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個部落的山海劇場──「Itini Kami我們在這裡」
4月
30
2020
傳統卡拉OK(節點共創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27次瀏覽

黃馨儀(2020年度駐站評論人)


2020年四月中旬週末,在花蓮海線的五個部落以「Itini Kami我們在這裡」為邀請,串聯展演半年來與藝術家合作的階段成果。Itini Kami的發生行之有年,延續著2018年八月至2019年三月開始的「森川里海濕地藝術季」,而其前身又是2017年「米耙流濕地藝術季」與再之前是2011年至2012年「水梯田濕地生態環境裝置與水梯田濕地音樂季」。雖然名稱一再更易,但其精神皆奠基在阿美與MIPALIW(米耙流)所蘊含的「互助而後美好」的意涵,並結合2015年台灣開始興盛的里山倡議,擴大到花蓮海線所有的「森、川、里、海」多樣地景,由人文與地貌共同切入,希望藉由藝術尋找部落主體、並作為部落內外的對話橋樑。【1】


我們在這裡:以藝術介入探索部落

此次「Itini Kami我們在這裡」,為2019年「森川里海藝術創生基地計畫」的階段盤點,藉由於港口、貓公、新社、復興和磯崎五個部落的深度田調,經由口訪和踏查,欲建立一份傳統產業地圖,以十年的近程為願景,期待進行長期社區活化與產業經營,並引入藝術家作為後續創作引導。【2】「Itini Kami我們在這裡」作為部落串聯與再活化的長期計劃,多年來名稱不斷移變,不難看見策畫者為了求得資源,因應公部門希望的方向所作的更易。然而幸好策展人蘇素敏始終穩健在其後謀畫,維持整體的策畫目標與發展進程。也因此今年雖限於疫情,但蘇素敏不希望累積的成果因為資源轉換或是局勢改變而中斷,為銜接過往能量的持續進程,今年並未大肆宣傳,強調回到部落主體,呈現上不以完整的表演為目標,更多是分享歷程與精神;同時也間接展現了藝術家進入自有語境的部落,共同工作所需要的時間與磨合。

此次活動除了部落的展演,還有涵蓋部落導覽與餐點的限額套裝行程,也作為當前公部門地方創生想像的初探。此次也由部落選擇所希望的藝術參與形式,再由策展人尋找適合的創作者。此次組合上主要以音樂與舞蹈的嘗試為主,在原住民歌舞傳統上再結合新的可能。【3】因為疫情名額控管,我只有參與四月十九日的兩場演出,並無跟到導覽,不過跟著演出實際進入部落生活場域,確能直接帶領觀眾靠近部落的歷史與生活面貌。

穀雨的復興(節點共創提供)

比如劉伊倫與復興部落的十三位長輩,就劇場遊戲作趣味性的呈現編排,並於最後大家齊唱今年一起「新創」的「部落歌曲」──因為部落遷徙以及族人的教會信仰,傳統祭儀和歌謠於焉失傳,部落沒有了自己的歌曲,而在這次的過程中大家一起創作了〈復興之歌〉 Raliw no Dipit,講述遷徙、歌頌現在Dipit的三溪匯聚,以及由田、海、溪構成的家族地景。另一邊,李常磊和磯崎女聲合作《傳統卡拉很OK》,試圖以穩定的譜、庶民的卡拉OK紀錄編曲磯崎Ina(媽媽)們在勞動中吟唱的歌曲,形成一種「規格化」。也因此,Ina們紛紛表示「好不習慣啊!」、「不會算拍子啊!」從過往自然發生的群體歌唱,到被規格化需要依循固定節奏,傾聽的過程也在感覺傳統歌曲在被穩定與記錄的過程中,是否也失去了其有機的流動性?然以另一層面而言,卡拉OK歌曲興盛也豐富了原住民族的娛樂選項與情感表達,其特殊的演唱方式儼然成為一種原民代表符號,無論是Tai身體劇場或是布拉瑞揚舞團,都有結合卡拉元素進入創作中。【4】在傳統與卡拉之間,兩者的相互性與指向性是什麼?又是什麼在答應回覆著OK?在傳統與現代的歡唱中,我不停地感受期間的相似與扞格。

與之對應的提問即是:在現代與傳統之間,部落生活與精神意涵到底是什麼?當藝術介入時,是協助再建構、還是一種外來想像的附加?要談論此,我想繞遠點,從2017年至2019年三年間,蘇素敏邀請阮紀倫(前名阮少泓)與磯崎部落固定合作的東海岸環境劇場談起。

 

尋找自己的山海:東海岸環境劇場

2017年的東海岸環境劇場計畫,實和花蓮縣政府希望在豐濱鄉一帶興建「山海劇場」有關。2012年起,山海劇場興建計畫因為土地徵收與環境破壞問題陸續被港口、靜浦等部落抵制;2015年選擇轉向磯崎,計畫改建臨海的舊磯崎國小興建高三層樓的水泥建築,藉此振興觀光,提供部落展演可能。然舊磯崎國小實為部落年祭辦理場地,近年返鄉青年也開始以自己的方式發展深度部落體驗,與此相比外來的「山海劇場」全然無法呈現豐濱一帶的自然山海與部落文化,「跳舞給客人看」的觀光思維完全傷害了部落的主體性。【5】部落需要觀光劇場嗎?屬於部落的空間會是什麼?在與政府溝通的過程中,蘇素敏希望帶入更多的討論與對話進入部落,因而邀請「找我劇場」的阮紀倫進入磯崎,依據舊部落的原有空間和在地的生活樣態創作演出,而這樣的相遇,延續了三年。

2017年阮紀倫以部落生活的聲音為出發,利用磯崎老屋到舊國小的空間,偕同地方青年與部落Ina們發展了移動演出的作品《生之聲》。交織著部落青年小瓏(Emas)的返家記憶追尋,以及Ina們在舊部落空間中,除草、編織或是交談的聲音與吟唱,帶領觀眾一同漫步在依山傍海的部落空間,直接感受部落生活,讓劇場直接在戶外發生,讓感受自然地落在山海之間,體會屬於部落的原味山海劇場。第二年,阮紀倫再次與同一群部落媽媽們一起工作,以《野地的盛宴》為題,從聲音過渡到味覺,並邀請瓦旦‧督喜與部落歌手Laway協力創作。當時以港口部落的海梯田為舞台,以劇場練習串接,結合歌舞音樂與食物,帶出部落媽媽生命的苦與樂。

承接前兩年的經驗,2019年阮紀倫希望可以延續聚焦部落媽媽的生活,探詢他們的生命空間與夢想。部落媽媽乘載了家內社群內許多工作,顧裡忙外常沒有了自己的時間,而許多部落演出也由她們負責。第三年再進到磯崎部落,其與Ina們已有一定的熟悉度,但媽媽們也各有自己的生命處境與身體轉變,也因為颱風影響,最後選擇以《Ina卡拉OK》為題,排練過程中藉由歌曲映照Ina的生命與渴望,並邀請舞者郭少麒一同編排舞蹈,豐厚Ina們的故事。

2019年,即使經歷抗爭,水泥的「山海劇場」將剷除舊國小在磯崎興建已成定局。第三年的作品《Ina卡拉OK》承接2017年的概念,藉由部落起源的傳說故事開始,分兩頭帶領觀眾再走過一次舊部落空間,感受山海與在期間勞動的婦女。最後觀眾一同走下臨海的階梯,進到磯崎國小舊操場,在象徵喜慶與相聚的辦桌大紅桌旁,觀看部落媽媽們在藍天下的演出──穿插著點歌,媽媽分別說出曾經的少女情懷、部落生活的辛勞,群體生活的快樂,藉由一首首K歌舞蹈,感受她們所抒發的情感與寄託的夢想──在生活的輾壓中,她們藉歌曲中忘卻現實,轉換心情、找到新的力量。最後媽媽們依序說出自己的名字、現階段的願望,然後邀請觀眾一同環繞篝火舞蹈,慶祝在磯崎的生活,在歌舞中結束這場聚會。在演出中隱隱感受著快樂的原住民、幽默的原住民背後的辛酸與堅強,那是他們面對無可奈何的生命的態度。【6】


在這裡的下一個十年……


傳統卡拉OK(節點共創提供)

從2019年再銜接回2020年,從《Ina卡拉OK》到《傳統卡拉很OK》,即使都是以歌曲發想,卻不免感到展演的意義被縮小了,一來顯示創作者剛進入部落與階段嘗試的必然狀態,另外也是當下利用的表演空間受到限縮。在海風吹拂的樹下,為躲避炙熱的日曬,天然的山海劇場──磯崎國小舊操場難以進入視線,而工程預計在2020年十月進行。於一再被現實提醒的感傷中,不免過度揣想當工程改變地景、剝除記憶,自然的過往被人工佔據後,「傳統」是否不免真的得靠制式編曲才能留下、能夠OK?

而看向今年的五個部落的階段呈現,雖感受到企圖破除常人對部落傳統演出的想像,卻也感受到歌舞仍是無法切割的元素,並在觀看過程中感受到外來藝術家和部落間仍有的狀態落差與行動差距。即使今年的計畫是據部落的希望媒合,但部落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在活動結束後「藝術家Bonus火堆聊天專場」中,劉伊倫提出在部落工作「劇場」的困境:在部落的既定工作中,其實族人沒有自發排練的時間和習慣,這在阮紀倫三年的工作中也常發生。於此必須承認,現階段藝術家帶來的方法不免都是外來的、甚至可以說是西方的(在台灣的劇場、音樂與舞蹈舞彙仍多數是受西方影響),進入固有的部落場域、一個有自己文化建構的地方時,這樣的相遇可以如何真正對等並相互需求的發生,絕對需要時間以磨合尋找。

就此,策展人蘇素敏給予了十年的發展期待;作為短暫的觀察者,我也好奇Itini Kami的後續發生,其經由時間澆灌所能累積的獨特歷程──從單一的集體到跨邊界的相遇,我們因移動與嘗試而建構出認同,在這樣的過程中觸碰限制,同時也建構解放與突破,而這樣磨合與曖昧的關係給予新的銜接方式,將有創意地給予新的經驗、建構可能。【7】

我們在這裡,可以一起建構什麼?保存什麼、突破什麼?在舊磯崎國小消失之前,在政府強加的山海劇場興建之後……。或是,還有其他?


註釋

1、參考「森川里海(米耙流)濕地藝術季」官方臉書頁面。

2、參引今年《Itini Kami我們在這裡》售票網頁文字介紹: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003220349031103927704

3、五場演出為:新社部落X黃培育《新社Rubatang》部落民謠錄製、貓公部落X張幼欣《鼓動貓公》傳統樂舞結合西非擊樂演出、港口部落X滕立菡《女神肚皮舞》,以及筆者所觀看的復興部落X劉伊倫《穀雨的復興》劇場演出、磯崎部落X李常磊《傳統卡拉很OK》部落歌謠卡拉譜曲。可參考蘇素敏臉書節目單圖片:https://www.facebook.com/ssuming.su/posts/10213506460575278

4、比如Tai身體劇場的《橋下那個跳舞》,或是布拉瑞揚舞團的《#是否》。

5、參照環境資訊中心〈山海劇場轉向磯崎? 花縣推「唱歌跳舞」8計畫討東發基金〉,網址:https://e-info.org.tw/node/107564

6、2017至2019三年間東海岸環境劇場的作品,筆者只有實際觀賞過2019年的《Ina卡拉OK》。

7、此段潛藏著《路徑:20世紀晚期的旅行與翻譯》一段:「人們因不斷地移動而產生離散與混雜(hybrid)的認同,這些認同既有限制性又具有解放性。他們與國家和跨國結構有著曖昧的關係,將語言、傳統與地方用具強制性又充滿創意的方式銜接起來,這當中也包含了對戰場般的家園、記憶的力量、和越界風格的陳述。我們很難去衡量,甚至很難去想像這些新興經驗。」詹姆斯‧克里弗德(James Clifford)著,Kolas Yotaka譯:《路徑:20世紀晚期的旅行與翻譯》,台北:桂冠圖書,2019年,頁11。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