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與缺席間的台灣──談「2015 亞洲製作人工作營」在台北
12月
14
2015
亞洲製作人工作營(林人中 攝)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85次瀏覽
林人中(特約評論人、藝術家及策展人、亞洲製作人工作營活動觀察員)

亞洲製作人工作營(Asia Producers’ Platform Camp,APP Camp)是由韓國製作人崔石奎(Kyu Choi)發起的「亞洲製作人平台」所進行的四年計畫。韓國、台灣、日本、澳洲攜手聯盟,設有各國代表組成的策劃小組,自2014年起依序輪流擔任主辦,召聚四國劇場製作人駐點交流,今年還囊括香港、澳門、中國、印尼、馬來西亞及紐西蘭。台灣由表演藝術聯盟(以下簡稱表盟)策劃主辦(並作為國藝會與表盟合作「表演藝術國際交流平台」的執行項目之一),邀請製作人王永宏、陳汗青、孫平、楊喆甯及藍貝芝(2014年赴韓代表是前四位及周書毅)組成團隊,進行交誼、參訪、討論、研究等網絡連結工作。

這回地主國帶客人遊台灣,參觀了宜蘭傳統藝術中心、無獨有偶劇團利澤國際偶戲藝術村、戲曲中心工地、雲門劇場,觀賞國光劇團及黃翊的演出,舉辦交流晚會,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三館及台北藝術中心各代表人在活動期間與會,就佈局一件國際集會場合而言,得窺主辦者行政資源串聯與整合的企圖。

最大亮點是台北一日遊「分組研究」(group research),五位製作人各自帶隊進行主題式在地深度探訪,才真正將國際連結的潛文本及敘事展開。他們分別規劃了「替代空間及其展演」、「藝術家的家」、「劇場裡的音樂家」、「跨領域藝術實驗」及「性別與劇場」:楊喆甯引路在機構場館外藝術家的創作空間,如酸屋與少少原始感覺實驗室;王永宏介紹了牯嶺街小劇場近期聲音藝術策展系列的合作藝術家,如李婉菁與張又升;陳汗青拜訪藝術家的排練場或私宅,如張婷婷與無垢舞蹈劇場;孫平穿梭表演及視覺藝術機構,如空場與寶藏巖國際藝術村;藍貝芝書寫台灣性別表演脈絡,如同志議題的劇場編導與皮繩愉虐邦。

直達人與空間的田野訪查,讓國際製作人們得以從特定軸線認識這塊土地,從藝術家、機構、場館甚至心理與物理空間移動過程,牽起與局部社會與文化環境生態面的對話。從相遇引發問題,問題引發脈絡,而「進入脈絡」才是理解自己與他者的方法與目的,及發展國際合作的充要條件。譬如藍貝芝小組,便從酷兒/性別表演實踐談到中國與台灣的歷史政治及解嚴後小劇場運動,到台灣現下性別議題的社會情境。關於國際連結的方法與意義,這道各自表述的「producer’s choice」申論題,五位製作人答得漂亮。

談及立意,「亞洲製作人平台」及工作營重要之處,更在於摸索與探問「什麼是/為什麼需要製作人」及「什麼是/如何亞洲」。前者,它類似當代藝術與美術館系統在二十一世紀後面臨的什麼是策展(curating)及策展(curation)及策展人(curator)在角色功能的轉型、擴充與再書寫之諸種討論。在這裡「製作人」也是。崔石奎便曾用「創意製作人」(creative producer)意圖區別對傳統製作人的通識,可作為起點,跳脫藝術行政框架,去論述製作人之於作品及機制(institutional realm)的當代創造性。後者,進一步說,是後殖民到去殖民的反思過程,它試圖在歐美主導的藝術市場與文化經濟框架下,重構亞洲自己藝術與貨幣的語言及身體。因此台灣在政治與文化體質上的複雜情境,有十足優勢來引導與討論這次集會。然而這次主辦者卻失掉了詮釋主導權

一週的閉門及半公開行程裡,唯一一場公開論壇〈亞洲網絡的發展與跨越〉,暴露了「台灣」在場同時缺席的荒謬情境。首先,能代表主辦者的「台灣—亞洲立場」,來組織整合整場會議的人在哪裡?於是你眼看整場會議由外人主導佈局,除了台灣人上台業務報告「這幾天我們去了哪裡做了什麼」及外國人發言「參加APP Camp之心得感想」外,這場論壇到底討論了什麼?即便有「大家長」兩廳院總監李惠美接棒主持最後關於場館及網絡連結的話題,已來不及扭轉「台灣」幾乎於整場論壇缺席的事實。既沒有聚焦台灣在地藝術文化議題,也無法開展台灣與亞洲表演藝術網絡相對與絕對座標的討論。

不僅未來性與當下性論述缺席,歷史性亦然。舉例來說,1997年舞蹈空間藝術總監平珩發起的「小亞細亞網絡」、身體氣象館王墨林與姚立群自2001年起展開的「亞洲相遇」系列相關計畫及台北藝術節「亞洲藝術共同體」,甚至兩廳院近期連線日本利賀藝術節「亞洲導演競賽」的參賽製作經驗,再拉到雲門流浪者計畫、台北國際藝術村及竹圍工作室等相關出訪亞洲駐村或進修案,在在皆是耕耘亞太藝術圈所累積的跨國合作與交流經驗資料庫,值得爬梳為共構亞洲網絡及作品生產的參考脈絡。這些豐富的素材及相關製作人與藝術家的實作與思想,是台灣參與這件平台計畫上本能具備的話語基礎,更是表盟在策劃及機構本位上的強大後台。可惜的是,當地主國的話語權空洞弱勢,你的聲音便在四國談判桌上消失。

這一局該何去何從?藝術目的與關係政治上,APP Camp 必然會形塑製作人之間透過友誼而誘發的合作案,但它不一定非得叫做「節目共製」。但倘若以「共製」作為四年計畫發展目標,只有製作人彼此聯誼是不夠的。四國策劃小組應該更具策略地規劃讓更多製作人、藝術家、藝術節、場館與機構得以參與並涉入亞太關係網絡。這難度很高,但並非辦不到,更何況策劃小組成員裡都多少有官方資源人脈。它不一定會在第五年產出共製,甚至需要更多時空彼此理解與磨合。每次駐點聚會後,製作人間如何持續深化關係,甚至為了彼此的藝術家登門造訪,拓展軟體與硬體資源串連與整合,才是這四年間真正要下的工夫。說白了,「共製」與「共治」其實是同一件事。

這件非各國文化部發起而民間獨立自主的APP平台計畫,其實相當有潛力創造非官方典型而更加活潑的交流型態,發展民間與官方合作新範式的可能性。2017年,APP Camp將結合墨爾本藝術中心的「亞洲當代表演藝術三年展」同步舉行,屆時將吸納更多亞洲甚至歐美的藝術經濟資源,進行關係政治的全面整合,加上前三年的活動經驗累積,我們可以想像澳洲(與韓國)將風光收割這四年階段性成果。屆時我們會看見台灣藝術家或製作人進入三年展關係網絡嗎?這個問題留給今年所有「在場者」回答。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