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同與焦慮——《江/雲.之/間》在留白補足或開放詮釋之間
4月
06
2021
江/雲.之/間(表演工作坊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756次瀏覽

陳正熙(2021年度駐站評論人)


「果陀是誰?」

世世代代《等待果陀》的人,也這樣不斷地問著,直接問了作者,作者回說:「如果我知道,我早就在劇本裡寫出來了」,是避重就輕,閃躲逃避,還是包容開放,不畫地自限(或限人)?不得而知,但,《等待果陀》因此成為恆久的提問,不懈的追索。

從1986年的首演,到之後的不斷重演,曾經〈暗戀〉的所有人,一定都在問:江濱柳和雲之凡自上海一別,到終於再見最後一面,這之間都各自經歷了什麼?

江濱柳與雲之凡的故事,最為動人的部分,確實就在那段1948年至1990年之間的空白,短暫重逢時,「這些年天冷了,我一直穿在身上」、「結婚第二年就剪了」、「好大的上海⋯⋯小小的台北」、「我寫了好多信到上海」、「我大哥說:不能再等了,再等就要老了」、「我先生人很好。他真的很好」,景美、永和、天母、民生社區,這些充滿暗示性,卻又不落實人實事的線索,讓觀眾自己想像填補,感受那無法填補的遺憾,加上〈桃花源〉的對照互文,〈暗戀〉導演無法重現回憶的失落無助,兩個演員的疏離困惑,更反映出這群流亡台灣者的無奈,凸顯外在政治環境與個人生命情境的荒謬。

對於往後不同世代〈暗戀〉(《暗戀桃花源》)的閱讀者與演繹者來說,這段空白,成為一種思考的刺激與辯證的起點:解嚴開放,顛簸的民主化,兩岸關係冷熱交替,乃至於隨著選舉週期發作的認同爭議,成為如何理解江、雲兩人的生命歷程,重要的參考架構,也因此豐富了不同詮釋的可能。

這段空白,因此讓「江雲之間」,成為恆久的提問,想像的開端。如原創者賴聲川自己所說:「它(《暗戀桃花源》)為什麼能這麼長久?是不是因為它有點像是一個謎?」

2021年的現在,原創者卻決定親自且明確地回覆這個提問,解開這個謎,為我們填補上1948年到1990年之間的這段空白,讓我們真正知道、了解江濱柳和雲之凡。

為什麼?

表面上看來,《江/雲.之/間》是為了填補空白,讓兩人的故事更加完整豐富,但就只是這樣嗎?原創者為什麼不能讓大家繼續提問、嘗試解謎、填補自己的人生,想像出各自不同版本的「江雲之間」?

《暗戀桃花源》之所以成為台灣當代劇場的經典之作,除了「江雲之間」的空白之外,還因為賴聲川不僅準確掌握時代脈動,特定族群的生命情愫,更重要的,是透過〈桃花源〉與〈暗戀〉的互文,以批判性的角度審視有關族群、歷史、傳統的議題。

柯慶明認為賴準確地指出「明居世外『桃花源』;『暗戀』世上雲之凡—這就是劇中主角們的心靈上的終身隱痛與最終認同」;【1】劉紀蕙認為賴將劇中導演的懷鄉,視為一種疾病,「一種有難言之隱、無法觸摸的內在疾病,一種會痛的嘲諷,甚至是一種沒有感覺的笑話」;【2】沈曉茵說《暗》的舞台劇版本,提示「追想及美化過去所可能帶來的浪費及幻滅,提示忘卻及重新開始的必要及無奈」,電影版本則指出解嚴開放的政策,沒有化解身份認同問題,反而導致「族群間的緊張」,更「懷有一種莫名的衝動,有著欲言又止,又似乎無話可說的曖昧」。【3】

對我來說,這些研究者的論述,更加印證了保留「江雲之間」那段空白的必要:懷鄉的隱痛,認同的難言,幻滅的必然,語言的曖昧,和無可避免的緊張,都因為「留白」而有了豐富的辯證可能,也更能凸顯江濱柳、雲之凡、和他們同樣命運的人們,那真的放不下的顛沛流離之感。

這些可能,在《江/雲.之/間》》中,卻都消失不存。

在《江/雲.之/間》中,雲之凡不僅可以保有自己的感情秘密,還有個「剛好」出身「典型」本省家庭、愛好古典音樂、不顧父母反對,堅持與她成婚、全心愛護她的醫師丈夫,因此,妹妹雲之真就「應該」跟一路照顧雲家的裴大哥成婚,說是報恩可能太過,但不能說沒有這樣一點意思;太過浪漫、沈溺回憶的江濱柳,身邊「剛好」有個務實的好友老韓,和一路向前直衝的小姑,帶著他放下過去(夢中情人),娶「典型」的台灣婦女美如為妻,之後「意外」發現美如也有活潑一面,而意識到自己的虧欠,至於那終究放不下的浪漫,就交由同事蘇老師和她的先生王教授幫忙滿足;白色恐怖的歷史不能不提,但可以一筆帶過就好;兩岸分治的歷史事實,國共兩黨都要承擔部分責任;共同生命體的族群互動,可以在本外省混居的街市,霞海城隍廟、上揚唱片,和波麗路西餐廳、三六九、點心世界、青葉餐廳、銀翼餐廳、滷肉飯、德瑞餐廳的美食地圖中展現;明星咖啡、周夢蝶、哥倫比亞咖啡館、艾迪亞餐廳,乃至於台灣「民歌之父」胡德夫的歌曲和獨白,與「江雲之間」的戲劇主線關係更淡,卻恰當地妝點了幾分懷舊的氣息。

簡言之,《江/雲.之/間》就是一個讓以江濱柳和雲之凡為代表的「我們這一群人」(1949年前後來台的外省族群),在台灣的生命歷史更「順理成章」、「理所當然」的努力,是一個嘗試在族群與歷史的矛盾中,建構一個抗拒「政治正確」(台灣認同),卻同時既是「政治不正確」(中國認同)、又是「政治正確」(族群和諧共處)的敘事。

換一個說法:這就是一個確認「話語權」的表坊(官方)版本。

表坊(官方)版本當然不是唯一的版本,卻是具有份量的版本,對於未來要重製《暗戀桃花源》的創作者,《江/雲.之/間》必然成為重要的參照點,很難忽略無視,這是不是就代表著,對於江濱柳和雲之凡的生命故事,無需再有任何提問或想像?他們就能不再顛沛流離,而終於安身立命於此嗎?《暗戀桃花源》的大謎終於解開?那些難言、曖昧、緊張,都得以廓清化解?

我想這之所以編導賴聲川雖不否認《江/雲.之/間》和《暗戀桃花源》的密切關係,卻又希望前者是一個獨立自主的作品,試圖保留相互參照、但仍能各自發展的空間,問題是:可能嗎?或者,創作者真的希望如此嗎?

第一代雲之凡、此次也參與創作的丁乃竺,在節目單的〈時代的故事〉中寫:「《江/雲.之/間》說的故事就是我父母那一代的故事⋯⋯重現父母親那一代的勇敢、善良、犧牲與奉獻的精神」,因此這部作品是要:「向深愛我們的父母親,還有那即將被遺忘、被刪除的勇敢年代致敬」。【4】這段文字的關鍵在「那即將被遺忘、被刪除的勇敢年代」:被誰遺忘?為何遺忘?被誰刪除?為何刪除?

對我而言,這些問題才是《江/雲.之/間》真正的創作動機,但也正因為這些問題,暴露了《江/雲.之/間》真正的問題,無關選角(電影與舞台表演真的沒有差別嗎?)、無關表演(政治受難者的家屬為什麼都要摔在地上?)、無關舞台視覺(火柴盒?)、無關空間(雲之凡要走上平台、穿過半個舞台才終於離開病房?)、無關結構(最後那一段《暗戀》和「白色山茶花」是怎麼回事?),甚至無關胡德夫之「無關」(穿過台灣海峽,如何能吹得到「太平洋的風」?《橄欖樹》是鄉愁還是自由?),而是那放不下的認同焦慮,那被遺忘、被刪除的恐懼,那不被接納的空虛之感。

在台灣的戰後歷史中,這樣的焦慮、恐懼、空虛,並非特定族群所專有,在隱然對立的社會氛圍中,也很難落為言說,更常被對立雙方互指操弄,透過戲劇呈現,似乎比較安全,但因事關記憶,終究無法不著痕跡,記得的,不記得的,都鑿痕累累,處處隙縫,為免不可承受之重,只好選擇性記憶。

因此,記憶既不是盒子,也不是魚塘,而是劇中人創造出來自我安慰的美好。在〈暗戀〉(《暗戀桃花源》)中,曾經是多少世代人們的共同記憶,在《江/雲.之/間》,卻讓人不勝唏噓。


註釋

1、柯慶明:〈傳統、現代與本土:論當代劇作的文化認同〉,收於何寄澎主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台灣文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0年)。

2、劉紀蕙:〈斷裂與延續:台灣舞台上文化記憶的展演〉,收於簡瑛瑛主編:《認同、差異、主體性:從女性主義到後殖民文化想像》(台北:立緒文化,1995年)。

3、沈曉茵:〈從寫實到魔幻:賴聲川的身份演繹〉,收於劉紀蕙編:《他城之域:文化身份與再現策略》(台北:麥田出版,2001年)。

4、《江/雲.之/間》節目單。

《江/雲.之/間》

演出|表演工作坊
時間|2021/04/04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編導賴聲川在《暗戀桃花源》首演三十五年後,於2021年完成最新劇作《江/雲.之/間》,補齊了江濱柳與雲之凡在失散後重逢中間的留白。(陳麗君)
4月
12
2021
《江/雲.之/間》是自〈暗戀〉後對臺灣戰後歷史的補遺與溢出,在當代臺灣絲毫不減殘酷的政治現實下,賴聲川沒有選擇將所有情感投注於補遺,卻仍保留了溢出作為重寫時間、記憶、臺灣的溫柔;2021年國家兩廳院同樣展露了臺灣人文藝術的制高點,《江/雲.之/間》》製作了過去十年以及回望三十五年臺灣當代戲劇的一段補遺與溢出。補遺幫助我們重新整理歷史,而溢出則提供了臺灣想像一個更多元而共融的未來。(汪俊彥)
4月
06
2021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
此作品旨在傳達「反常即是日常,失序即是秩序」的理念,試圖證明瘋狂與理性並存。一群自認為正常的精神病患,如警察伸張正義、歌劇院天后般高歌等方式,活在自己的想像泡泡中。這些看似荒誕的行為,實則折射出角色內心的滿足與愉悅,並引發對每個人是否也生活在自己「泡泡」中的深思。
7月
0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