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蘭少女》不管是劇情的安排、場景道具的佈置、演員的編排、音樂的表現都可以看出來與2011年或甚至更之前版本的不同性,《羅密歐與茱麗葉》、《鐘樓怪人》這些音樂劇一樣透過演出不斷求新、求進步,《木蘭少女》似乎也追隨這些音樂劇的腳步,未來不知能否再次看到這齣劇的復出。(戴源宏)
《木蘭少女》不管是劇情的安排、場景道具的佈置、演員的編排、音樂的表現都可以看出來與2011年或甚至更之前版本的不同性,《羅密歐與茱麗葉》、《鐘樓怪人》這些音樂劇一樣透過演出不斷求新、求進步,《木蘭少女》似乎也追隨這些音樂劇的腳步,未來不知能否再次看到這齣劇的復出。(戴源宏)
《變態》雖然一樣讓人看見創作者的騷動不安、與無法駕馭的矛盾情感,然而令人欣喜的是,這件作品也表現出創作者轉化自身困境的努力嘗試,保有著返身回視的誠實、與多了一點的謙卑。(張懿文)
門把的安排是刻意、明顯,卻巧妙地。一可在故事性上作為改變命運的媒介,二則在功能性上可因此做精妙安排,如,帶領人到其他時空的任意門,以及換場時的整個舞台、場景旋轉,華麗並讓「舞台本身」具有高度觀賞性。(陳彥諺)
看完《春鬥2018》,奇妙的是,很少感覺雲2舞者自由。這種不自由,好像是編創者期望他們自由也難以自由,有時候,也可能是編創者期望的只有自己的自由。身體技巧體能都讓人敬佩,但有時感覺缺少人味。(劉純良)
演員在舞臺的圓心不斷地走動繞圈來表現面對選擇的猶豫不決,而每一條道路代表著所選擇的方向,在選擇過後來決定走向哪一條自己的未來人生。(游若婕)
《不讀書俱樂部EP.1冬之夢》或許在情節設計、人物安排上有可被吐槽的必要,但其之所以吸引人,在於「歌唱、演戲與現場鋼琴伴奏間的巧妙配合」。其將三者融為一體,不僅讓敘事與抒情都能以歌曲發揮,且未見演唱與說話間的區隔,流暢地進行切換與演繹。(吳岳霖)
通過劇作檢視生命當中的愛與缺憾,意圖給予觀眾面對這些情感的方法、同時認知到「面對」的困難,正是在於此劇對於處理情感課題的深刻之處。(蘇恆毅)
蔡柏璋在詮釋Wasir此角色時,使該角色的節奏專注的投射能量,使觀眾與角色的頻率同步呼吸;在歌曲演唱部份,具有豐富療癒磁性的中低音,皆使觀眾能夠沈穩的聆聽歌曲與劇情當中所要描述的故事和情境氛圍。(羅家偉)
羅曼史成也市場,敗也市場。羅曼史的第一要務是賣,買不起去倫敦的機票,可以買得起戲票,羅曼史帶你飛,生命的缺憾只消一口櫻桃起司,一次dance studio的邂逅,一次西藏的心靈之旅,就會完滿。從缺憾到圓滿,只要輕輕按下轉台的鈕。(許仁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