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欄目
長度
專題

明日和合製作所做為一個總體概念的發起、中介與行政支援,沒有規範一定該如何的準則,讓藝術家擁有相當大的彈性去創造快遞的形式與內容,既是藝術家的自我紓困(不論是對創作慾望或實質收入,儘管杯水車薪)也紓觀眾人生苦悶之困。我有點上癮的買了三輪,收了六個,約整個計畫總數的四分之一,很顯然我無法對整體進行分析,計畫的私領域特性也讓我苦惱於書寫的倫理。但或許正是南轅北轍的概念實踐、滾動式的修正的不確定性,使每個經驗獨特,得以成為映照這個計畫的一道切面。(梁家綺)
6月
24
2021
在以常民觀眾為主的地景藝術節中,《湳湳自語》及《保一總動員》就筆者現場觀察,皆給予一般觀眾突破框架的觀演體驗,二作也確實藉由體驗創造有趣的間隙。(黃馨儀)
9月
30
2019
隱藏在我們生命中的達人、「日常生活的專家」,那是和我們相似的人,做著某個職業、有著同樣或許不那麼特別的人生,只是如此被聚焦,便這般有趣,讓不同的生命經驗在這一刻相遇碰撞,呈現彼此極其特殊與豐厚的一面。(黃馨儀)
12月
03
2018
《夜市劇場》的一陣喧嘩,對於既有思維盲點,提供了幾個值得思考的方向。包括了文化限定(culture-specific)的藝術形式、觀演關係的重新建構,還有突破邏輯的資源思考及教育整合。(黃佩蔚)
11月
18
2014
這樣近似行為藝術和綜合表演藝術特質的演出,長驅直入地深入常民生活的角落,和一般精緻的商業性劇場相比,不僅少了動輒八、九百元甚至千元以上的票費,戲劇與表演的感動與影響,超越了我們過去對界定劇場表演的價值,當然也動搖了一般人對劇場表演的定義與看法。 (傅裕惠)
11月
17
2014
很難說這是一個作品,事實上更像是一個景框,隨著每個城市的性格不同、參與者不同,框內的戲劇也大不相同。也彷彿一齣經典戲碼在不同的演出者手裡,變成不同的樣貌。只是,現在這位充滿新意的演出者,是這座城市,和每個生活並行走其間的居民。(鴻鴻)
12月
17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