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回顧—評論篇】如何攻略評論台
1月
07
2014
R.I.P.(風格涉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53次瀏覽
紀慧玲(台長、2013年度駐站評論人)

表演藝術評論台啟建於2011年9月底,彼時,國藝會的「藝評台」已進行三年有餘,年度得主迭次更新;年初一場《茶花女》風暴在乍興的臉書網絡裡掀起熱戰,臉書的言論容量與布達也以驚人速度迅即成了意見流通的最佳平台,個人意見能見度大大提高,人人都是評論員,都擁有放送頭的發言權。這種高速、平等的意見平台,將言論中心化離析,成為放射狀的標矢,以瀰散狀態向社群網絡噴灑而去。眼看評論平民化、短銳化趨勢勢不可擋,表演藝術評論台再次將評論的言權與園地收攏於一個經由內部運作機制生產而出的模式框架內,不可避免地,又再次將言論回返地可能推回到單一、個人、集中的傳統話語權威處境。

過去兩年,評論台分別登載正式評論257篇(2012年)、197篇(2013年),接受並刊登投稿文章125篇(2012年)、139篇(2013年),由於表演節目多數集中於周末檔期推出,上述篇數如以一年52周平均估算,每周登載的正式評論均4至5篇,投稿文章至少2篇。以全國各地演出量來看,每周4至5篇當然不足以涵蓋全部節目,但史上迄今為止,表演藝術評論台應該是演後評論容量最多、生產力最高、節目覆蓋率最高的言論平台。以量制勝,評論台足以自許與稍許自滿,但數字帳下,評論的評價、評論的寫作、評論的對象、對評論的評語…永遠如影隨行。它無法如個人臉書自由暢達,隨個性起舞,但終歸它也並非專制式的一言堂,或篩選制的假民主機制,評論台嘗試建立的,是以獨立評論為精神核心的共同基地,評論人是最重要組成分子,評論充分反映其獨立批評審視觀點,也流露評論人各人審美傾向與論述根柢。過去兩年,評論台邀請了駐站評論人、特約評論人近70人,新的一年(2014)駐站評論人已約請14人,固定特約評論人12人,如此陣容與過去兩年並無太大差距,人選更迭亦有限,最大的限制是,能膺任且願意投注時間的評論人仍有限,加以網路輕薄短小、流逝性過高特質也讓資深評論人心生抗拒,二歲有餘的評論台因此雖揭竿而起,但漫漶於資訊大海,加以表演藝術生態面並不十分正視評論的必要性與嚴謹意義,過去的近五百篇正式評論,得到的回應仍極其有限。

正如演出落幕後迅即消逝的特性,表演藝術評論台的書寫特質或許也是時間的壓迫,在相對緊縮的觀看時間裡,能被記憶與重述的部分到底有多少?相對於創作過程的時間長度,表演評論不應被要求相對應的細節,因為評論並非演出現況的覆述或再生產,而是觀者在觀看中理性與感性經驗的總合的爬梳與整理。說到底,演出者期待或不期待評論書寫,批評或讚美評論文章,隨著演出消逝的那刻,評論也像當下生產的「創作」同步消逝於筆端。評論創作的生命力很短,隨著演出消逝而消失,但其生命線也可能很長,如果作品長壽的話,這篇評論將成為與它同時誕生的備忘錄。

五百篇評論,雖非篇篇擲地有聲,但空谷跫音,總有川盪。評論人認真寫評,正如愛書人認真讀書一樣,都是功課。就算是筆記,也是辛勞記錄。痛心疾首被誤讀的作品,一如被錯過或被忽視。評論人寫下自己不滿意的評文的情形亦所在多有。對話終究在雲端,雲雨和諧也只是天象,而且瞬息萬變。破解評論「蓋棺論定」標籤的武器,正是人人都可以是評論人,人人都可以在評論台發聲──前提是,以評論人身分發聲最好,否則,意見陳述與公民投票大概就無二致了。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