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回顧—評論篇】如何攻略評論台
1月
07
2014
R.I.P.(風格涉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82次瀏覽
紀慧玲(台長、2013年度駐站評論人)

表演藝術評論台啟建於2011年9月底,彼時,國藝會的「藝評台」已進行三年有餘,年度得主迭次更新;年初一場《茶花女》風暴在乍興的臉書網絡裡掀起熱戰,臉書的言論容量與布達也以驚人速度迅即成了意見流通的最佳平台,個人意見能見度大大提高,人人都是評論員,都擁有放送頭的發言權。這種高速、平等的意見平台,將言論中心化離析,成為放射狀的標矢,以瀰散狀態向社群網絡噴灑而去。眼看評論平民化、短銳化趨勢勢不可擋,表演藝術評論台再次將評論的言權與園地收攏於一個經由內部運作機制生產而出的模式框架內,不可避免地,又再次將言論回返地可能推回到單一、個人、集中的傳統話語權威處境。

過去兩年,評論台分別登載正式評論257篇(2012年)、197篇(2013年),接受並刊登投稿文章125篇(2012年)、139篇(2013年),由於表演節目多數集中於周末檔期推出,上述篇數如以一年52周平均估算,每周登載的正式評論均4至5篇,投稿文章至少2篇。以全國各地演出量來看,每周4至5篇當然不足以涵蓋全部節目,但史上迄今為止,表演藝術評論台應該是演後評論容量最多、生產力最高、節目覆蓋率最高的言論平台。以量制勝,評論台足以自許與稍許自滿,但數字帳下,評論的評價、評論的寫作、評論的對象、對評論的評語…永遠如影隨行。它無法如個人臉書自由暢達,隨個性起舞,但終歸它也並非專制式的一言堂,或篩選制的假民主機制,評論台嘗試建立的,是以獨立評論為精神核心的共同基地,評論人是最重要組成分子,評論充分反映其獨立批評審視觀點,也流露評論人各人審美傾向與論述根柢。過去兩年,評論台邀請了駐站評論人、特約評論人近70人,新的一年(2014)駐站評論人已約請14人,固定特約評論人12人,如此陣容與過去兩年並無太大差距,人選更迭亦有限,最大的限制是,能膺任且願意投注時間的評論人仍有限,加以網路輕薄短小、流逝性過高特質也讓資深評論人心生抗拒,二歲有餘的評論台因此雖揭竿而起,但漫漶於資訊大海,加以表演藝術生態面並不十分正視評論的必要性與嚴謹意義,過去的近五百篇正式評論,得到的回應仍極其有限。

正如演出落幕後迅即消逝的特性,表演藝術評論台的書寫特質或許也是時間的壓迫,在相對緊縮的觀看時間裡,能被記憶與重述的部分到底有多少?相對於創作過程的時間長度,表演評論不應被要求相對應的細節,因為評論並非演出現況的覆述或再生產,而是觀者在觀看中理性與感性經驗的總合的爬梳與整理。說到底,演出者期待或不期待評論書寫,批評或讚美評論文章,隨著演出消逝的那刻,評論也像當下生產的「創作」同步消逝於筆端。評論創作的生命力很短,隨著演出消逝而消失,但其生命線也可能很長,如果作品長壽的話,這篇評論將成為與它同時誕生的備忘錄。

五百篇評論,雖非篇篇擲地有聲,但空谷跫音,總有川盪。評論人認真寫評,正如愛書人認真讀書一樣,都是功課。就算是筆記,也是辛勞記錄。痛心疾首被誤讀的作品,一如被錯過或被忽視。評論人寫下自己不滿意的評文的情形亦所在多有。對話終究在雲端,雲雨和諧也只是天象,而且瞬息萬變。破解評論「蓋棺論定」標籤的武器,正是人人都可以是評論人,人人都可以在評論台發聲──前提是,以評論人身分發聲最好,否則,意見陳述與公民投票大概就無二致了。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
對我來說,「文化」其實更具體地指涉了一段現代性歷史生產過程中的歸類,而懂得如何歸類、如何安置的知識,也就是評論分析的能力,同時更是權力的新想像。
4月
11
2024
假如是來自京劇的動作術語,比如「朝天蹬」,至少還能從字面上揣摹動作的形象與能量:「腳往上方」,而且是高高的、狠狠用力的,用腳跟「蹬」的樣子。但若是源自法文的芭蕾術語,往往還有翻譯和文化的隔閡。
4月
03
2024
我們或許早已對「劇場是觀看的地方」(源自「theatrum」)、「object」作為物件與客體等分析習以為常,信手捻來皆是歐洲語系各種字詞借用、轉品與變形;但語言文字部並不是全然真空的符號,讓人乾乾淨淨地移植異鄉。每個字詞,都有它獨特的聲音、質地、情感與記憶。是這些細節成就了書寫的骨肉,不至有魂無體。
4月
03
2024
三齣戲串聯的遊走式劇場匯演《歡迎搭上蘭城漂浮巴士》。匯演總長度將近兩小時,幾乎繞行了羅東文化工場的整個戶外平面區域。雖然名為小戲節,卻擁有坐看魔術秀、漫步文化園區和歡唱遊覽車卡拉ok的多元體驗。各別規模較小,整體演出卻很豐富,頗有參加輕裝版豪華旅行團的樂趣。
10月
12
2023
于素貞透過操偶白素貞、投射許仙、扮演法海,來消化「妖種」所留下的創傷,最終拾回具備能動性的自己。于素貞不可能也不會因成為神通廣大的白素貞而解決問題。於是當于素貞最後唱完「只剩我一人」後,便默默將耳環取下,
8月
31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