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傷是真實的,夢也是《光年紀事:台北-哥本哈根》
9月
01
2018
光年紀事:台北-哥本哈根(狠主流&狠劇場提供/攝影唐健哲)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37次瀏覽
謝思盈(社群藝術家)

台灣的Derrick和丹麥的Kasper在談話,實際到彼此的居住地拜訪,在這段往返台北和哥本哈根兩地交流中梳理的一段紀事。起初,觀眾被喚醒的是對於丹麥的想像,它是世界上公認的快樂國度,卻沒有人知道快樂究竟是什麼形狀;而基隆的陰雨綿綿被視為一種難以名狀的憂鬱,烏雲總是籠罩著城市。這些相對形成的感受性描述,連結演員的生命經歷,透過家庭記憶片段的組成,試圖在表演發生中與觀眾產生共鳴。

《光年紀事》的文本緊扣著一條主敘事線,關於家庭的記憶,兩個男人的生命際遇交會著,他們交換眼淚、悲傷、吶喊,在夢境裡互相傾訴。他們在汪洋中漂流,在光年中迷航,忽明忽暗中互放光亮,尋找著思念的蛛絲馬跡。丹麥人們少以情緒渲染死亡暴力事件,悲傷也本就難以言喻,但在童話故事中卻藏有寓言式的悲劇情節。小時候不愛讀《小美人魚》,或許也是第一次從書中發現了原來也有王子公主過著幸福美滿生活以外的結局,人魚公主是悲劇的化身,最後選擇了成全王子而成為了泡沫,在陽光下消失的無影無蹤。傳說人魚的眼淚會幻化成珍珠,《光年紀事》中蒐集眼淚的瓶子,就像正清點著悲傷的下載次數,當悲傷具象化成為了淚珠,記憶就是沒有時間感的,而思念也是。

《光年紀事》談家庭記憶,談悲傷的負載量,在流動性的時空呈現,開啟了自由的思考介入的維度,是一部有人的溫度,樂於與觀眾對話,穿越文化背景的作品。在文本的創作上,導演和創作團隊深度的了解Derrick和Kasper的生活,就像是拍攝紀錄片的蹲點和觀察,兩國團隊在過程中不斷的對話,一點一滴累積光年紀事創作記錄,漸漸找到在文化差異而能對話的平面(platform)。它是跨國製作,除製作形式之外,也看重人與人之間的跨文化溝通。歷經三年籌備、創作與製作,台灣團隊赴丹麥交流,同樣的丹麥團隊也訪問台灣。創作期間克服漫長的技術創新、改良的歷程,不斷的討論、淘汰和修整影像片段。演後座談會上,導演不諱言取材和真正使用的影像的完全不成比例,最後收錄的片段是一些取景當地的實景掃描,像是掃描房間而形成的家的結構,象徵時間流逝的海洋、漣漪和波紋。Derrick和Kasper的臉部掃描不斷的穿梭在不同次元的空間中,帶領觀眾體會從樓梯墜落的恐懼,最後則以悠揚的丹麥兒歌,撫平了記憶的錯置和超載的悲傷。

狠劇場先前作品較不依賴故事線的敘事,影像質地更為流動、自由、開放的,在《光年紀事》依然可以看到周東彥呈現的詩意幻境。4D浮空投影具高技術性,在投影和程式完成之後演員才有可能進行排練,身體的表現性具有一定框架,可也因此產生了獨特的身體語言,應著影像的節奏與之互動。科技並不如想像中的生硬,反而是開放各種可能的劇場,觀後觀者的腦海中還能有如詩般的餘韻湧來。在影像當道的時代,(人生如戲般的)劇場和(現實觀察下的)紀錄片之間的差異並沒有想像中的大,如果夢是映照現實的,那在腦海裡的記憶片段和潛意識對人們在感受上來說或許更為真實。悲傷是真實的,夢也是。

參考資料

1、狠主流x狠劇場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vmstudio.tw

2、光年旅程創作旅程:https://www.vmstudio.tw/taipei-copenhagen-making-of

3、8/18(六)下午場演後座談

《光年紀事:台北-哥本哈根》

演出|狠主流&狠劇場 、埃爾西諾文化庭院
時間|2018/8/18 14:30
地點|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
對我來說,「文化」其實更具體地指涉了一段現代性歷史生產過程中的歸類,而懂得如何歸類、如何安置的知識,也就是評論分析的能力,同時更是權力的新想像。
4月
11
2024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
假如是來自京劇的動作術語,比如「朝天蹬」,至少還能從字面上揣摹動作的形象與能量:「腳往上方」,而且是高高的、狠狠用力的,用腳跟「蹬」的樣子。但若是源自法文的芭蕾術語,往往還有翻譯和文化的隔閡。
4月
03
2024
我們或許早已對「劇場是觀看的地方」(源自「theatrum」)、「object」作為物件與客體等分析習以為常,信手捻來皆是歐洲語系各種字詞借用、轉品與變形;但語言文字部並不是全然真空的符號,讓人乾乾淨淨地移植異鄉。每個字詞,都有它獨特的聲音、質地、情感與記憶。是這些細節成就了書寫的骨肉,不至有魂無體。
4月
03
2024
嚴格來說,《黑》並未超出既定的歷史再現,也因此沒有太多劇場性介入。儘管使用新的技術,但在劇場手法上並無更多突破,影像至多是忠於現實。就算沒有大銀幕的說書人,只剩語音也不會影響敘事,更何況每位觀眾的「體驗」還會受到其他人動線的干擾,整場下來似乎讓人聯想到國家人權博物館的導覽。但這並非技術本身的問題,更不是對題材沒興趣
3月
21
2024
英巴爾藉由將表演者的身體與紙張物質化,使彼此之間的物理特性形成張力,以此探索何謂脆弱。然而,當表演前段,英巴爾在高空上將紙張逐次撕掉的印象還烙印在觀者心裡時,最後的戳破紙張已能預料。同時亦再次反思,紙的脆弱只能撕破或戳破,或者這其實是最刻板的印象。
2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