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想像,現代召喚《蛇郎君》
8月
09
2018
蛇郎君(大錢口技實驗室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48次瀏覽
黃馨儀(專案評論人)

大錢口技實驗室在「華山親子表藝節」的邀請下,以何敬堯的《妖怪台灣》中的〈蛇郎君〉為底本、口技為主要表演形式,結合了獨立音樂人日亰江羽人與劇場編導李憶銖,多層次的發展出了適合大人與小孩體驗與觀賞的《蛇郎君》。

「口技」著重在聽覺的模仿與開展,演出中口技表演者錢君銜(大錢)一人囊括扮演全劇角色,同時也是各色蟲鳴鳥叫、自然聲與都市聲,一張嘴即幻化出一個宇宙,引領著觀者進入台灣傳說的故事脈絡。從看不見的聽覺下手,以口技帶來的聽覺開展聯想、激發想像,《蛇郎君》搭上日京江羽人的現場音樂,更進一層豐厚了聲音的可能,將直接的單一聲音,串化成更完整的節奏與音樂,亦綿延了故事中的情感。有趣的是,日京江羽人的音樂創作,不只是旋律上,也常帶有歌詞,在蛇郎君的情節上另成文本,尤其代表了角色心情。

對應到聽覺的想像性,戲劇雖然作為「看見」的展演形式,編導李憶銖卻選擇了「看見以外」的可能,讓想像力繼續延伸。《蛇郎君》的舞台極為簡單,除了音樂創作所需的設備和控台外,只有大錢角色轉換、並且作為部分場景光影投幕的白色更衣間,以及不同材質的垂管、呼拉圈、塑膠網、掃把柄搭配上塑膠繩形成的「馬鞭」配置在空間中。這些布景媒材全來自日常生活,非天然材質卻跟著故事不斷轉換形貌:塑膠網拉出則是蛇郎君的頭和身體、垂管則是變換的竹林、呼拉圈或許是襯托主角的背框,也可以是讓三妹跌落的古井。隨著想像力,物件被變化挪用,同時也打破了直接觀看的方式。如此的轉換與打破,如同口技的模擬與切換,所以一人可以成為多角,亦同時展現了《蛇郎君》傳說故事中不斷出現的形體變化:蛇郎君為蛇也為人,亦可化為蜜蜂;三妹死後幻化成青鳥、竹子、紅龜粿,又再為人。如此設計讓傳說的荒誕藉由劇場的想像成為某種真實。

聲音與物件的轉化變異,亦對應到〈蛇郎君〉在台灣民間因應族群融合與傳統倫理而產生的文本變異。〈蛇郎君〉結合了閩南的習俗與原住民族對蛇的想像,並有趣的以女主角三妹的歷程為主軸,使得蛇郎君的樣貌不那麼清楚,卻也因此帶來投射的可能。【1】〈蛇郎君〉的故事與時俱進而有多種版本,此次演出更將情節延伸到現代,從街頭藝人賣藝開始,因為青鳥的求援和詛咒威脅,進到了蛇郎君的世界:三妹爸爸誤入蛇郎君的花園摘採給女兒的花朵,被蛇郎君威脅而得將一個女兒嫁給他。之後蛇郎君化為蜜蜂前往試探,最後選了善良的三妹作妻子(劇中扣合表演形式讓蛇郎君與三妹因音樂相戀)。然因大姊發現蛇郎君的財富,心生貪念引誘謀害三妹落入深井中,並且假扮三妹留在蛇郎君身邊。之後三妹向上天許願再見郎君一面,化為青鳥,對蛇郎君訴情衷,卻又不幸被大姊吃掉、殘骸化為青竹,在焚燒後化為紅龜粿。最後,因為大姊貪吃紅龜粿,噎著了想喝水而亦落入井中,具足了因果報應。【2】

劇場版的改編中,由現在的時間點為起始,將目標觀眾(孩子)帶入了聲音的世界當中,並以聲音為主要的互動模式:配合演唱、聽音聯想辨物、上台參與情境錄製、彈指與快速拍腿營造救援的雨聲,以不同方式帶領孩子發現聲音的各種可能。也因為以現代的情境消化了故事,所以孩子能很快地在虛實之間跟隨互動,並且過於入戲的上演了「紅龜粿」保衛戰,真心不想壞大姊拿到三妹的靈魂而全場飛奔。《蛇郎君》在表演上不刻意成為兒童,藉由聲音與想像的無限,讓大人小孩都參與其中,也讓觀者看見了孩子在理解上遠比大人以為的還要多。【3】

大錢口技實驗室的《蛇郎君》以現代的調性和趣味,呈現這一個台灣版「美女與野獸」的故事。雖然鮮明地展現了不為人知的台灣傳說,然而在觀看過我常覺得過於現代的復興似乎也成為一種扞格。各式偶型的服裝配件、現代節奏的音樂、塑料媒材,當代的詞彙與笑點,或也展現了,《妖怪台灣》裡面回不去的自然與時代。

注釋

1、參考簡齊儒《台灣地區蛇郎君故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系論文,2000年。

2、多數版本的故事中,三妹化為的紅龜粿,被鄰人拿回家放在棉被中保溫,待掀開棉被後復還為人。最後蛇郎君發現事情原委,懲罰大姊後再與三妹團聚。

3、本演出原建議8歲以上孩童觀賞,但實際演出後收到觀眾回饋,改為2歲以上兒童即可觀賞。參考「大錢口技實驗室」2018/8/4臉書發文。

《蛇郎君》

演出|大錢口技實驗室
時間|2018/08/05  11:00
地點|華山烏梅酒廠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
對我來說,「文化」其實更具體地指涉了一段現代性歷史生產過程中的歸類,而懂得如何歸類、如何安置的知識,也就是評論分析的能力,同時更是權力的新想像。
4月
11
2024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
假如是來自京劇的動作術語,比如「朝天蹬」,至少還能從字面上揣摹動作的形象與能量:「腳往上方」,而且是高高的、狠狠用力的,用腳跟「蹬」的樣子。但若是源自法文的芭蕾術語,往往還有翻譯和文化的隔閡。
4月
03
2024
我們或許早已對「劇場是觀看的地方」(源自「theatrum」)、「object」作為物件與客體等分析習以為常,信手捻來皆是歐洲語系各種字詞借用、轉品與變形;但語言文字部並不是全然真空的符號,讓人乾乾淨淨地移植異鄉。每個字詞,都有它獨特的聲音、質地、情感與記憶。是這些細節成就了書寫的骨肉,不至有魂無體。
4月
03
2024
嚴格來說,《黑》並未超出既定的歷史再現,也因此沒有太多劇場性介入。儘管使用新的技術,但在劇場手法上並無更多突破,影像至多是忠於現實。就算沒有大銀幕的說書人,只剩語音也不會影響敘事,更何況每位觀眾的「體驗」還會受到其他人動線的干擾,整場下來似乎讓人聯想到國家人權博物館的導覽。但這並非技術本身的問題,更不是對題材沒興趣
3月
21
2024
英巴爾藉由將表演者的身體與紙張物質化,使彼此之間的物理特性形成張力,以此探索何謂脆弱。然而,當表演前段,英巴爾在高空上將紙張逐次撕掉的印象還烙印在觀者心裡時,最後的戳破紙張已能預料。同時亦再次反思,紙的脆弱只能撕破或戳破,或者這其實是最刻板的印象。
2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