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勞動者的眾生相《窮人的呼聲 Cry of the Poor》
12月
28
2017
窮人的呼聲(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69次瀏覽
徐耀璇(社會人士)

近年因新南向政策,台灣社會開始有更多機會接觸東南亞的文化,資源的挹注幫助我們更能了解地理上明明不遠,而文化上卻沒那麼熟識的國家。然而,百花盛開的文化交流,展現柔軟而歡愉的嘉年華後,我們真的能明白同理多少?為什麼一位來自東南亞的母親要到異地,照顧根本不認識的「家人」。透過舞蹈、歌唱、食物展等嘉年華式的敘事手法並沒有辦法完整揭露六十萬東南亞移工的眾生相,而《窮人的呼聲 Cry of the Poor》勇敢地翻開全球化分工之下,移工之所以成為移工的命運生死簿。

《窮人的呼聲 》聚焦在一群菲律賓移工的生命經歷上。劇中除了必要的資方角色為台藉演員(汪英達、黃馨儀飾),其他二十五位清一色是菲律賓藉的演員。故事分成三幕:第一幕回到過去講述移工還在家鄉時以種稻為生,後來自己的土地被跨國企業看上,資方希望租下農民的田地,改作有經濟效益的香蕉。農民眼看原本的稻作產值也養不活一個家,只好出租賭上一把。一瞬間農民通通變成自己土地的奴隸,幫企業種植經濟作物。面對壟斷市場的資方,在地農民根本沒有談判薪資的條件。於是,這群農民起了念頭想要改寫命運,決定到馬尼拉找工作機會,劇情轉到第二幕。第二幕錯落在數個勞動的場景,例如:建築工人零工不穩定、色情酒吧的舞者被警方逮捕、保全的薪水沒有辦法按時拿到、櫃姐偷了客人的手機因為小孩發燒沒錢看醫生。上述場景證實貧窮的困境即使到了馬尼拉仍然沒有辦法突破,小人物到大城市就能賺到錢的夢碎了,他們仍不放棄地再拼起來,這些來到城市的菲律賓人們,決心要出國工作,給家人一個更好的未來,於是他們前往人生的下一站:台灣。

第三幕再現兩種菲律賓移工來台灣最常擔任的工作,一個是漁工,另一個是家庭看護。關於漁工,台灣遠洋漁業的成績在全世界是數一數二的亮眼,為台灣每年帶來上百億的產值,如此輝煌的戰果背後是靠著多數移工支撐的。《窮人的呼聲 》並不是要呈現一個漁業「冷知識」,而是要揭露這群移工的台灣夢。這一景一開始,便聽到船長大聲的對著船上的漁工喊話,要他們動作快,少偷懶。接著當漁工開始工作時,船長時不時的喊「快一點快一點」、「幹你娘」等命令與粗話展現無法撼動的權威。曾經有一位當過漁工的菲律賓朋友跟筆者說過,在船上的時候幾乎沒有辦法好好睡覺,要一趟遠洋捕魚後,上岸才能好好休息,有一次他們撐不住了,跟船長反應,船長的回覆竟然是:「你來台灣是來工作的,不是休息。」這樣的立場同時也反應在本劇之中,其中有一位漁工受不了船長惡意勞動,提出要換雇主,船長卻說捕魚到哪裡都一樣,還威脅該名漁工可以去跟仲介說,想偷懶的人乾脆回家。最後,這群漁工繼續反覆的工作,再也沒有出聲。另一場景到了家中,飾演菲律賓幫傭的演員,在左右舞台來回奔波,以滿足阿公與女主人的要求。一個人的吩咐還沒做完下一個人已經在催了,最後幫傭累倒在場中,結束這一齣戲,沒有人知道她會不會再站起來。這群勞動者長期噤聲的嘶吼在那一刻釋放,再也不能充耳不聞,迴盪在台上台下。

本齣作品很誠實卻不暴力的呈現國家內部與國家之間,對勞動者的壓迫議題,可以見證田野資料厚實的底蘊,與演職人員用戲劇形式對抗社會體系中的巨獸的堅毅。難能可貴的地方在於,菲律賓藉的演員實際上是桃園市群眾服務協會庇護中心底下曾受到不當勞動的待業移工,他們所演的戲,就是他們真實人生的縮影。製作單位「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今年花了長達九個月的時間與移工進行戲劇培訓,以戲劇的方式凝聚身處異鄉的他們,爬梳他們勞動歷程的生命故事,成為本齣戲的劇本基底。這齣戲沒有由台灣劇場演員代為演出,而是花了更長的製作期,讓移工準備好用戲劇的形式為自己發聲。來來去去總共有七十多名移工參與此次演出計畫,有的人在期間找到工作而無法參與演出,不過他們的故事卻被寫進了劇本。《窮人的呼聲》扭轉目前論及東南亞移工議題多仍以台灣為主體作為論述的侷限,這齣戲故事是屬於移工的,訴求是屬於他們的,話語權是屬於他們的。

最後或許我們沒有能力改寫命運生死簿,不過個人所能努力的,可以套一句演員回饋給觀眾的話,共勉之:「Treat us as good workers because we ARE good workers, not slaves.」(請對待我們如同你所珍惜的優秀員工,因為我們就是優秀的員工,不是奴隸。)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