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關係《Surprise! Delivery 和合快遞》
6月
24
2021
Surprise! Delivery 和合快遞__李世揚(李世揚提供/明日和合製作所協助)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10次瀏覽
謝淳清(專案評論人)

COVID-19導致的表演藝術停擺,凸顯出現場感的不可取代性,同時,也揭示這個不可取代性,將不會成為創作的阻撓。到底,藝術觀念的轉變,作品素材或甚至是線上技術的更新,始終深深關係著現實處境。當下疫情的衝擊,或許有幸得以遠離,其所激發的美學嘗試與促成的連結經歷,終究無法歸零,無論一時評價的正負面,都相繫於日後的種種可能性。團隊名稱標示著實驗性與未來關注的「明日和合製作所」,因應現階段實體演出被迫取消的狀況,提出一種變通形式的線上展演《Surprise! Delivery 和合快遞》。

題名「快遞」本身意指門對門物流活動的用意,似乎透露這件由多位年輕藝術家個別展開的系列作,不只是單純的演出直播或線上活動,更是一段遠距交流。經由網路預約,觀眾與演出藝術家之間一對一的時間確認、行前問卷與線上對話或視訊的進行,隨即讓活動成為一種社交互動、訊息互通的契機。有如「關係美學」(Nicolas Bourriaud, Relational Aesthetics, 1998)的一種實踐,藉由藝術創造連結,填補人在日常中失去和忽視的各種關係。觀眾不再受限於靜態地欣賞作品,而是透過與作品及其創作者進行溝通,獲得想法、想像或感動。因而,《Surprise! Delivery 和合快遞》毋須倚賴實體公共空間來引人聚集,聯繫的開啟本身即已促成意義。畢竟,是人與人的相遇,以及美學形式與線上管道的運用,讓「交流場域」(communication zones)的脈動與功能得以成立,即使在常規方案之外的領域。

單元之一的Cyborg#n0153m,為平凡日常置入虛構、迷幻的情境,彷彿在夜與日的交界,連結現實與夢境。藝術家將快遞時間設定於跨日時區的23:55至00:05,地點則命名為Void雲端空間。「賽伯格」的名稱引用,講話聲的特別處理,塑造出一種匿名性的、有別於日常表象的、傾向於即逝的存在與互動關係。藝術家提出一個回饋分享機制,讓參與者從被動到主動,進行探尋。就在對話確認參與者配戴耳機、關上室內燈光後,直播畫面開啟,俯角鏡頭中,藝術家蹲坐於合成器鍵盤前演奏,其後方音樂器材上交叉管線與燈泡的亮光、地面角落的光線,呈現出幽微陰影圍繞與點狀彩色光芒於中心模糊的層次感,亦讓觀賞方的視窗螢幕光線有如燭光。電子音樂旋律的堆疊編織裡有種專注與安定,隨著緩慢節奏的時間性,流露沈澱、朦朧的氣息。樂音結束,畫面關閉,視窗裡的夜晚創作空間,瞬間消失於螢幕載體。在這「一期一會」的交集裡,虛擬與真實一樣具體。

同樣是關於音樂主題的快遞節目,由李世揚主持的單元,是一場個人專屬的現代音樂鑑賞講座。藝術家以「課程」定義這個時段,並以講述方式進行。內容緊湊不失策略性,語氣充滿分享音樂的熱情。開場,先從一首歌曲的原版與改編的比較切入,分析編曲的特色與差異。接著,透過介紹二十世紀作曲家Messiaen的《時間終結四重奏》,展開更為完整的解析,也兼談他自己接觸Messiaen樂曲《鳥類圖鑑》的經歷。進而敘述現代音樂的幾個重要項目(如圖形樂譜的演繹、極簡音樂的線狀與塊狀等),以「巴哈動機」序列的典故作結。整體敘述生動,搭配連結畫面說明,事後還寄送資料曲單,過程中,不忘給予聆聽的引導、樂理概念的講解,並留意聽者是否跟進,尤其隨興所至言及軼事與創作糾葛,語端總帶感情,而這份之於藝術家宛如「流動饗宴」的感動,也經由線上傳遞至聽者這裡。

《Surprise! Delivery 和合快遞》的線上展演,不是再現,而是實現。在多位藝術家的各自發揮下,內容必然各異其趣。然而,重點不只是其藝術內涵,更多是從中引發的交流連結,將個人與其他的人事物串聯。或許可以說,正是這份關係,維繫著展演的進行,而且維持在一個變化中的、不確定的狀態裡。曾經,藝術家橫溝靜(Shizuka Yokomizo)在系列作Dear Stranger(1998-2000)中,向她在街上就能拍攝到室内景像的陌生住戶發出邀請信,請求對方,倘若願意,就在夜裡的某個特定時間開燈,站在窗前,並注視窗外,讓她得以從外拍攝肖像,但若不願意,就關閉窗簾,她將自行離去。作品的成果,捕捉到被拍攝者與拍攝者之間的視線交集。現身於肖像中的人物,印證其對於一種聯繫的回應,同時也透露著聯繫本身的不確定性,近似於和合快遞使人主動進入的不確定關係,但也就是在這不確定中、在這轉變潛能裡,我們才得以離開舊習、離開熟悉而沈重的日常性,尋找靈活的機動性,甚至發現創造的動力。

《Surprise! Delivery 和合快遞》

演出|明日和合製作所與參與藝術家
時間|2021/06/11 13:30(李世揚)、23:55(Cyborg #n0153m)
地點|線上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明日和合製作所做為一個總體概念的發起、中介與行政支援,沒有規範一定該如何的準則,讓藝術家擁有相當大的彈性去創造快遞的形式與內容,既是藝術家的自我紓困(不論是對創作慾望或實質收入,儘管杯水車薪)也紓觀眾人生苦悶之困。我有點上癮的買了三輪,收了六個,約整個計畫總數的四分之一,很顯然我無法對整體進行分析,計畫的私領域特性也讓我苦惱於書寫的倫理。但或許正是南轅北轍的概念實踐、滾動式的修正的不確定性,使每個經驗獨特,得以成為映照這個計畫的一道切面。(梁家綺)
6月
24
2021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
對我來說,「文化」其實更具體地指涉了一段現代性歷史生產過程中的歸類,而懂得如何歸類、如何安置的知識,也就是評論分析的能力,同時更是權力的新想像。
4月
11
2024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
假如是來自京劇的動作術語,比如「朝天蹬」,至少還能從字面上揣摹動作的形象與能量:「腳往上方」,而且是高高的、狠狠用力的,用腳跟「蹬」的樣子。但若是源自法文的芭蕾術語,往往還有翻譯和文化的隔閡。
4月
03
2024
我們或許早已對「劇場是觀看的地方」(源自「theatrum」)、「object」作為物件與客體等分析習以為常,信手捻來皆是歐洲語系各種字詞借用、轉品與變形;但語言文字部並不是全然真空的符號,讓人乾乾淨淨地移植異鄉。每個字詞,都有它獨特的聲音、質地、情感與記憶。是這些細節成就了書寫的骨肉,不至有魂無體。
4月
03
2024
嚴格來說,《黑》並未超出既定的歷史再現,也因此沒有太多劇場性介入。儘管使用新的技術,但在劇場手法上並無更多突破,影像至多是忠於現實。就算沒有大銀幕的說書人,只剩語音也不會影響敘事,更何況每位觀眾的「體驗」還會受到其他人動線的干擾,整場下來似乎讓人聯想到國家人權博物館的導覽。但這並非技術本身的問題,更不是對題材沒興趣
3月
2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