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洲夜雨《浮洲現場-行動中的身體》
6月
20
2017
浮洲現場—行動中的身體(耳邊風工作站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42次瀏覽
吳思鋒(2017年度駐站評論人)

做為策畫團體替代地點方案的浮洲,就像它幾十年來夾在板橋和樹林車站之間的漂流身世一般,狹窄的街道、公寓年代的建築環境、工業時代的失落遺緒、合宜住宅的犧牲地,又因當天落雨,天黑之後行為啟程,增添了幾許寂寥,而在觀看諸種行為以後,落寞的詩意蔓延,不禁要讓人將《港都夜雨》改寫為《浮洲夜雨》。

究竟,行為藝術家如何在極短的時間內將自己的行為,不取寵地「地方化」,諸種行為中顯影的地方(浮洲),如何通過行為現場化地製造行動中的身體?這裡所指的「行動」可以/可能是什麼?當藝術家以行為顯影平常並未接觸的地方,在行為之中如何呈現倫理自身?包括,在「重新渴望地方」的整體趨向下,行為如何呈現關係的真實?

《浮洲現場》結束後兩週,我在台南遇見其中一位參演的行為藝術家張婷詠,等待有名的紅茶搖好之餘,她告訴我,她在浮洲尋找「什麼是讓身體超過負擔的」(大意如此),我不知道這是她步入浮洲當刻的自然感應,抑或從以前到現在她一向依循此原則做行為,但卻帶我回到那一天在浮洲,觀看她那件在巷弄路道的行為。當時,我很戲劇,很角色地聯想到不斷吸入粉塵的製造業工人:

她把椅子(在台南聽她說才知道,原來連雙線都顯得擁擠的路道兩側各劃了一條白線,有點像是人行道與車道的分隔線,聽說,這是里長很滿意的政績)放在路道靠一側,不影響行車的位置(這也決定了她不站在批判的立場),臀部壓住一根橫向的木條,木條上綁著一只裝有麵粉的塑膠袋,她迅速快起快坐,因為坐向、風向等因素,麵粉會向她自身撲來。她重複著,一次又一次,就像工人終日與機器、工廠為伍,不一定沒有意識到資本主義及異化,更像是深刻認識到生存終究先於生活,工廠就是一座集中營,自己已經變成機器。

在荒原藝術一樓咖啡館的空間,張婷詠與蔡蔡(蔡欣穎)合作了一件行為。兩人對坐,一手將半顆西瓜執於臉前,桌上放著好幾把餐刀,兩人用另一手,失去視線地觸握,將餐刀舉起,用力插向對方的西瓜,一把又一把地互插。然後,兩人臉部靠近,用力以插滿餐刀的西瓜互擠,刀柄與刀鋒,將兩半西瓜修復為一,而因互插、擠壓,流滲的汁液,卻是這件行為的註腳。承受西瓜、刀柄、刀鋒與對方施力的重量的臉,西瓜,刀柄與刀鋒,是這個關係中的三個層次,可是每一個層次的施力、靠近或互擠,其實銳利的一面都指向自己,在不同層次的施力的權衡,或許才是一種現場,一種「力」的現場,很激烈,可也具有理性。

於是乎,柳郁豪在回收場發給觀眾杯水,卻又不是發給每一位觀眾,發完後也沒有任何示意,就只是逕自把剩下的杯水一一喝完,然後接著把身後的桶水一飲而盡,看似要與觀眾「交換」其實相反的狀態,(所謂的在地性)是多麼脆弱又真誠。我也不會忘了在這座里長與里民共同維持的小回收場,在白瑩行為的結尾,同時也是蔡蔡行為的起始,盛裝雨水的炒鍋在桌面上晃動,沒有瓦斯爐(支撐的結構),沒有火(失去生活的激情),只有無盡的漂泊,落寞的詩意。

回收場前,里長的家。白瑩行為的起始。她透過里播音系統,讀唸一封從里民提供,重組、改寫過,充滿漂流、勞動、移動與愛情的信。這是浮洲的抒情,地方的抒情。有人發現,對面公寓有女人走到陽台,聆聽,後來也聽里長說,有里民來抱怨太吵。起源於同一件行為的兩者,不正說明了,地方之愛是怎麼樣的脆弱與美好。

《浮洲現場-行動中的身體》

演出|耳邊風工作站(策畫)
時間|2017/05/19 19:30
地點|荒原藝術及所在鄰里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