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桃樹下的交棒與接棒《碧桃花開》
6月
12
2012
碧桃花開(唐美雲歌仔戲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02次瀏覽

演出:唐美雲歌仔戲團

時間:2012/06/08 19:30

地點:臺北市城市舞台

文 張啟豐

唐美雲歌仔戲團這一齣新作《碧桃花開》,交棒意味明顯,資深演員退居二線,一切由新生代全力揮灑;年輕演員也未負所望,撐起了這一臺戲。此劇不論在議題選擇、事件設定、衝突營造以及人物刻劃都有其嘗試的意圖,然而全劇觀罷,驚怖與驚喜兼而有之。只是,比起編劇的嘗試,更吸引我的,毋寧是演員的表現--尤其是這麼一齣老將新秀同臺展藝。

去年《大願千秋》的演員安排,已經呈現出一種對比:新羅組和九華山組,前者資深演員在表演及節奏的掌控已是行雲流水,而後者則兢兢業業,拼命用力。新羅組中飾演閔靜的林芳儀,此次首挑大樑,飾演恃才傲物的秦鍾,而飾演閔玉屏的曹雅嵐,則飾演秦鍾之妻美娘。林芳儀舞台形象佳,音質高亢清亮且具穿透力,音準穩定,做表節奏精準,所有表演細節似乎都在她掌控之中,隨時可以感到她全心全力投入,而呈現鞠躬盡瘁式的演出。在目前歌仔戲年輕演員當中,少見可以唱完唱作繁重的一臺戲而聲音未顯疲態者,音質與演唱可說是林芳儀的重要資產!

初挑大樑即令人印象深刻,可見具有相當的功力與實力。但是,更進一步來看,不論在唱唸咬字、表演收放、節奏與留白等方面,都還有更上層樓的空間。以咬字為例,劇中美娘在桃花林中開玩笑地要告官,秦鍾答之以「來,來,來--」,雖然已藉聲音表達情緒,但是三個「來」字都未咬完整--尤其是最後收音的「一」,不免影響觀眾對字詞的接收與瞭解,此非全場演出之單獨個例,實在可惜。至於表演收放,雖然她在舞臺上做表精確,與對手演員及音樂的配合掌控精準,這在歌仔戲劇壇新一輩之中,亦不多見。但是,若太著重把所有身段做表都清楚地表現出來,整段表演就會顯得見樹不見林--過於專注把一個一個身段做出來,反而會受制於那一個一個身段;若以「整段表演」為主體,則身段與做表就可能為表演者所用--「役法,而不役於法」,才可能舒展自如。

第三是節奏與留白,如上所述,林芳儀整場演出節奏掌控精準,此不啻演員全神貫注的明證,雖足令人印象深刻,但未免失之於「緊」。她雖然是全劇中觀眾聚焦的亮點所在,但是從頭至尾心態與身態都相當緊繃,未能緊弛有致以顯彈性,也因而使表演過於滿溢,缺乏留白空間,以致於沒有呼吸的可能,也連帶影響人物性格的刻劃與深掘。

曹雅嵐的音質雖然偏於沙啞,但柔軟有致且具聲情,所扮演的美娘不論在性格展現、情緒流轉等方面,均頗具說服力;整體表現不流於浮面,可說是具顯深度的人物詮釋,在年輕一輩中當數前茅。但是,整體表演風格過於粉雕玉琢,好像透過柔焦鏡頭看戲,恍惚之中,有一種不夠真實之感;未若同臺演出的資深演員,係由自在的舞臺感及自信的表演感而自然散發出真實感。

優秀認真而努力的新生代演員,有的是實力,缺乏的是舞臺,這一次的《碧桃花開》給了他們寬闊的天空,就看日後如何振翅翱翔了!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