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幾處豎琴與大小提琴獨奏的片段較讓人耳目一新外,樂章之間的雷同處皆略過高。聽完本組曲,感覺比較像是五首同一風格的寫作同時並列,而非一曲森羅萬象卻又萬象歸一的組曲。(徐韻豐)
除了幾處豎琴與大小提琴獨奏的片段較讓人耳目一新外,樂章之間的雷同處皆略過高。聽完本組曲,感覺比較像是五首同一風格的寫作同時並列,而非一曲森羅萬象卻又萬象歸一的組曲。(徐韻豐)
下半場的白遼士《幻想交響曲》是本樂季筆者聆聽NSO,認為是表現至今最完整的一曲,整體而言樂團與指揮之間的默契障礙算是完全克服,樂團回應指揮拍點的時間(Timimg)也逐漸拿捏地恰到好處,聽眾也才能真正開始認識馬寇爾的音樂。(徐韻豐)
大致而言,整場音樂會是具有啟發力的,也給予人們更多的思索空間。喜見NSO在新的一季有如此專業的表現,往日的默契也逐漸回復,再透過魏靖儀與吳曜宇的合作演出,更確信臺灣年輕音樂家的實力不容小覷,已能獨當一面,也相信未來,不論是NSO或是其他客席音樂家,更能合作無間的一起進入更優質、更專業的境界。(劉馬利)
筆者接連欣賞兩場NSO與馬寇爾的演奏,認為相互還欠缺了些默契,彼此的真本領才能完全展現。(徐韻豐)
音樂會的選曲是一門學問,一旦決定要演出眾所熟知的經典作品,又是NSO曾經演奏過的曲目,難免會讓人用更嚴格的標準來檢視,勢必要承受一些壓力⋯⋯(劉馬利)
國家交響樂團雖然即將年滿三十五,⋯⋯,但樂迷此時是否得以知曉遴選當時讓大師脫穎而出的音樂特質,或是,對台灣交響樂團指標品牌的宏觀遠見會以哪些具體作為來灌溉,特別是疫情後當國際差旅與群聚空間均受限制時,防疫規定成為往後常態時,NSO會以什麼對策因應?(徐韻豐)
整體來說,NSO的演奏具一定的完整度。雖然《霍爾堡組曲》在演奏的一開始,聲部的平衡與聲音的統整,似乎尚未融入演出的場域,稍有力不從心之感,主要是這類型純絃樂的作品在演奏時需要面面俱到,不容太多失誤的空間,除了技術上的高度要求,更需團隊精神才能達到完美境界。(劉馬利)
此次是國家交響樂團在相隔八年後再次演出《蝴蝶夫人》,也是指揮呂紹嘉任內最後一場歌劇音樂會。在樂團部分除了第一幕聲響太大而蓋過聲樂,在音色的表現上整體而言可說是相當不錯。(洪于淳)
在指揮家里科.斯卡尼帶領下,完成顛覆了我對於NSO國家交響樂團的聲音印象。而鋼琴家白建宇與指揮家里科.斯卡尼之間除了是好友關係,鋼琴家白建宇亦曾經於2015與2016年樂季擔任過NSO國家交響樂團之駐團音樂家,讓獨奏家、指揮與樂團之間從多年默契中產生不言而喻的火花。(洪于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