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裡的原力《Pulima藝術獎新秀》
11月
25
2016
Pulima藝術獎新秀(Pulima藝術節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76次瀏覽
陳信祥(自由撰稿人)

「環境」對於藝術而言,就像雙面刃,使用得宜,不僅加分且讓人印象深刻,但若無充分發揮,可能還會割傷自己;「藝術」屬於抽象體,觀眾很容易因自我觀點落入正反兩面,甚至只剩單面向解讀,在「環境劇場」裡,表演者不僅要忙於詮釋作品外,還要顧及是否有無融入環境,才不至於讓作品走味太多,實屬不容易。

「2016Pulima藝術節」首次推出「表演藝術新秀徵件」,以「個人生命經驗」為創作題材,環扣「2016Pulima藝術節」主題「o loma no adingo靈魂的所在」,提出實驗性、創新性、跨領域之作品,聚焦當今原住民青年創作者如何理解與感知現世處境,回溯祖先的文化智慧,經由創造產生藝術。【1】

此次得獎的新秀,能從中感受出,源源不絕的才氣和熱力,如蘇瓦那‧恩木伊‧奇拉雅善與CMO樂團《一個人,一群人》敲打出自身熱情,更唱出一群人的活力;陳珊珊《土地Sra》,虛幻漂泊的音樂,讓雲霧繚繞的古調穿梭其中,總讓人置身於深山處;陳彥斌《SI,口乞口乞,KAEN》於一張餐桌上,呈現令人噴飯的原住民趣事,也用演員的反差對比諷刺餐桌上的一切;年輕舞者高旻辰《鷹》,將自己幻化成鷹,從嘗試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展翅方式,翱翔天際。

四部作品分別於高雄美術館的一樓入口處及大廳和地下室大廳演出,屬於「環境劇場」。突破舞台限制的「環境劇場」,自然有它的好壞區別,如《一個人,一群人》在挑高入口處演唱,建築殘響和回聲,讓原聲添增潤飾感和遼闊感,且在人潮處演奏,更顯熱鬧,不過或許是演出者和觀眾零距離,感覺群舞肢體,略顯僵硬、放不開。《土地Sra》,樂團奏響迷幻、奔跑的樂音,只聽見陳珊珊低頭持續演唱古語,那聽似不規則地唸唱詞,意外地能觸動人心,因位處大廳偏暗的角落,讓迷幻古調更多份情調,陳珊珊最後抓了把泥土種下一顆果實,有扎根意味。

《SI,口乞口乞,KAEN》演員隨興的從人群、大廳二樓處等地現身,製造意外驚喜,觀眾也隨性圍繞著餐桌,清楚看見反差角色的表情變化,劇情中四位男性大開原住民的趣事,如藥酒添加牛奶取名〝初戀〞、喝酒就要大聲歌唱等,他們越多話,心情就越愉快,而盤子裡更是食物一掃而空,對比另一沉默的女士,面對滿滿的食物,毫無任何動作,或許是在諷刺人們歡樂時,幾乎都是不顧旁人感受的,甚至排擠少數人;場地空曠緣故,演員的台詞有咬字模糊不清狀況,對於我而言,聽得十分吃力。

《鷹》舞者展現雛鳥型態,努力於電風扇前,學習飛翔,舉步維艱,到最後展開手臂(雙翼),並踏上另兩位舞者的肩,來回穿梭,展翅高飛,但地下室大廳地板有別於劇場地膠地板,舞者的肢體被限制,以致些許詮釋意象無法第一時間接收到。

「2016Pulima藝術節」新秀獎作品,內容表現可圈可點,但每人要在短暫的十五分鐘內,於少了舞台、音響、燈光等變化之場地,並將周遭環境融入作品中,似乎還沒有那麼得心應手,這或許也是需要經驗的累績。但從他們的作品感受到那股原民的熱情及活力,這些阻礙應該也不過是暫時性,相信下次再看到作品時,會更加的成熟。

註釋

1 、Pulima藝術節介紹手冊,頁41。

《Pulima藝術獎新秀》

演出|蘇瓦那‧恩木伊‧奇拉雅善與CMO樂團 / 陳珊珊 / 陳彥斌 / 高旻辰
時間|2016/ 11/ 13 14:00
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一樓入口處 / 大廳 / 地下室大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說母語的她於社會上宛如弱勢團體,最後在追尋自我過程中,才發現讓她重拾自我、建立自信,一直都是回憶中長輩的歌聲及臉龐;用親人作為題材情感投射十分具體。(陳信祥)
12月
02
2016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