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的返視,評論的在場」系列導言寫到:「每個時空下的評論生產流程不斷變化,因此評論不僅僅是對於作品的反響,更 […]
「歷史的返視,評論的在場」系列導言寫到:「每個時空下的評論生產流程不斷變化,因此評論不僅僅是對於作品的反響,更 […]
《回顧》不只是對於作品的回顧,也是關於創作方法的後設回顧,關注過程更勝結果:關於作品如何被生產、如何被解讀、如何產生共感、甚至如何被轉譯與挪用。整個過程最令我感動的,是Xavier如何看重表演者個體的獨特性與自主性。(陳代樾)
「魔術方塊」就如同不斷幻變的世界唯一的基準,當舞作中所有的舞者一同逆時針繞行,卻是那始終不變的面向牽連著舞者的運行,好似行星的運動無論多複雜莫測必有其道理,而這道理不過就是相互纏繞的空間與時間。(陳代樾)
遊戲模擬出多媒體跨域表演者的表演狀態。演出時不論是光影、聲音、動作、動力機械等各種訊息接踵而來,表演者必須要適時切換意識狀態,選擇專注或忽視各種訊息,同時專注身體當下的存在。 (陳代樾)
沒有人能稱作「正常」,觀眾進入劇場也不是為了看「正常」的人表演,而是要看一些特別的人,演員的工作就是去表現自我。因此「爛戲」的另一層意義,其實是為被心理寫實否定的表演平反。(陳代樾)
蘇威嘉在尋找的情緒並非記憶的召喚,也不是外界的刺激,而是從身體細微的操控與覺察中自然湧現的情感。不做作、不假裝,從行動開始,自然會產生狀態、情感、情境、意義。(陳代樾)
全劇演員都用說悄悄話的語氣,不刻意將聲音投射到空間中,反而將聲音集中在嘴唇前方,再透過麥克風放大。說悄悄話般的聲音質地一方面製造親密感,也製造懸疑性和神秘感。(陳代樾)
如果說「春鬥2017」的三個作品有一個共通的主題,我覺得是關於焦慮無助、和對希望的渴求。不論是在社會立足的焦慮,與重要的關係或人事的別離,或對社會慘劇的冷漠旁觀。(陳代樾)
涌田悠非常重視語言具有的意義和結構,石井丈雄則完全相反的,意圖拆解語言、掏空意義。相較於涌田悠的謹慎細膩,石井丈雄則表現出在舞台上理所當然的自在灑脫。(陳代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