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亦凡人《濟公戰女媧》
6月
25
2025
濟公戰女媧(蔡佩伶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737次瀏覽

文 蔡佩伶(2024年度專案評論人)

神仙戲活躍在歌仔戲外台民戲舞台,是日戲常見的其中一種劇碼類型。這齣《濟公戰女媧》被安排在艋舺金義殿紫微大帝慶典三日演期尾聲,戲文收場符合戲曲大圓滿概念,帶有透過劇碼祝福請戲主家的意味。雖然劇名隱約帶有神仙鬥法盡顯威能的奇幻浮想;這齣戲的趣味反而是完全立足凡人觀點,劇中的神仙角色格外人性化,貼近大眾。

內容描述濟公(許素容飾)占斷林正義(許素雲飾)得魁星高照,科考將取狀元;而李金龍(王秋冠飾)向家族立廟供奉的女媧娘娘(陳素華飾)祈願中舉,稱名落孫山將毀爐拆廟。女媧施法轉向魁星(江素蘭飾)到李金龍側,濟公見狀,催法復原魁星;李金龍依命落榜。女媧至靈隱寺找濟公尋仇,觀世音菩薩出面調停。

濟公戰女媧(蔡佩伶提供)

戲碼核心是民間信仰中的宗教經驗,人們期待超越困境,試圖向更高的力量祈求護持。戲裡使用科考表現人和神明之間的互動關係。仙界與人間本是相對,一虛一實。奇妙的是神明置身世俗:濟公禪師在靈隱寺為信眾卜算運程吉凶;女媧娘娘見信眾祭祀未祈願,施法引魂確認所求。人神距離親密,如同鄰里長輩。另一方面,神明也有生存危機,和人間相同。例如:女媧娘娘受到信眾以拆廟作脅,祂平和說理不見效,為安身被迫逆天;仍避不過失廟劫難。最終女媧與濟公的神際紛爭,交由第三方公證人觀世音菩薩斡旋。戲裡的神明雖有法術神通,可見脈絡更深遠;然而仙界與塵世仍有隱藏的距離,祂們仰賴信眾禮敬,生存機制在香火供奉、造金像建廟宇,藉著大眾的信仰而真正涉足人世間。

王秋冠飾演的李金龍,是這齣戲的關鍵角色。正因為李金龍向女媧祈願中舉,才引發濟公與女媧鬥法前因。李金龍一角採花(tshái-hue)應工,著白地金龍團紋藍鑲邊箭衣,左持白槍,右持蔚藍馬鞭而出;唱曲【北管十二丈】,曲調間奏左右開弓,一手轉馬鞭一手槍花,氣定神閒而俐落,至尾句一系連綿音仍字韻飽滿;刻劃出身優渥且擅武的富家公子形象。唱曲和做表一張一弛,透過表演節奏的調控表現角色特質。以李金龍為例,他的狂與願,勾出了神人之間隱藏的虛實應對關係。王秋冠抓住李金龍的傲性,口白加入上揚鼻音,對戲無意間流露結眉(kat-bâi)神態。而飾演女媧娘娘的陳素華,在戲裡一趕二,另一角色是少見的生行反串演出。她先帶山寨主一角,一席紅箭衣搭配穩健拳套定場,四唸白壓低嗓音,呈現類武生的英氣形象;後轉女媧娘娘,執雲帚隨嗩吶吹牌托舉圈旋,足下蓮步款款,符號化的飄逸身姿確如神女。

《濟公戰女媧》藉人神之別探問處世之道。道教追求真人境界。所謂修道,似乎就走向去外邪、斷妄心的路上;或許可以類比到自我提升。就整齣戲來說,對比構成發展主線。行當面可見正生和採花,角色面是濟公和女媧,兩組對照角色既有呼應,軌跡又不同。演員們善用唱、唸、作、打創造出生動具體的角色形象,一招一式堆疊戲肉;無腳本活戲戲場滾出實在功底,點滴都是漫長演藝生涯累積而來的「藝」。

《濟公戰女媧》

演出|欣櫻鳳歌劇團
時間|2025/05/15 15:00
地點|艋舺金義殿(臺北市萬華區環河南路二段100巷25號)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敘事策略與編排的失衡,導致《斷香引》的情節推進讓人恍惚與出神。坦言之,其難解的不是案件本身,而是最終糊成一團並理不出線索、如煙霧繚繞一般的「呈現」。
11月
24
2025
在面對歌仔戲團經營的困境上,星字團跨出了跨界合作的第一步,或許是用這樣的方式回應劇中秋蘭再興日月星的想望。台前台後,用戲說自己的故事,戲也許不完美,猶如人生的坑坑窪窪,但至少仍在努力前行。
11月
18
2025
在意識形態與思想主題當道的劇場環境中(若無以上兩者,何以獲取公部門補助?),《別叫我成功》所帶來的(純粹的)娛樂效果尤為難得、可貴。在此語境下,該作品不可不謂成功。
11月
11
2025
時代越久,似乎能夠保留更多與現實有所出入的想像;只是當這層懷舊濾鏡被剝除,又該如何面對不夠寫實的現代場景?究竟是要保留創作的虛構空間,還是在建立寫實場景時,必須更精準地掌握其中的準確度?另一方面,對於戲曲而言,寫實與寫意又各自得被放在什麼位置上?
11月
10
2025
走戲人秉持創團首作的熱誠,將傳統套路與現代劇場技法並置,借鑒歌仔戲的美學,融入現代劇場手法(多媒體、電玩畫面、夜店佈景和現代舞),呈現一場融合傳統韻味與現當代感的親子劇場《龍女流浪記》。
11月
07
2025
樊梨花之所以能度過人生的種種考驗,是因為她有法術可以助其度過難關,而沒有法術的阿傑該如何繼續他的人生?或許《低・俗・畫本》隱隱然地給了答案——心理分析不啻是一種阿傑的法術——但法術要立竿見影,或許在戲中才能辦到。
11月
05
2025
那麼,到底《皇上》的「貴妃醉酒」能否勾連出左翼精神,或者它會是什麼新涵義?就此來看,整齣戲似乎渾沌未明,還是「貴妃醉酒」的木刻畫化便是答案所在,必須從上下文脈絡才能找到它的新意——甚至因此,《皇上》要說的是,我們應超克這個主題與左翼構想,走出劇情享娛,甚至是左翼文藝美學與歷史的侷限?
11月
04
2025
作品試圖藉女性主角呂海英的行動,白描清代臺灣「向海立生」的歷史景象,卻在愛情戲類型包裝下,一步步稀釋她的行動力。呂海英跟李啟明之間的婚外戀情、被阿桂嫂單戀,儘管豐富了戲劇情節,卻讓本應有為有守的女海賊形象,退為「戀愛腦」。
10月
30
2025
動作經由電腦指令同時轉化影像,很大程度地輔助觀眾了解演員身體語言及戲曲程式之表達意象。手持手機作為攝影工具,不可避免的手震造成AI判讀的參數變動,產出影像虛實交錯,恰好達到上述輔助、略為提示之效,不致扼殺觀眾美的想像。
10月
29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