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們用各自的專業,共同成就了一場具實驗性的演繹,讓音樂走在永恆的時間軸裡,產生出抽象的空間感知。這除了是聽覺上的驚喜之外,也產生了某種精神上的魅惑。(劉馬利)
他們用各自的專業,共同成就了一場具實驗性的演繹,讓音樂走在永恆的時間軸裡,產生出抽象的空間感知。這除了是聽覺上的驚喜之外,也產生了某種精神上的魅惑。(劉馬利)
殷巴爾之所以為馬勒權威,正因為他能在忠於作曲家與自主解構之間取得平衡。他勢必是經過一番探究、揣度、思辯、掙扎、求證⋯⋯《第九號交響曲》所蘊藏的細節太多、太複雜,裡面有太多精巧的設計,每一個細微的起伏都是關鍵。殷巴爾自然不曾忽略這些細節。(劉馬利)
每一首樂曲的樂器組合都不同,各有千秋,並與琵琶激盪出精彩的異質對話,也呼應了「擺度之外」的隱喻。實為時間與空間、傳統與創新、東西共融的「黃金交叉」,是回應,也是敘事。(劉馬利)
不論是全新的創作、嶄新的獨特聲響、複雜的音樂處理,皆能精準的運用精湛的技巧、細膩的感知,再加上空間的鳴響共振,彷彿在時間的盡頭,聽見數不盡的驚喜。(劉馬利)
探索、新奇、青春、想像、感性浪漫、當代思維、突破、第一次……;這些詞彙都可以很貼切地形容這場音樂會。(劉馬利)
音樂設計柯智豪,對於聲音的設計相當縝密、細膩。他使用了既有的音樂元素,來追悼過往的殘影與被撕裂的記憶,試圖把人的心靈從現實中抽離,進入一個超現實的境地,也像是庫柏利克(Stanley Kubrick)在1968年《2001太空漫遊》中的虛實合一場景。(劉馬利)
整體而言,音樂會曲目安排十分流暢,渾然一體,一氣呵成,這樣的感染力使得音樂中的抽象分子,感覺上更為立體、明晰。這場音樂會的選曲,很多是福團的標準曲目,如《八家將》、《勸世歌》、《望你早歸》、《下午的一齣戲》等等。很明顯,團員能熟稔的掌握音樂的詮釋,尤其是男聲部份聲音相當整齊,而女聲部份略顯單薄,可能是團員流動較高,或是女高音聲部較缺乏支撐力較強的聲音,尤其在分成八個聲部的《主啊,請聽我禱告》,又出現對位風格,聲部不平衡的狀況更為明顯,音樂的張力也因此略感不足。(劉馬利)
大致而言,整場音樂會是具有啟發力的,也給予人們更多的思索空間。喜見NSO在新的一季有如此專業的表現,往日的默契也逐漸回復,再透過魏靖儀與吳曜宇的合作演出,更確信臺灣年輕音樂家的實力不容小覷,已能獨當一面,也相信未來,不論是NSO或是其他客席音樂家,更能合作無間的一起進入更優質、更專業的境界。(劉馬利)
以《靠近.荀貝格》為音樂會主題,直搗抽象美學的藝術精神,就是試圖拉近大家與荀貝格的距離,也指引觀眾「破門而入」荀貝格的音樂世界,而這場音樂會就像是一個「敲門磚」,讓抽象藝術散發出耐人尋味的迷人氣息。(劉馬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