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異世界的權利探問《轉生到異世界成為嘉慶君──發現我的祖先是詐騙集團!?》
6月
27
2025
轉生到異世界成為嘉慶君──發現我的祖先是詐騙集團!?(明華園戲劇總團提供/攝影徐欽敏)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805次瀏覽

文 蔡佩伶(2024年度專案評論人)

詐騙集團車手小劉,發生車禍,掉進嘉慶君遊台灣傳說為主題的異世界,他化身嘉慶君,與王發、李勇重返清代台灣,經由噶瑪蘭爭取設置墾戶的抗爭,觸及先祖劉秀榮及陳蘭妹;祖先們所面臨的求生困境,觸發他介入過去,利用未來人擁有的先備知識和異世界皇帝身份,企圖改寫自身現實。

《轉生到異世界成為嘉慶君──發現我的祖先是詐騙集團!?》的編導,立足此刻,把人類共同情感設定為啟動嘉慶君遊台灣異世界的鑰匙,連接到清代台灣的歷史事實和歌仔戲表演邏輯構成的縱橫脈絡之中,其後埋藏一則我們再熟悉不過的生存寓言:科技發展無法解決土地開發/生存問題,清代至今反覆出現的抗爭,像是關於宰制與自主的循環遊戲,形勢不同卻揮之不去。

編導設計實質上有意識背離歌仔戲敘事根基。歌仔戲世界觀吸收儒家的家國同構概念,內在秩序呈現忠孝價值主導的金字塔式社會結構;家國均以相同的道德規則構成,而擁有同樣結構。社會運作建立在道德與集體,尊君被視為最高美德,忠孝原則成為角色們必須尊奉的主動機,並構成其困頓之源,劇作瀰漫著家國情懷。若非極端處境,幾乎不存在個體空間。從思想延伸到生活領域觀察,公共空間的解釋權也屬於象徵君權的官僚體系,並無社會大眾共議的協商空間。當編導企圖叛逃前述的歌仔戲世界觀,究竟怎樣轉譯成歌仔戲觀眾可理解的作品樣貌?本文希望從不同角度呈現,討論這部作品隱含的「權利命題」。

編導建起現世和異世界交織的雙向封閉故事結構,權力、抗爭像是相伴鏡像。抗爭意象散落在結構,明確如序場小劉家即將拆遷;異世界的噶瑪蘭居民集體向官方要求設置墾戶。也有符號型的存在,劉秀榮回憶段落無具體指涉的民變景象。情節裡出現女性主導、追求地方自治的地下組織小刀會。原本在現世落拓的小劉,被迫「轉生異世界」,成為嘉慶君的他,從底層車手搖身變成皇帝,享有不受宰制的自由之後,這位異世界君王在歌仔戲經典結構下,涉入形形色色追尋權利的抗爭場景,最終卻成為釋放權力的分權者。

如果說君權、忠孝是異世界裡幽微的治理潛規則,一場場未竟的抗爭彷彿權力結構下的註腳。小劉和異世界人們的差異,或許因為是未來人,而擁有不同視角。不論時空或身份易變,扮起異世界君王或現世小劉,都得以脫離自我陶醉,顧全另一種企求:留予後世選擇的空間。

轉生到異世界成為嘉慶君──發現我的祖先是詐騙集團!?(明華園戲劇總團提供/攝影徐欽敏)

雙重世界和兩種身份共融在作品時空。在那個只能唱歌仔戲的異世界,歌仔戲預設表演公式巧妙淡化抗爭煙硝,一段段無視場合的戀愛戲碎片,在主線加入變數提味。這些元素看在不熟悉歌仔戲的觀眾眼裡或許奇怪,不過對於歌仔戲迷來說,它們是歌仔戲和戲迷的盟約。咬目定情就該生旦對視相擁圓轉再雙入水、談情要唱【都馬調】或浪漫調性電視調、而小旦無論何時都得雲姿月步……諸多期望在一般觀眾看來可能全然無感。有些意象無需合時,照樣勾人。既熟悉又陌生的懷舊感性讓時空跳躍再自然不過,穿越時空的小劉在歌仔戲異世界當個拙劣版嘉慶君,妙設計逼出落差衍生的喜感。

《轉生到異世界成為嘉慶君──發現我的祖先是詐騙集團!?》藉著在地經典傳說混搭轉生時空結構,大玩歌仔戲表演形式,歡樂追尋權利和認同。歷史並非一眼能望穿終點的旅程。身處在遺忘比記得更快的時代,作品也許是聯想的線索;願我們不落入認知制約,保有面對未知的勇氣。

《轉生到異世界成為嘉慶君──發現我的祖先是詐騙集團!?》

演出|明華園戲劇總團
時間|2025/05/16 19: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 大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導演根據本劇無厘頭的調性,卸下了正劇的枷鎖,大玩各種荒誕場面調度,如倒帶式的追逐場面、遊賞花園時具象且惡搞的故事壁畫、宴會中跳大腿舞的北京歌姬,乃至於最後時空封閉循環,讓劉嘉慶不斷被殺的畫面,都讓全劇充滿歡快的氣氛。
6月
27
2025
在面對歌仔戲團經營的困境上,星字團跨出了跨界合作的第一步,或許是用這樣的方式回應劇中秋蘭再興日月星的想望。台前台後,用戲說自己的故事,戲也許不完美,猶如人生的坑坑窪窪,但至少仍在努力前行。
11月
18
2025
在意識形態與思想主題當道的劇場環境中(若無以上兩者,何以獲取公部門補助?),《別叫我成功》所帶來的(純粹的)娛樂效果尤為難得、可貴。在此語境下,該作品不可不謂成功。
11月
11
2025
時代越久,似乎能夠保留更多與現實有所出入的想像;只是當這層懷舊濾鏡被剝除,又該如何面對不夠寫實的現代場景?究竟是要保留創作的虛構空間,還是在建立寫實場景時,必須更精準地掌握其中的準確度?另一方面,對於戲曲而言,寫實與寫意又各自得被放在什麼位置上?
11月
10
2025
走戲人秉持創團首作的熱誠,將傳統套路與現代劇場技法並置,借鑒歌仔戲的美學,融入現代劇場手法(多媒體、電玩畫面、夜店佈景和現代舞),呈現一場融合傳統韻味與現當代感的親子劇場《龍女流浪記》。
11月
07
2025
樊梨花之所以能度過人生的種種考驗,是因為她有法術可以助其度過難關,而沒有法術的阿傑該如何繼續他的人生?或許《低・俗・畫本》隱隱然地給了答案——心理分析不啻是一種阿傑的法術——但法術要立竿見影,或許在戲中才能辦到。
11月
05
2025
那麼,到底《皇上》的「貴妃醉酒」能否勾連出左翼精神,或者它會是什麼新涵義?就此來看,整齣戲似乎渾沌未明,還是「貴妃醉酒」的木刻畫化便是答案所在,必須從上下文脈絡才能找到它的新意——甚至因此,《皇上》要說的是,我們應超克這個主題與左翼構想,走出劇情享娛,甚至是左翼文藝美學與歷史的侷限?
11月
04
2025
作品試圖藉女性主角呂海英的行動,白描清代臺灣「向海立生」的歷史景象,卻在愛情戲類型包裝下,一步步稀釋她的行動力。呂海英跟李啟明之間的婚外戀情、被阿桂嫂單戀,儘管豐富了戲劇情節,卻讓本應有為有守的女海賊形象,退為「戀愛腦」。
10月
30
2025
動作經由電腦指令同時轉化影像,很大程度地輔助觀眾了解演員身體語言及戲曲程式之表達意象。手持手機作為攝影工具,不可避免的手震造成AI判讀的參數變動,產出影像虛實交錯,恰好達到上述輔助、略為提示之效,不致扼殺觀眾美的想像。
10月
29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