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爾德的梗,干今底事?《不可兒戲》
5月
29
2012
不可兒戲(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448次瀏覽

演出:環境文創

時間:2012/05/26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文 謝東寧

19世紀末的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時代,在倫敦西岸林立興盛的劇院,仍然是一種「社會奢侈品」,整個劇院從組織到演出劇目,都還只是反應關於「貴族」這個特殊階級的概念。不過,這也是一個新舊觀念激烈衝突的時代,尤其法國導演安東尼‧安瑞(Andre Antoine)來訪,帶來了非主流、反商業劇場組織和演出方式的實驗戲劇,來自北方挪威的易卜生寫實主義戲劇,也經由知識份子的引薦,正虎視眈眈地,準備為保守浮誇的商業劇場帶來一番革興。

但在此之前,才華洋溢的英國文壇才子王爾德,正在以上流社會可接受的唯美主義形式,但內容卻充滿自由作風,和大膽政治作風的作品,來激怒和取悅這票高傲的倫敦人。日前由楊世彭博士,暌違12年後再度於臺北執導的《不可兒戲》,便是劇作家登峰造極幽默之作,全劇結構對仗精巧,處處充滿了機智諷刺、顛倒黑白、玩世不恭的警言雋語,在快速對白所堆積的極度荒謬中,將喜劇的境界推向極致,讓這些上流貴族們,一邊被諷刺挖苦、一邊卻開懷大笑。

故事發生在城市與鄉村兩地,共三幕集中在三個場地,敘述兩位逍遙貴族「任真」(黃士偉飾)、「梁勉仁」(段旭明飾),關於其假扮雙重身份,並同時追求兩位美麗少女,但因身份錯誤而導致的越來越離譜之謊言,及謊言被揭穿後的機智圓謊,但峰迴路轉之後,原來兩人本是兄弟,最後終於圓滿大結局,兩對有情人終成眷屬。

導演處理這戲應該是駕輕就熟,大都安排演員站在靠近觀眾的舞台口,用簡單但有效率的走位,及輕快的語言節奏,使整個戲進行得相當流暢,基本上劇本該有的轉折及幽默,大致都能掌握。即便是大部份是影視明星的演員們,偶爾來客串一下舞台劇,還是能夠傳達英國人的尖酸幽默,這方面也要歸功於,詩人余光中充分轉化成中文優雅語境的絕妙翻譯,而這種由資深作家來翻譯外國劇本的例子,在今天還真的相當罕見,真的要好好謝謝他。

而演員方面,盧燕飾演的巴夫人在眾星拱月之下,雖然有點吃力,但雍容華貴的氣質,絕對還是有說服力。兩位主角對於語言的掌握能力,是本戲的兩大支柱,黃士偉原本就是演技派舞台劇演員,精準穩健毫不讓人意外,倒是電視偶像新人段旭明的從容表現,可真讓人驚艷。

只是當時王爾德為挖苦上流社會所寫的劇本,今天卻剩下消費娛樂的功能,尤其劇本處處見縫插針的社會虛偽攻擊,演員也是輕輕帶過,不然就只是強調好笑,也就是說,王爾德當時鮮明的觀點,導演根本無心處理,更別奢求今日社會絲毫不減的(虛偽)觀點轉化。另外,由公立的國家劇院來主辦這種純商業性質的演出,其角色似乎也十分錯亂。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