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情野去哪?《舊情野綿綿》
11月
01
2018
舊情野綿綿(斜槓青年創作體——達利武藏豬五花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62次瀏覽
丁家偉(表演藝術工作者)

肢體喜劇如何呈現大稻埕過去的風貌?《舊情野綿綿》是由斜槓青年創作體——達利武藏豬五花所做的集體創作喜劇,透過數個月的田野走訪、創作及排練,他們用身體和歌聲、用音樂和聲響,緩緩地將大稻埕過去與現今的多重面貌重新疊合,試圖呈現在大稻埕一段新舊老少的真實相遇【1】。

演出一開始是由三名不具名的女性北漂之前的日常瑣事行為開始,突如其來的一張報紙,吸引了他們起身前往他們人生的另一個里程碑。隨著她們遷移北漂後,三位女性分成了兩個不同的故事線:布行的女兒(周韋廷飾)以及理髮廳的姐(曾靖雯飾)妹(朱怡文飾)花。隨著她們在大稻埕的日常生活開展,布行女兒面對了要繼承家業或是要追隨心儀對象遠行的兩難,而理髮廳的姐妹花則是在時好時壞的生意下,過著勉強溫飽的生活,同時為了能否給故鄉的家人寄送生活費而苦惱。到了故事的最後,布行女兒拿著來不及赴約的船票與行李,在船隻遠離的汽笛聲中和理髮廳的姐妹花頹坐在一起,而理髮廳的妹妹在尾聲時起身,獨自離開了三人困頓的局面。

以地方歷史作為背景,我們該如何從2018的現在遙想1920年代的大稻埕?

「我們一直在思索,自己與大稻埕這裡居民的連結,最後我們歸結出『移動』這個概念。因為無論在任何年代,移動這件事都是不斷的在發生的。」【2】於是乎《舊情野綿綿》以「移動」作為創作核心,在大稻埕因為人口遷移而興起的歷史脈絡下,連結了過去人們北移與時下青年北漂的逐夢想像。然而,我們在不同歷史語境下用「移動」所做的連結,其中的想像會是一致的嗎,又或者這兩者間能產生何種共鳴與交集?

選擇以肢體喜劇結合地方歷史是個十分有趣的想法,由於劇中主要的三位女性創作者於日常生活中,也是三名在不同兒童醫院重症病房服務的紅鼻子小丑醫生,對於肢體喜劇的表演技巧十分拿手。在她們經歷專業的喜劇表演與肢體訓練下,三名創作者與觀眾之間的拋接、開演前的即興踩街表演以及許多插科打諢的片段,都能嫻熟地穿梭在快速輕盈的節奏中,巧妙地發酵所有無關劇情推展的時光,成為整部戲最令人驚嘆的亮點。

劇中以諸多簡短、無指涉性的動作如:刷地、洗衣、翻落布料等作為開場與段落穿插,結合了許多滑稽有趣的喜劇表演,奠定了整部戲的基調,隨後她們被報紙的內容所吸引,決定放下原本繁瑣的日常,準備前往大稻埕追尋更理想的生活,讓整個北漂行動正式成為了一場壯志凌雲的冒險。

可惜的是,《舊情野綿綿》全劇過度使用片段拼貼的方式以及比例失衡的喜劇手法,導致在許多情感連結出現了想像上的斷裂。在前述中沒有過多指涉以及蘊含生命經驗的不具名角色,隨著情節的發展成為了布行女兒以及理髮廳姐妹花,但她們正式「轉職」成能被名言的角色後,創作者並沒有回頭補足三位角色的背景與出走的相關動機,反倒讓過快的戲劇節奏和過多的調笑動作主宰了整部戲,使得角色越趨扁平,難以在適當的時候給予觀眾喘息並慢下呼吸來回應故事。如同劇中,理髮院姐妹花面臨著生意不如預期的困境時,姊姊說出了一句「不知道這個月能不能寄錢回家」,在鮮少台詞的演出中、在過於快速的表演節奏裡,這句以閩南語訴說、極具重量且飽滿憂愁的感嘆,卻難以產生一絲認同與共鳴。雖然劇中仍有布行老闆去世以及布行女兒來不及赴約碼頭的片段,但也都因為不夠飽滿的角色厚度,而失去在獨自北漂時所面臨種種遺憾與抉擇時人性的溫度。

斜槓青年創作體——達利武藏豬五花運用肢體喜劇與地方歷史結合的創作是個新鮮有趣的敘事方式,但同時也是條鋼索上難以抵達彼岸的路程。在《舊情野綿綿》中,創作者數月之間在大稻埕的探尋與走訪、發掘與蒐集、手上的老照片與筆記本上的閒聊記錄,面向過去、再現失藏的聲響、埋藏的舊情事。【3】以田野的角度來看,他們的確是盡己所能的實訪舊情,也運用了肢體喜劇的方式大膽地在台上盡情奔跑撒野。然而,如何能在喜劇的結構中找回屬於舊時代的大稻埕樣貌,並讓觀眾能一起纏綿其中;又或者更宏觀的來看,喜劇手法與其敘事方式如何在創作中取得平衡,暨能夠保有演出的野性同時又不失人性的溫潤,的確是需要創作者們不斷反思後,才能夠繼續撒野的本事。

註釋

1、與【3】皆為斜槓青年創作體——達利武藏豬五花《舊情野綿綿》的網路宣傳文宣。參見兩廳院售票系統,網址:https://ppt.cc/fjA0vx(瀏覽日期:2018.10.30)

2、創作者於演後座談時,回應觀眾所提出的問題時所提到的。

《舊情野綿綿》

演出|斜槓青年創作體──達利武藏豬五花
時間|2018/10/28 14:30
地點|豐味果品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
對我來說,「文化」其實更具體地指涉了一段現代性歷史生產過程中的歸類,而懂得如何歸類、如何安置的知識,也就是評論分析的能力,同時更是權力的新想像。
4月
11
2024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
假如是來自京劇的動作術語,比如「朝天蹬」,至少還能從字面上揣摹動作的形象與能量:「腳往上方」,而且是高高的、狠狠用力的,用腳跟「蹬」的樣子。但若是源自法文的芭蕾術語,往往還有翻譯和文化的隔閡。
4月
03
2024
我們或許早已對「劇場是觀看的地方」(源自「theatrum」)、「object」作為物件與客體等分析習以為常,信手捻來皆是歐洲語系各種字詞借用、轉品與變形;但語言文字部並不是全然真空的符號,讓人乾乾淨淨地移植異鄉。每個字詞,都有它獨特的聲音、質地、情感與記憶。是這些細節成就了書寫的骨肉,不至有魂無體。
4月
03
2024
嚴格來說,《黑》並未超出既定的歷史再現,也因此沒有太多劇場性介入。儘管使用新的技術,但在劇場手法上並無更多突破,影像至多是忠於現實。就算沒有大銀幕的說書人,只剩語音也不會影響敘事,更何況每位觀眾的「體驗」還會受到其他人動線的干擾,整場下來似乎讓人聯想到國家人權博物館的導覽。但這並非技術本身的問題,更不是對題材沒興趣
3月
21
2024
英巴爾藉由將表演者的身體與紙張物質化,使彼此之間的物理特性形成張力,以此探索何謂脆弱。然而,當表演前段,英巴爾在高空上將紙張逐次撕掉的印象還烙印在觀者心裡時,最後的戳破紙張已能預料。同時亦再次反思,紙的脆弱只能撕破或戳破,或者這其實是最刻板的印象。
2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