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中的玫瑰《地下女子》
10月
07
2014
地下女子(曉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46次瀏覽

演出:曉劇場

時間:2014/09/28 14:30

地點:台北市萬華糖廍文化園區

文 鄭開譯(傳統戲劇編劇工作者)

一直以來,我深信創作應當「文以載道」,因此對於包覆議題、觸及社會的作品,抱持著極高的興趣。這次踏入曉劇場,用眼睛揀取的十七塊拼圖,讓這樣的我更加喜出望外,儘管《地下女子》所呈現的氛圍,讓我的精神狀態在上半場備受考驗。

十七個段落,幾乎以隨機排列的方式演出,每一個段落都有極強大的能量,就算是節奏看起來較輕鬆的間奏,到最後幾乎都會送上一記回馬槍,如同夢境般跳躍、無邏輯乃至不可理喻,卻又清楚表達段落宗旨,甚至會發現,許多情境似乎能與當前社會的某些狀況相合,只是抽換台詞,改了另一種表現方式,不禁令人莞爾,或者該說是讓人苦笑?雖然有著詼諧的元素,卻讓我的後頸總是沉甸甸地,而造成這個狀況的元凶,是以對角箭頭方式擺放的L型舞臺。

一如《穢土天堂》的日字型舞臺,這次的L型舞臺,由兩端延伸出無形的結界,也彰顯了強制將觀眾圈入的意圖,手法內斂,卻依舊有攻擊性,將演員、音樂、歌聲散發的能量折射、凝聚,再傳達給觀眾,搭配投影在舞台後方的繪圖,像是黑暗童話的有聲書,反覆叮嚀著地下人離世之前的「最後三日」。

碧娜,救了阿道夫的地下人,更準確地說,她以不作為、不決定,將阿道夫的生死交由長老與族人處理,卻又對長老耳語,讓一切看起來像是族人一同決議的。若以結果論來看,碧娜似乎想用這個表象,作為逃避責任的藉口,然而這些揮之不去的過往,卻反覆出現在她的「最後三日」,因此,我們看到了可被視為《穢土天堂》前傳的回憶、對碧娜而言更有衝擊與意義的片段,實際上,我們正陪著碧娜,邁向所有地下人都堅信會經過的終點。

一開始那股壓得我喘不過去的陰鬱,在「通報」段落完全炸開,情感潰堤的當下,

讓我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淚腺。重回地下世界的阿道夫,用自己富有邏輯性的思維,去衝擊碧娜不敢面對的心知肚明。在電影《The Devil Wears Prada》中,我們得知

「不去選擇也是一種選擇」,《地下女子》則更直指核心,闡述著一個普世皆存的

現象:因為不願決定、不敢決定,於是把決定權交給他人,當惡果產生,只要當個不需負責的受害者就行了。

其實還有更多人將自己抽離群體,直接把自己架高,當個批判者、高級知識份子,甚至自命「大師」、「先知」,弄出一副超然於世的姿態,如同「間奏:老鼠」的

段落,以戲謔、諷刺的手法,生動地詮釋出這種社會現象的精髓。

我們看到了久遠之前那個遵守教條、卻有思考天份的碧娜,從遇見阿道夫時的天真爛漫、興奮地帶阿道夫遊歷影射處女地的秘密洞穴,而後守著阿道夫承諾歸來時會帶上一朵紅色玫瑰的約定,日久,碧娜摺著紙玫瑰,一朵又一朵,一天又一天。

多年後的碧娜,對策劃地上社會「開發」地下社會的阿道夫,控訴自己不斷承受著來自族人的質疑與壓力,最後嘶吼、哭喊著說,自己只要一朵紅色的玫瑰。阿道夫失信了嗎?從未。不是早就說了?紅色的花瓣如鮮血,帶刺的枝幹如枯骨,所以,阿道夫給碧娜的,不只是一朵,而是一整片豔麗奪目的玫瑰花田。

隨時可以飽吸嫣紅的白色紙玫瑰,滿目的鮮血與枯骨,是族人的。也許,還有久遠之後的沙夏與海倫娜,在集中營裡,註定了她們的緣份,以及無法逃避的宿命。

看到這裡,似乎可以了解為何這部作品會選擇隨機排列段落的方式演出,除了強調夢境的無跡可尋,對演員來說,則是順著情緒累積,去選擇接下來該進入的段落,因此我們會看到情緒累積之後,所爆發的強大張力,會直接衝擊觀眾的內心,同時也考驗著演員之間的丟接功力,包括臨機應變、能量收放、思緒切換等,挑戰性與實驗性都很高,若無紮實的訓練,很難駕馭這部作品。

不可否認的是,碧娜最後成了最接近地上人的地下人,徹頭徹尾、從裡到外,似與阿道夫對鏡而生般,成就了《穢土天堂》中,以理性與冷酷的色彩,去武裝自己的「女版阿道夫」。而不斷探問著最後三日會是什麼樣子的她,當局者迷,何嘗不是一種自省與折磨?看著碧娜的「選擇」,走出劇場的我,反思著「不可離間、不可憤怒、不可爭執」這些力求和諧的信條,依舊充斥在生活周遭,《地下女子》餘韻猶存,尚待觀者譜寫後話。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