奮、驚嘆之意,是從母體文化出發的「行為」冒險。 

首日,20多組藝術家在搖鈴後開演,八分鐘後觀眾被帶往下一組的舞台場域;於此無「中場休息」,各項元素連結在地地景的演出中,觀眾也逐步貼近藝術家的心靈世界。顯然,無既定文本、唱腔的「行為」是自由度更高的藝術展演;但擁有偌大發揮空間的藝術家,如何跟觀眾呈現自己?如何透過身體語言的「行為」訴說攸關族群、性別、人際、傷痕的故事?觀眾是否「買單」(跟隨),又如何解讀(構)?頗值得玩味。 

蘿絲李.戈柏(RoseLee Goldberg)曾經提到:行為藝術蘊含「引人注意、透過對大眾呼籲並引起震驚,使人重新審視對藝術的看法、與文化的聯繫」之效【1】,但觀賞/看的路上,筆者更常對行為者.藝術家的「個人性」──以獨特(身體)語言表達、釋放的手法感到難忘、驚艷。 

行為者吸引注意之餘,帶我們前往何處?短短八分鐘展演,對滿身是傷的主體來說,似乎蔚為在土地.河海釋放與淨化的儀式;對想傳承母體文化、追求藝文職涯之人來說,又有怎樣的意涵呢?將開演之際,看著節目單以特殊字體強調「有與廣泛的社會聯結在一起嗎?」以及「這是『表現』的藝術」,讓人不禁戴上了這樣一副眼鏡,進到演出場域中。

射不中的箭:是守護文化的心,也是對「偷吃步」視線的抗議 

當眾人於廣場旁的涼亭納涼等待,演出悄悄展開。一如多數人踏出藝術之路的第一步常是默默地。擔綱開演、身穿米色服裝的賽夏族行為者maya’a taboeh hayawan羅媛,赤腳,將一個紅水桶抱在胸前,忘我行走於涼亭石椅上。大小水柱隨著她的步伐、呼吸,從各色可愛動物形狀的戲水玩具噴出;當她持續這樣的「遊戲」,走了幾圈,竟讓筆者想到那些在步行時梳理想法、靈感的時光。此刻,行為者似在呈現「創作是個人的事」、他人無從得知靈感之泉如何迸發的階段。

只見她陶醉優游於腦袋與心靈的工作,似乎也將成長記憶轉化為藝術創作的資本,讓人想起原住民藝術.文學常連結作家的部落文化生活記憶/技藝。當其逐一把戲水玩具用保鮮膜包好,分送給觀眾,或也表示想像力天馬行空的構思慢慢告一段落,接著她將面對社會的「現實」。 

當羅媛走下石椅,在涼亭拉弓;眾人也屏氣凝神關注「是否射中」?第一、第二支沒中⋯⋯人們好奇接下來會怎麼樣,彷彿現實中他人得知你沒考到高分、沒拿到理想工作時,圍觀者中有為你擔憂的,更不乏看好戲者。接下來,沒放棄「證明自己」的行為者縮短自己與箭靶的距離,再射一次,沒中;然後,再次自主地拉近和箭靶的距離……最後索性走上前,拔起射歪的箭插上箭靶紅心,也插在箭靶上方的藍色恐龍娃娃上,是釋放也是抗議。 

在羅媛強勢的「行為」中,戲水玩具或恐龍娃娃都令人想到童年時光曾對長大抱持嚮往;小時候大家都寫過「長大要當oo」的作文,但長大後的世界對原住民青年來說,似乎太複雜也不友善;除了語言文化消亡,藝文發展不易,整個社會對少數族群的偏見歧視,商業交易中各種怪異不合理的追求,在在讓人很難單純透過「努力瞄準」邁向「成功」。那麼,關乎前途的箭怎麼射出才是? 

於此焦灼中,行為者走上前把箭插上紅心的「偷吃步」,讓人連結到校園中,原住民學生的「加分」被視為「特權」的視線,甚至被嘻哈歌手寫進歌,引發歧視爭議!但羅媛手中的傳統弓箭也讓人想起原住民(獵人)文學「以筆為箭」,作家從為族群文化發聲的書寫「出道」的歷程,只是過往山林中獵捕動物的多為男性。「射不中」的箭,一方面讓人想到族群文化工作在重視「賺快錢」的當代社會,常很難有(奧運金牌那種)滿意成績,而透過自主拉近與箭靶距離的「行為」,則展演出創作者的作品「是否射中了」有時只有自己知道!因而,原住民藝術家的創作如何正中主體「紅心」?更蔚為此齣「行為」繞樑的餘韻。

「冰塊」.母體文化之美,非要蹉跎到消亡之際,才想體驗(了解)?

第三位登場的行為者Adirong阿緹蓉(周邦蓉),其文本相較於前述的「射箭」,簡單到近乎難以拆解,但又吻合「非池中藝術網」對她的介紹──「以更具直覺與想像力的創作形式,將人的情感與人際的互動關係,幻化成更簡約的抽象線條元素表現」。搖鈴聲響後,她在太陽廣場打開全聯就能買到的一包普通冰塊;此時近下午兩點。很快地,她開始分送冰塊給觀眾。起先多數人保持觀望,後來伸手拿了;但在來來回回的試探、伸縮間,那包冰塊約四分之一在還沒送出去就溶掉了。 

大熱天裡,手中握著宛若救贖的冰塊,跟隨阿緹蓉「以橡皮筋綁住冰塊」的指示,感受這個動作的不合理,並在跟隨下個指示:把冰塊排在地上時,腦中突然浮現關乎原住民文化傳承推廣的隱喻:當今國家政策致力於「本土化」,致力於挖掘這塊土地上的故事,但教育體制、整個社會面對原住民文化,似乎就像眼前觀眾群要伸不伸的手,蘊含濃濃的不確定感;但也就在種種猜測與來回中,耆老凋零,語言文化瀕危,能做的事越來越少;當不同位置的國人、研究者、政府官員嘗試以自身所學,框架象徵原住民文化藝術內涵的冰塊時,或許未曾發現這是多此一舉;因為若沒有在冰塊仍是冰塊時,好好感受過在大熱天蒙受救贖的感動,冰融之後,人們不僅什麼都做不了,似乎連消暑的感動都只能想像了。 

阿緹蓉的「行為」言簡意賅,少有多餘的話,如此表達或也蘊含了人際間價值觀的鴻溝,經常令人心累的一面;但分送出去的冰塊,還有烈陽下快速蒸發的一灘水,卻也像以「行為展演」作為守護文化的箭,盼打中觀眾們的心。

 

希巨.蘇飛Siki Sufin(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2023年提供/攝影顏歸真)

接續的阿美族藝術家Siki Sufin希巨.蘇飛,可說直白地以「行為」和阿緹蓉對話。兩年前在七七高地,Siki的演出也透過響亮的歌謠吟唱展開對原住民主體、創傷歷史的關懷反思。下午兩點的太陽廣場,藝術家領著兩名中、低年級男孩練唱傳統歌謠,表面上是再溫馨不過之──穿族服的耆老、孩子在部落海邊傳唱、學習文化與祭禮;但拉遠距離又發現,整個畫面是一大群觀眾圍著兩小一老,想努力「看出、聽出」他們Ho Hai Yan的歌聲中,有何值得欣賞學習的深刻。 

這個太陽廣場,也是十多年前強調打造原住民歌舞的「豐濱山海劇場」預定地。【2】在這個場域刻意單薄地呈現「原住民樂舞文化」,是否蔚為對國家政策致力發展「原住民歌舞」政績,卻不一定拿出魄力,讓原住民文化成為教育體系的內涵這點,提出一種抗議與反諷。即使2019年政院拍板,將建立完整的原住民教育體制,【3】將原民教育擴至全民,但在部落青年有許多北漂拚經濟時,大家還有多少信心?Siki的「行為」等於將對母體文化傳承的深深憂慮,埋藏在與小孩溫馨的互動與笑談裡。 

顛簸的路程.「太公釣魚」的心法:在藝文實踐「不被看好」之際如何守住? 

相較下,Awa劉于仙、Moli Ka’ti摩力.旮禾地與Sera Fangis Pacidal陳少石三人組的「行為」,則將在原民藝文工作一路上面臨的壓力與「不看好」,寫實具體地呈現。過去,Moli在行為或戲劇中常運用繩索與道具,找回因工傷失去的左腳,並證明自己毅力與能耐過人。此次,只見他面帶憂煩在紅色塑膠繩的綁縛與解套間,忙到無暇顧及他人,無論眼前觀眾或人在附近的太太Awa都和他沒有互動。 

然而,塑膠紅繩纏繞綁縛於行為者腰部附近,還是讓人想到阿美族男子服飾之兼具美觀與實用性質的腰帶;但塑膠繩的材質與Moli厭世的表情也讓人猜想,這是否在展演(原住民文化)藝術工作,素來在當代(華人)社會中顯得廉價、「恍若畫地自限的塑膠繩」。一方面,我們很難從Moli的「行為」參透與他和他的文化(腰帶)有何深層對話、難解糾結,但想起很久前Awa曾說,Moli格外擅長記憶與繪畫人臉,且現實中的確如此時,突然感受到,我們對於他人內在世界的認識,距離真正的「理解」經常還有一大段距離。 

擔任書店老闆娘的Awa,近期發起「續營緩緩書屋,活化台鐵老屋」連署。【4】她的表情流露出原住民藝文深耕工作的繁忙奔波,還要處理經營已久的書店空間遭逢存續危機的壓力。此次她仍如過往,運用熟悉的泥土做「行為」。 

當她親吻土地,純白的衣裙與臉龐便沾染塵埃,但歷經跌跤與重起後,她懷抱裝滿泥土的襁褓,趕上離開沙灘,登梯往太陽廣場移動的Moli。觀眾除了看見她的壓力,對愛情、文化的跟隨,「泥土襁褓」也呈現行為者對土地、文化的心意。顯然,她期盼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最美好的呈現與結局。 

此刻,另一位阿美族青年陳少石仍背著嶄新的竹背簍,凝重又悠然地在出海口「釣魚」;他的裝備是文化復振的成果,姿態則近似「太公」。他繼Awa之後,單獨又神聖地唱著阿美語歌謠,亦步亦趨「走出自己的路」,恍若一個人的革命。因而不禁讓人追問:原住民藝術文化實踐,勢必如此安靜又孤獨,宛如隱者,非得等到「伯樂」上門才不會被社會所埋沒嗎? 

後來,另一位阿美族行為者Tilo Totoy林恆智在海邊以傳統漁具展開「網魚.行為」。年紀輩分較長的他,短短8分鐘在傳統海域灑網、潛水、收網,以兩隻真實「漁獲」引起驚嘆之聲。但小小的「漁獲」和岸上一大群人的對比,也真實反映走傳統的路,勢必面臨「怎麼吃飽」,漁人如何不變成網中之魚、被海水淹沒?等問題。 

往後,我們的社會該如何從「心」認可,並紮實應用祖先的智慧呢?似乎,在要求獵獲更多漁獲前,海洋、土地、靈魂的滋養和「人與自然」關係的修補等基本面向,應是這個紮根的階段,不可忽視的「根本」! 


註解 
1、參考:維基百科及〈站上舞台:行為藝術是什麼〉
2、〈豐濱山海劇場 府會會勘預定地〉,《苦勞網》(2011)。
3、相關報導參見。  
4、〈報導:花蓮獨立書店緩緩書屋,期望續約且不再獨力承擔,與政府和台鐵一起活化老屋〉,《OPENBOOK 閱讀誌》。 

《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2023年》

演出|冉而山劇場
時間|2023/06/23 13:30-17:00
地點|花蓮靜浦部落太陽廣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當眾人於海風中共掀、共摺一塊帆布,遠遠看去也宛如「造浪」。當帆布對摺、平放在地,似乎又慢慢從「浪」轉變成通往未來的「路」。
7月
13
2023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對我來說,「文化」其實更具體地指涉了一段現代性歷史生產過程中的歸類,而懂得如何歸類、如何安置的知識,也就是評論分析的能力,同時更是權力的新想像。
4月
11
2024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
假如是來自京劇的動作術語,比如「朝天蹬」,至少還能從字面上揣摹動作的形象與能量:「腳往上方」,而且是高高的、狠狠用力的,用腳跟「蹬」的樣子。但若是源自法文的芭蕾術語,往往還有翻譯和文化的隔閡。
4月
03
2024
我們或許早已對「劇場是觀看的地方」(源自「theatrum」)、「object」作為物件與客體等分析習以為常,信手捻來皆是歐洲語系各種字詞借用、轉品與變形;但語言文字部並不是全然真空的符號,讓人乾乾淨淨地移植異鄉。每個字詞,都有它獨特的聲音、質地、情感與記憶。是這些細節成就了書寫的骨肉,不至有魂無體。
4月
03
2024
嚴格來說,《黑》並未超出既定的歷史再現,也因此沒有太多劇場性介入。儘管使用新的技術,但在劇場手法上並無更多突破,影像至多是忠於現實。就算沒有大銀幕的說書人,只剩語音也不會影響敘事,更何況每位觀眾的「體驗」還會受到其他人動線的干擾,整場下來似乎讓人聯想到國家人權博物館的導覽。但這並非技術本身的問題,更不是對題材沒興趣
3月
2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