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欄目
長度
專題

整體元素相當龐大複雜,文學家與其創作的角色、搬演的真實與虛構、反抗者的精神與生命、劇場行動的可能性…,結果很不幸的是,導演似乎無法整合駕馭本劇,破碎的片段場景將整件事越說越沈重,無法引領觀眾認識創作者對於此座迷宮的詮釋。(謝東寧)
11月
05
2012
演員的表現相當精彩,五位演員同時要搬演不同角色,尤其三位歌隊演員(陳祈伶、詹慧玲、方岫嵐),幾乎不下場地在舞台上同時擔任講述故事、烘托氛圍、角色扮演等等複合性的功能,尤其最困難的轉換銜接部份,導演卻處理得自然流暢、毫無唐突之處,相當精采。而兩位主要演員陳柏廷、王榆丹,沈穩內斂但不失激情的表現,讓觀眾能夠進入角色複雜的內在情緒。(謝東寧)
6月
11
2012
整體來說,所有元素都要而不繁地到位,表演沉穩,劇力凝聚,頗具可看性;雖然陳述事件遙遠,但死亡彌撒的氣氛,庶幾直觸劇場本質;讓人不禁想起戲劇學者雷曼(Hans-Thies Lehmann)說的:「劇場的發源地本是墓地」,「劇場藝術的核心在於死亡彌撒」。(林乃文)
6月
11
2012
這是三部創作,也是一個演出。在八十分鐘的時間裡,身體試圖用多種語言與我們對話。這樣多元的邏輯,也打破身心的二元對立。事實上,在「身體平台」看到的不只是身體,而是整體,包括聲音、空間、燈光,當然,也包括意義。三部作品的空間與燈光使用非常細膩,更加突顯各個創作的結構策略。( 陳佾均)
3月
05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