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回顧—評論篇】我們都寂寞——從港澳回看台灣劇場現今評論環境發展
1月
08
2014
大世界娛樂場(關渡藝術節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00次瀏覽
薛西(2013.2014年度駐站評論人)

1、香港、澳門劇場評論環境發展的參與及觀察

在學界一如既往的華文戲劇節之外,這四、五年,台港澳三地最自然的民間劇評交流,都發生在澳門與香港。比如澳門,澳門城市藝穗從2009年恢復的駐節藝評人計畫,由劇場文化學會籌畫,好幾年都與每週看戲俱樂部合作,台灣評論人連續待上一星期或半個月,走路看戲寫戲,香港IATC(國際演藝家評論協會香港分會)負責組織的香港評論群,每逢周末都有不同的評論人搭船而來,也有來自上海的評論人。藝穗期間,規劃包括總結講座在內的多場座談,公開或非公開,還有不在規劃內的,那是每晚評論人各自跑場以後共聚夜宵時分,葷素不拘地抬槓。依然是澳門劇場文化學會,他們從去年開辦「升評運動:劇場評論培訓升級」計畫(註一),謝東寧、林乃文等人都受邀主持工作坊,接著進入海內外實戰演練,在澳門藝術節、台北藝穗節等場合,奔走看戲,回到住處還要被催稿,從三百字逐步發展至千字。

至於香港,或許因為香港演藝學院未設評論組別,加上香港人從「借來的時間」到「五十年不變」對於主體性的長久焦慮,以及英殖歷史帶來的文化研究風氣,翻看IATC過往出版品(註二),以及與該組織長期友好的幾位香港劇評人,在華文戲劇節及各類媒體發表的文章,總能強烈感覺到他們樂於承擔起本土劇場歷史爬梳的任務,例如他們研究出版過《香港戲劇史個案研探:女性與劇場-香港實踐初探》、《瘋祭圖譜-何應豐的完全劇場觀》等書,甚至出了一本厚重的《香港戲劇評論選(1960-1999)》。在這個只剩高與快、金融與地產的島嶼城市,竟然有這一撮人願意長期埋首於這些無趣又沒賣點、報酬肯定買不起房的事,怎能不令人動容。

令我驚訝的是,除專業藝術組織外,竟然也有不少由表演團體發起的研討場合,例如PIP劇場組合與香港藝術中心於2006年舉辦「當代表演藝術研討會-華文戲劇的走向與未來」,後來輯成《消費時代的表演藝術》一書,資深評論人耿一偉、王墨林、于善祿都受邀發表。前進進戲劇工作坊甫於去年十二月舉辦的「文本與劇場:21世紀發展趨勢劇場研討會議」也令人印象深刻,八位海外講者裡,具有台灣身分的就佔了一半,包括學者林冠吾、楊莉莉、耿一偉,以及劇本創作者簡莉穎。最印象深刻的地方在於這場一日的研討會只是當週以「新文本(New Writing)」為主軸的其中一個項目,另外還有讀劇沙龍、導演工作坊、講座。再進一步說,這一週的相關劇場活動,只是前進進「新文本運動2012 – 2014」(註三)的一次小結。

記得那天我在現場,聽著台上英語廣東話普通話交雜的談論,聽著香港評論人從發表題目裡煥發的,對「本土轉譯」移植脈絡的注意,那是石與石即將擦摩生火的瞬間,評論人的激情是藏在文字,以及往往聽來語氣淡薄的話語裡的。

至於刊物,澳門劇場文化學會的《劇場.閱讀》季刊是澳門唯一的劇場刊物,每期發行量最大部分擺放在台灣各地,他們最早從自費創辦到近年稍有補助,不只表述澳門,也盡收兩岸三地劇評。香港的IATC,官網本身就是非常豐富的香港當代劇場評論媒體,亦不定期發行《藝訊(Artism)》。

2、當下與累積,關閉與打開--回看台灣劇場現今劇場評論環境發展

看到許多評論人與創作者在香港、澳門現身,不得不想,在台灣的我們,恐怕很少以等高的視線看待港澳。香港劇碼除了林奕華與進念二十面體的作品之外大概都乏人問津(帶作品來過的甄詠蓓、鄧樹榮、陳炳釗都是香港劇場的重要創作者啊),大抵也沒有多少人知道在澳門橫跨九零、千禧迄今,創作過諸多回應空間、回應時代的環境劇場的石頭公社,前年底在牯嶺街小劇場演出過《凝視流動》。也不會有太多人知道,澳門藝術團體足跡於去年十月在關渡藝術節演出《大世界娛樂場》之前,2009年就自費來到已逝的再現劇團藝術工場演出《咖哩骨遊記》。他們創作的親子偶劇,這幾年在台東、高雄、桃園等縣市都公開展演過。

的確,台灣有的更多;表演藝術評論台、《artplus(TW)》、台新的「Artalks」、《牯嶺街小劇場文化報》、每週看戲俱樂部,《PAR表演藝術》雜誌,舞蹈評論刊物《BINDO》(註四),若把報導、採訪、評論、專家推薦等形式都納入,還可加上平面刊物如《The Big Issue》、《熟年誌》等,網路媒體如藝文費斯簿、「MOT TIMES」等,坊間亦時有舉辦表演藝術相關講座。坦白說,「劇場被書寫」的介面擴大了很多。最重要的是,相比港澳,每年我們還有許多從「學院」培養出來的評論者、研究者。

然而,從參與、觀察港澳的劇評發展回看台灣,感受最深的是我們缺少「組織」,學院固然有學生從事研究、發表論文,但與劇場評論仍有著格式、文法的不同。環顧既有的類似組織,一是中華戲劇學會,偏學術,是兩年一度華文戲劇節的台灣代表。二是2005年成立的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註五),理事長為李立亨、秘書長為耿一偉,可是迄今不知發展什麼業務,當初使用的Blog,最新消息停留於2006年7月20日。

此外,雖然現在劇場訊息露出的相關媒體變多,表演團體也會運用座談等方式與觀眾接觸,但因為多數是為了宣傳新作,相對較不會去談深刻的劇場美學,就長遠來說,也有其危機,因為劇場環境的孕育不是「當下」的,一名創作者究竟用什麼態度、方法生產他的作品,是需要發出聲音,也需要被記述、被評論的,點連成線線織成面,如此一來劇場歷史才能累積。但若只注意「當下」的宣傳,一來有「只顧著看觀眾」忘了「也要看作品」(創作者的首要注視對象,從「作品」轉移到「觀眾」,可能是台灣劇場二十年前後創作環境上的差別之一),就算票房滿座,數年以後自己的作品也只是被淹沒資訊洪流之中(當然,清楚自己要的是「市場」的創作者,不在此列),就像每日超量覆蓋的臉書塗鴉。

這一年,和朋友談到評論時,我有時會開玩笑說,其實台灣根本沒人在看評論,創作者可能把你當敵人,有些觀眾認為你嚴苛,該用鼓勵代替批評。總之,把作品打正分的評論,團體就轉貼、拿去當成果,打負分的就當沒看見。這個環境,大家還是都看創作者,看作品。

實情是,每一篇評論都反映寫作者自身的累積,一如創作者不為討好觀眾而做,評論人也不是為了觀眾這在演什麼而把情節重述一遍。想來,理想中的評論,並非為了針對創作者「這一個作品」去寫,而是為了創作者「下一個作品」提出備忘。

或者,一如評論人在演出之後書寫,創作者也可以在評論台頁面留言,讓彼此打開各自本來不自知的侷限,也許結果仍舊不能對焦,但也有可能會成為下一次再對話的基礎,何必強求一步到位。畢竟沒有人會因為討厭劇場而去做與劇場相關的工作,包括你我都是。坦白說,相比文學、視覺藝術、電影圈,劇場圈對作品、藝文環境、文化政策的討論、對話都薄弱很多,這些事情都不是哪一個人可以獨立完成的。

實情是,我無意比較創作者或評論人在這座落邊緣的劇場誰比較寂寞,因為,我們都寂寞。

註一:「升評運動:劇場評論培訓升級」計畫包括當代劇場專題研習班、評論空間現況、轉向與延伸座談會、本地實踐+海外挑戰。詳情可參見:https://www.facebook.com/Criticsproject。

註二:國際演藝家評論協會香港分會(IATC)於1992年成立,致力推動藝術評論、舉辦各類藝評活動,出版刊物,並參與國際會議及海外交流計畫,詳請可參見:http://www.iatc.com.hk/。

註三:「新文本運動2012 – 2014」是項結合創作演出、劇本翻譯、表演研究、教育推廣的戲劇藝術計畫,

設有香港首個以新文本為主題的表演藝術平台「新文本資料庫」,網址:http://www.newwritinghk.net/。

註四:「BINDO」是一群充滿熱血的舞蹈青年所創立的討論平台,2009年創刊《BINDO翻桌報》,網址:http://bindo.pixnet.net/。

註五:按網路資料顯示,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於2005年11月9日核准成立,發起人為杜秀娟,網址:http://mypaper.pchome.com.tw/iatctaiwan/。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