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件構成的環保舞作《首映會─Premiere2.0》
6月
14
2012
首映會2.0(陳長志 攝,組合語言舞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78次瀏覽

演出:組合語言舞團

時間:2012/06/09 14:30

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文 謝東寧

賴翠霜真是一個全能的編舞家,日前發表的舞作《首映會-Premiere 2.0》,竟然同時擔任了「藝術統籌與編舞」、「演出文本創作」、「服裝構成」、「影像拍攝剪輯/空間裝置」、「舞台設計與道具製作」、「影像及音樂製作」等工作,真是精力過人。這個以環境關懷為議題的作品,首版發表於2010年,今年的2.0進化版,同樣經由製作人,組合語言舞團術總監楊桂娟的媒合下,邀請了文字工作者周倩漪,擔任文本創作的協助工作。於是在文字文本的協力下,作品結構完整、段落分明,主題脈絡清楚,但是對於內容深度的挖掘,及因應內容所發展出來的肢體形式,似乎都還有發展空間。

觀眾陸續走進國家劇院實驗劇場,就看見舞者已經躺在三面式觀眾席,所圍繞的裝置作品舞台:地板是由廢棄光碟片鋪成,舞者身上綁著許多氣球,彷彿要隨著氣球及四散的保特瓶,飄浮在空中,而像鏡面映照地板的上空,則是一個破洞的透明塑膠布,暗示著地球破掉的臭氧層。然後在李斯特的鋼琴獨奏,及牆上各種自然界及「水」的影像中,舞者俯臥在地板的肢體慢動作,構成在這一片塑膠物質中,詩意但沈重的肉身掙扎,彷彿暗示人們將永生困在這些,永遠不會消失的塑膠堆中。

緊接著舞者陸續穿著由各種塑膠製品的服裝,及保特水瓶做成的箱子,大玩各種人們製造、消費、使用、丟棄保特瓶的單人、雙人及群舞,以及在過度消費的生活中,各種喧嘩的科技產品廣告、電視、電腦螢幕訊息,於是舞蹈對於環保的關照點,也從看得見的塑膠產品,延伸至看不見的資本世界之消費洗腦。譬如接下來,舞者也開始用電視廣告語言說話,並且滑稽諷刺只是用手勢、口號式的愛地球呼籲,或者用撕去的日曆,計算我們每一天吃掉的塑膠,甚至連嬰孩都逃不了的污染,然後一個滿身塑膠袋裝的舞者,在一座燈柱前獨舞,彷彿她已經被污染成一隻變形蟲怪物,不斷地蠕動。

也是用塑膠布鋪成的螢幕,此時影像出現在臺灣各地拍攝的污染畫面,舞者開始咳嗽、並紛紛不支倒地,然後影像畫面又進入海底世界,舞者化身海底生物,但連它們都逃不掉污染,背著塑膠背包動作。最後一段群舞,彷彿是人們最後的奮力掙扎,肢體動作自然、狂放,相當有能量,而這支激情的「最後之舞」過後,舞者全部倒地,此時天上的塑膠布,也突然落下覆蓋住她們,成為人類被自己生產的垃圾,所掩埋的一座墓塚。

舞作內容相當豐富,編舞家也相當巧妙利用各種物件,來發展、延伸主題,只是環境污染的主題,舞作大都只是描述現象,並沒有深究現象背後的原因,當然,此舉必然涉及政治,而這正是創作者無法躲在排練室空談,而必須介入社會(政治)的原因,否則,那也只是一種姿勢正確的泛泛之談(消費)而已(誰會反對「環保」?)。另外,是否發展適合其描述主題的身體質感、動作,也關乎舞者是否真的進入情境,而這也是編舞家可以繼續著墨之處。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