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同與追尋《Pulima藝術獎新秀》
12月
02
2016
安坡碇樂文化藝術團(Pulima藝術獎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99次瀏覽
陳信祥(自由音樂人)

新秀藝術家以「傳統的未來、未來的傳統」為演藝主軸切入,目的是要讓觀眾感受到文化傳統的未來性,以及創新發展裡還保有傳統的脈絡,筆者觀看的兩場新秀表演,八位藝術家作品中感受他們對於傳統有份特殊情感,且源源不絕地活力和熱忱持續湧現。

「2016Pulima藝術節」首次推出「表演藝術新秀徵件」,以「個人生命經驗」為創作題材,環扣「2016Pulima藝術節」主題「o loma no adingo靈魂的所在」,提出實驗性、創新性、跨領域之作品,聚焦當今原住民青年創作者如何理解與感知現世處境,回朔祖先的文化智慧,經由創造產生藝術。【1】

第一場的表演者已撰文介紹(環境裡的原力《Pulima藝術獎新秀》文章,刊於表演藝術評論台),在此就不加贅述。八組團體中,安坡碇樂班文化藝術團《榮譽》是唯一的傳統表演,他們歌唱著他們的母語,跳著他們代表慶典的舞蹈,筆者雖無法理解其中歌詞、舞蹈含意,但嘹亮的歌聲總會讓我神情舒爽,同歡舞蹈也讓肢體不知覺地踏起拍子;大家戴著象徵個人在世的榮譽的百合及頭飾,歌唱方式是用獨唱引領出大合唱,遼闊的聲線彷彿於山中迴響,齊唱時讓畫面更清晰,大家歌唱時,使勁全身的力量,就算赤腳踩踏大理石地面,還是能發出震耳欲聾之聲響,熱血沸騰。可惜之處,整體作品是有劇情脈絡,但團員們脫離歌唱和舞蹈之後,其餘時間並未加任何情緒,也因反差太大,讓我對於劇情有一頭霧水的感覺。

謝皓成《祖靈的眼睛》將原民的音樂數位化,結合原民樂器口簧琴和笛等,創作出十分特殊的音響效果,曲調因融入流行元素及和弦,多了份親近感,而節奏除了原民基本節奏外,另外附加多樣地、複雜的節奏變化,讓戰爭場面更浩大,尤其慢板旋律使用帶有些許氣音的原民之笛子,搭配西洋弦樂器,這種東西方樂器結合,令人驚豔。不過口簧琴的音色十分特殊,在片段時搶盡所有樂器的風采,無法專注聽到主旋律的行進;而管樂器加裝麥克風,弦樂器則無,主奏音響音量又壓過樂團,故在音量平衡拿捏似乎需要再調配。同樣也是音樂類的章瑋倫《源》,為了追尋記憶中那海水聲、山林鳥獸聲,運用多種樂器,如擬真海潮聲的桶子、或者是甩晃出風聲的塑膠管等,逼真的製作出大自然的聲音,不僅心平靜和,也開始思考成長於都市多年,有多久沒聽見類似這樣的聲響,也藉此作品傳達環境保護的概念。

鴻狄《半個故事》,述說著因為社會變遷,讓她與她的文化漸行漸遠,藉由緬懷長輩,找尋出真實自我。看著作品前導文字寫著:「每個人的故事對於他人都是半個故事,所有人都是個體的別人。」【2】如此迷人的文字,對於作品自然產生期待;從觀眾群中,突然唱出來自長輩教唱的歌謠,慢慢地述說出,說母語的她於社會上宛如弱勢團體,最後在追尋自我過程中,才發現讓她重拾自我、建立自信,一直都是回憶中長輩的歌聲及臉龐;用親人作為題材情感投射十分具體,但也深怕情緒灌注太多會有媚俗情況,鴻狄平衡拿捏有條有理,序章口氣平靜,尋根過程的起伏,直到最後淡淡地哀傷、懷念,情緒高漲時也設計演員發問,將氣氛轉換,並將回憶中的畫面和歌聲,用影像播放,與在場觀眾分享半個故事,並去觸動別人的故事。

在觀看過程中,筆者內心突然浮現一個疑問?這些新秀作品如果將原住民色彩拋開,試問還剩下多少個人風格在作品中,雖然尾聲早已fade out,但疑問卻fade in,久久不散。八組優異新秀,八組各自具魅力的作品,更因創作優秀,不免對他們有著更多的期許。今年Pulima藝術總監蘇達,於會後述說:「沒有『原住民』的詞彙,因為大家都是站在同一塊土地上(台灣),本來就不分你我他」,相信在場的觀眾,日後必定會用一樣的眼光去檢視他們,期望新秀們能持續展現才華、創意,創作出不僅僅只有原民色彩的作品,而是超越傳統精神,開創新的里程碑,讓全世界的人都看見。

註釋

1、Pulima藝術節介紹手冊,41頁

2、Pulima藝術節介紹手冊,52頁

《Pulima藝術獎新秀》

演出|安坡碇樂班文化藝術團 / 謝皓成 / 鴻狄 / 章瑋倫
時間|2016/ 11/ 20 14:00
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1樓入口處及大廳,地下室大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突破舞台限制的「環境劇場」,自然有它的好壞區別,如《一個人,一群人》在挑高入口處演唱,建築殘響和回聲,讓原聲添增潤飾感和遼闊感。 (陳信祥)
11月
25
2016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
對我來說,「文化」其實更具體地指涉了一段現代性歷史生產過程中的歸類,而懂得如何歸類、如何安置的知識,也就是評論分析的能力,同時更是權力的新想像。
4月
11
2024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
假如是來自京劇的動作術語,比如「朝天蹬」,至少還能從字面上揣摹動作的形象與能量:「腳往上方」,而且是高高的、狠狠用力的,用腳跟「蹬」的樣子。但若是源自法文的芭蕾術語,往往還有翻譯和文化的隔閡。
4月
03
2024
我們或許早已對「劇場是觀看的地方」(源自「theatrum」)、「object」作為物件與客體等分析習以為常,信手捻來皆是歐洲語系各種字詞借用、轉品與變形;但語言文字部並不是全然真空的符號,讓人乾乾淨淨地移植異鄉。每個字詞,都有它獨特的聲音、質地、情感與記憶。是這些細節成就了書寫的骨肉,不至有魂無體。
4月
03
2024
嚴格來說,《黑》並未超出既定的歷史再現,也因此沒有太多劇場性介入。儘管使用新的技術,但在劇場手法上並無更多突破,影像至多是忠於現實。就算沒有大銀幕的說書人,只剩語音也不會影響敘事,更何況每位觀眾的「體驗」還會受到其他人動線的干擾,整場下來似乎讓人聯想到國家人權博物館的導覽。但這並非技術本身的問題,更不是對題材沒興趣
3月
2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