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 會員註冊 / 登入
  • 編輯報告
    • 開台報告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 評論台成員
  • 當週評論
    • 戲劇
    • 舞蹈
    • 音樂
    • 戲曲
    • 其他
  • 投稿評論
    • 戲劇
    • 舞蹈
    • 音樂
    • 戲曲
    • 其他
  • 不和諧現場
    • 戲劇
    • 舞蹈
    • 音樂
    • 戲曲
    • 其他
  • 多焦舞台
  • 我要投稿
評論台粉絲頁 會員註冊 / 登入
  • 編輯報告
    • 開台報告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 評論台成員
  • 當週評論
    • 戲劇
    • 舞蹈
    • 音樂
    • 戲曲
    • 其他
  • 投稿評論
    • 戲劇
    • 舞蹈
    • 音樂
    • 戲曲
    • 其他
  • 不和諧現場
    • 戲劇
    • 舞蹈
    • 音樂
    • 戲曲
    • 其他
  • 多焦舞台
  • 我要投稿
文章搜尋
選擇年份
選擇月份
選擇分類
器
2019-12-30
陳祈知
舞蹈 去符號化的本質之舞《器》

《器》的創作概念就是把身體當做動態的雕塑,呈現「去符號化」的身體。人的臉部、面貌是最容易顯現性別、人種的部位,承載非常多的符號,因此《器》試圖探索隱藏頭部之後,「去符號化」、「去性別」、「去個體性」的身體有什麼可能性。(陳祈知)

2019-11-27
謝淳清
舞蹈 慾望尚未命名《器》

《器》的舞者們透過一種近似肉搏的張力,透露力的強度、生猛與韌性。行動的律動與靈敏、肉身的量感和肌理,隨著動作節奏與緩步移位,倒立或爬行,交疊又依偎,逐漸呈現出層次與豐富性,連同充滿抽象奇幻氛圍的聲音造型及舞台空間,塑造出異境般的生態系場景、曖昧性滿盈的活物生命。(謝淳清)

2019-11-25
簡麟懿
舞蹈 舞蹈與文化跨界的純粹成品《器》

作曲者原摩利彥等人著實為《器》打造出了一首量身訂做的音樂與神秘,然而最大的神秘始終來自於戴米恩利用手臂或舞者的身體作遮掩,創造一齣六十分鐘看不見頭部的演出,這樣的設計彷彿向希臘諸神致敬般,去神化或是去人化,總之這樣的失去,反獲得了維納斯一般的美麗。(簡麟懿)

國藝會 國藝之友
RSS 訂閱 聯絡我們
本網站平台所發表之文章,不代表國藝會立場
◎版權所有,若欲引用全文、轉載,請註明出處。惟不得做為商業用途
最佳瀏覽體驗 : Google Chrome| All Rights Reserved by NCAF Copyright ©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