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演出映照的妄想——第二屆酸水南行為/影像藝術節《太扯 Too Over》
1月
08
2020
太扯(陳孝齊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12次瀏覽

李敏如(台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


(編按:因此藝術節的架構較為複雜,為方便有興趣研究之讀者搜尋資料,於此補充,第二屆酸水南行為/影像藝術節為水谷藝術主辦,此篇書寫的演出為藝術節之中,俄羅斯Now&After國際錄像藝術節外掛單元的「青青Green Around」現場演出的三個作品之一作品。)

離開喧囂的城市走進悠閒的青年公園,在行進樹林與街道時經過了每個正在跳舞、運動的民眾,來到位於植物園的酸水南行為影像藝術節現場。先是看見藝術家陳孝齊穿著體面,坐在植物園內,瘋狂的吞食一條極長的金線。很容易地就可以發現金線的另一頭束著數十顆紅色輕氣球。他艱難的把整條金線全部塞入口中後,擠過人群,走出展場,佇立在公園的廣場上。此時包括許多路過運動的民眾都停下腳步,他們先是被大量的紅色氣球吸引,再看見氣球全是從一個男人的嘴中延伸出來。陳孝齊慢慢的將金線吐出,大量的紅氣球也越飄越高,隨著強風像風箏一般在高空滑翔。接著他移動身體,以奔跑、倒下、爬行等姿態,用各種身體姿勢,與高空中的紅氣球團改變著距離,相互拉扯,似在對話。他持續延展、拖行之後,隨後開始旋轉自己的頭部,將金線慢慢纏繞上脖子,一路到臉上,直到紅氣球全數回到身邊。他再度走進展場中,徑直走進叢林的最深處,站定位,開始以擁抱去爆破每一顆氣球,直到結束。


太扯(陳孝齊提供)

在藝術節提供的特定表演場域中,陳孝齊規劃了開場與結束的位置移動,不將自己受限在展場中發生表演。從他過去的行動藝術作品中,可以看到他不斷地在街頭行動、挑戰、實踐,包括:《此人沒有職照》(2012)、《行路難》(2017)、《過渡文明》(2017),他以行動藝術在日常公領域中與更廣大的陌生人產生意識碰撞。而有趣的是,這次的表演更著重於視覺美學,旨在藉此吸引路人目光,也許藝術家這次找到了新的美學策略去遊戲文明。

筆者在此作品中主觀地認為,藝術家想要談的是妄想的生與滅。慾望的紅色與歡樂的氣球象徵著難以隱藏的妄想,先是貪婪地吞噬著象徵連結的金線,再張開嘴吐露著那些妄想(這時也許是幻想或夢想),讓大家看看它能夠多高、多接近天、多靠近光。但在強風下不斷拉扯抵抗之下,身體依舊被地心引力侷限在地面上,無法與氣球一起翱翔,所以開始糾結著放下太過於巨大的執著。而放下的過程是最困難的,他必須讓那些沾滿自己口水的金線糾纏在頭部,忍受要收回曾經吐出的口水,彷彿那些宣言已經過期而發出惡臭,在生理上,表情也隨著金線的纏繞而扭曲。而當氣球回到身邊後,他用手將氣球一顆一顆爆破的聲響驚動了兒童的哭聲,像是自信心崩潰一般的背景音樂。這裡訴說的,彷彿是:能夠真正放下妄想的方式是擁抱。用力的擁抱每一個曾經讓自己興奮到顫抖的想法,用身體、行動讓妄想消失。最後一顆氣球破滅的瞬間倒是不會感到悲傷,反而看見了洩氣的氣球在叢林中表現了「萬綠叢中一點紅」的精巧。

這次的作品較為完整,也表現情感與詩性,但卻好像沒有陳孝齊以往行動藝術作品中,在街頭與人直接衝撞的企圖。藝術家把交流轉移到觀看視角,也著墨美學,一般路過的民眾只能用當下的感受與自身的經驗去詮釋所見的演出,而沒有直接與藝術家正面交談的機會,也許觀眾會因為恰巧欣賞到一段前衛的表演而感到幸運?或是因為這樣超現實的情境,而深思其中的情感?這是筆者最好奇的地方。也許行動藝術的價值,就是在於藝術家與空間中所有人共時性的羈絆,現場存在之人事物的反射都是能量來源,而藝術家就是那面鏡子。

《太扯 Too Over》

演出|陳孝齊
時間|2019/12/08 16:00
地點|青年公園園藝展覽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