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如(台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
(編按:因此藝術節的架構較為複雜,為方便有興趣研究之讀者搜尋資料,於此補充,第二屆酸水南行為/影像藝術節為水谷藝術主辦,此篇書寫的演出為藝術節之中,俄羅斯Now&After國際錄像藝術節外掛單元的「青青Green Around」現場演出的三個作品之一作品。)
離開喧囂的城市走進悠閒的青年公園,在行進樹林與街道時經過了每個正在跳舞、運動的民眾,來到位於植物園的酸水南行為影像藝術節現場。先是看見藝術家陳孝齊穿著體面,坐在植物園內,瘋狂的吞食一條極長的金線。很容易地就可以發現金線的另一頭束著數十顆紅色輕氣球。他艱難的把整條金線全部塞入口中後,擠過人群,走出展場,佇立在公園的廣場上。此時包括許多路過運動的民眾都停下腳步,他們先是被大量的紅色氣球吸引,再看見氣球全是從一個男人的嘴中延伸出來。陳孝齊慢慢的將金線吐出,大量的紅氣球也越飄越高,隨著強風像風箏一般在高空滑翔。接著他移動身體,以奔跑、倒下、爬行等姿態,用各種身體姿勢,與高空中的紅氣球團改變著距離,相互拉扯,似在對話。他持續延展、拖行之後,隨後開始旋轉自己的頭部,將金線慢慢纏繞上脖子,一路到臉上,直到紅氣球全數回到身邊。他再度走進展場中,徑直走進叢林的最深處,站定位,開始以擁抱去爆破每一顆氣球,直到結束。
太扯(陳孝齊提供)
在藝術節提供的特定表演場域中,陳孝齊規劃了開場與結束的位置移動,不將自己受限在展場中發生表演。從他過去的行動藝術作品中,可以看到他不斷地在街頭行動、挑戰、實踐,包括:《此人沒有職照》(2012)、《行路難》(2017)、《過渡文明》(2017),他以行動藝術在日常公領域中與更廣大的陌生人產生意識碰撞。而有趣的是,這次的表演更著重於視覺美學,旨在藉此吸引路人目光,也許藝術家這次找到了新的美學策略去遊戲文明。
筆者在此作品中主觀地認為,藝術家想要談的是妄想的生與滅。慾望的紅色與歡樂的氣球象徵著難以隱藏的妄想,先是貪婪地吞噬著象徵連結的金線,再張開嘴吐露著那些妄想(這時也許是幻想或夢想),讓大家看看它能夠多高、多接近天、多靠近光。但在強風下不斷拉扯抵抗之下,身體依舊被地心引力侷限在地面上,無法與氣球一起翱翔,所以開始糾結著放下太過於巨大的執著。而放下的過程是最困難的,他必須讓那些沾滿自己口水的金線糾纏在頭部,忍受要收回曾經吐出的口水,彷彿那些宣言已經過期而發出惡臭,在生理上,表情也隨著金線的纏繞而扭曲。而當氣球回到身邊後,他用手將氣球一顆一顆爆破的聲響驚動了兒童的哭聲,像是自信心崩潰一般的背景音樂。這裡訴說的,彷彿是:能夠真正放下妄想的方式是擁抱。用力的擁抱每一個曾經讓自己興奮到顫抖的想法,用身體、行動讓妄想消失。最後一顆氣球破滅的瞬間倒是不會感到悲傷,反而看見了洩氣的氣球在叢林中表現了「萬綠叢中一點紅」的精巧。
這次的作品較為完整,也表現情感與詩性,但卻好像沒有陳孝齊以往行動藝術作品中,在街頭與人直接衝撞的企圖。藝術家把交流轉移到觀看視角,也著墨美學,一般路過的民眾只能用當下的感受與自身的經驗去詮釋所見的演出,而沒有直接與藝術家正面交談的機會,也許觀眾會因為恰巧欣賞到一段前衛的表演而感到幸運?或是因為這樣超現實的情境,而深思其中的情感?這是筆者最好奇的地方。也許行動藝術的價值,就是在於藝術家與空間中所有人共時性的羈絆,現場存在之人事物的反射都是能量來源,而藝術家就是那面鏡子。
《太扯 Too Over》
演出|陳孝齊
時間|2019/12/08 16:00
地點|青年公園園藝展覽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