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與「懷舊」灌飽CP值——短評《一村喜事》
12月
20
2023
一村喜事(演出現場開放拍照,此照由吳岳霖提供、攝影)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299次瀏覽

文 吳岳霖(2023年度駐站評論人)

《一村喜事》是我歷來「吃」過最滿意的沉浸式演出。

結合飲食、玩樂等體驗的沉浸式演出,大概在COVID-19疫情於台灣爆發前達高峰(2019年、2020年),隨後因疫情各種限制而接近覆滅。不過,隨著疫情趨緩、限制鬆綁,這類沉浸式演出有死灰復燃的跡象。《一村喜事》在這波趨勢裡,有效結合眷村美食與環境、辦桌習俗與氣氛,在新開放的空軍三重一村裡頭,與其說是演出,不如說是真的辦了場喜事。

這場喜事的完成度極高,成立於「氛圍」與「美食」這兩者的相輔相成。從入場驗票,交換了標示桌號的禮金謝卡,到引導入場後,與不認識的觀眾湊桌,或尬聊、或交換意見,然後開桌,流程本身就足以體現婚禮現場。演出地點本是舊時眷村,團隊運用鋪著紅塑膠布的圓桌、張燈結彩的搭棚、放著大大囍字的舞台,乃至於全場鬧哄哄的講話聲,都讓觀眾更快進入這一村與這一場喜事。

《一村喜事》最為加成的是足足八道的辦桌料理,不只美味,更份量十足。有別於過往的沉浸式演出,食物多半淪為配角、或部分道具,製作團隊甚至關注到細節處,包含辣椒醬、汽水、薑茶等,於是眷村氛圍與辦桌美食完整了沉浸式演出令人津津樂道的「真實」體驗——氛圍讓美食更加美味,美食則使氛圍更為濃烈。

不過,劇本是相對弱的一環。其大致勾勒王村長嫁女兒的過程,以及民國68年的眷村質感;但是,僅維持劇本框架為氛圍基礎,內容則用於烘托。較空洞的情節只好加上演員趨近誇張的表演,像是過度愛哭的王村長——卻演得太過用力,反而脫離語境。填補情節的多由該年代的歌舞組成,打造復古風格,或因應演員技藝而加入表演,如段彥希的竹板快書、杜偉誠的馬戲等,這也導致《一村喜事》越來越像是以婚禮包裝的餐飲秀。但是,此安排既可視為婚禮的表演段落,另外則因此劇設定為「定目劇」,確實需要容易更替的內容與版本,以及相對簡單與通俗的情節。

3000元的票價,不管是以一場演出、或是戶外辦桌的紅包,都過於高額。但是,「懷舊」與「美味」卻也扎扎實實灌飽了《一村喜事》的CP值。

《一村喜事》

演出|時藝多媒體、金星文創、全民大劇團
時間|2023/12/17 18:00
地點|空軍三重一村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
「16th 新人新視野」三個作品之編創意圖新穎,表演者的身體展現與技巧皆相當純熟,作品段落轉承也皆具體而微的展現出來。然而,創作作品要從短篇發展到較龐大的中長篇篇幅之漫長旅程不易,作品中要推進的議題與串聯的意象之銜接手法較為生澀,讓觀眾在中途發生些許迷失。
5月
22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