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唱歌集音樂劇場」長期經營小品,或許就是意識到「詞曲咬合」的重要,寧可確認詞曲的完整,也不隨意擴張篇幅的做法。期待「唱歌集」在與「故事工廠」找到新的商業模式後,能穩固發展,最後製做出一齣在規模與深度上都令人眼睛一亮的本土音樂劇。(許仁豪)
「唱歌集音樂劇場」長期經營小品,或許就是意識到「詞曲咬合」的重要,寧可確認詞曲的完整,也不隨意擴張篇幅的做法。期待「唱歌集」在與「故事工廠」找到新的商業模式後,能穩固發展,最後製做出一齣在規模與深度上都令人眼睛一亮的本土音樂劇。(許仁豪)
高雄市國樂團的演出一向以樂音和諧見長,團員人數雖然不及北市國、台灣國、桃市國之多,然而在詮釋樂曲時亦能恰如其分,不會因此少了樂音的深廣。這場演出從頭到尾都是滿滿的情懷⋯⋯(王亭又)
其作品也保持著強烈的視覺效果與豐富的音樂曲調,猶如一場歌舞盛會,擺脫禪風予人沉悶或淡雅的既定印象。可知尚和歌仔戲劇團透過濃墨重彩的戲劇風格宣揚佛理與孝道,同時也帶來視覺與聽覺的娛樂性。(林慧真)
此次以「世界音樂」為主題的《樂逑漫步》音樂會,結合了印度、日本、蒙古等傳統樂器,樂曲的呈現方式有合奏、協奏與重奏,然而,拿捏彼此在演奏時的比重卻不是件易事,過與不及都會影響整體平衡,且可能出現各說各話的情形。(蔡佩娟)
笛子名家鄭濟民,也是當初首演《蝴蝶夢》的協奏者,時過境遷,距首演已近三十年,仍是寶刀未老,笛聲輕快悠揚,抑揚頓挫之間情感轉換自如。(蔡佩娟)
李斯特A大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的最後一段,多的是鋼琴的精彩炫技、如上下滑音、快速上下音符等等,一樣不缺的祭出李斯特技法,米哈伊・利費茲表現一點都不含糊,漂亮溜滑地直達最後的完美終止式。(羅文秀)
國樂作品之中並不缺乏由史詩改編而成的作品,然此曲《花木蘭》在表現手法上,作曲者顧冠仁一來借鑑西洋作曲的技法,二來在樂隊配置方面特地交響化,甚是為傳統樂曲的創作模式做了相當的探索和嘗試。(蔡佩娟)
戲裡的六個人都有各自的包袱,各自的渴望,就好像真實人生的我們,有人渴望財富、有人渴望權力、有人渴望幸福…太多的渴望讓我們無止盡的追逐,追逐大家都渴望的,即使揹上再多包袱仍然奮力拚搏。(蔡佩娟)
第一首樂曲無論是樂團的整體合奏或者某些樂器的獨奏部份,在音準、音樂性、對唱線條、音量控制方面都令人眼睛一亮。團員本身的獨奏與合奏程度,以及指揮王戰的帶領應該都是關鍵。(陳惠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